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阳阳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79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泵体和后导轴承座,所述泵体和后导轴承座分别为屏蔽泵的两端,所述机体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冷却箱的另一侧,所述软管缠绕在屏蔽泵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冷却的更全面、更速度,且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安全意识的提高,对用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场合对某些泵提出了绝对无泄漏要求,这种需求促进了屏蔽泵技术的发展。屏蔽泵由于没有转轴密封,可以做到绝对无泄漏,因而在化工装置中的使用己愈来愈普遍。而通常屏蔽泵工作时间过长时,屏蔽泵内部的电机和泵通常温度过高,而通常的冷却方法借助机器自身的介质帮助吸收所产生的热量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另一种则是通过零部件转子进行冷却,其中的借助自身介质进行冷却工作是由泵的吐出口引一股液体从电机尾部进入后轴承处再由经其他部位之间的间隙和前轴承等通路返回叶轮从而形成循环冷却系统,但是这种冷却方法却无法全面的对屏蔽泵内部和本身进行冷却,且冷却的速度较慢,耗时较长,冷却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全面对屏蔽泵进行冷却和冷却效果不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泵体和后导轴承座,所述泵体和后导轴承座分别为屏蔽泵的两端,所述机体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软管的一端,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通在冷却箱的另一侧,所述软管缠绕在屏蔽泵上。优选的,所述冷却箱的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安装有L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和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冷却箱的内部的顶部。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两侧和冷却箱的内部与软管的连通处均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安装有扇叶。优选的,所述泵体的顶部连通有冷却循环管的一端,所述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贯穿冷却箱的两侧并与后导轴承座连通。优选的,所述隔板的材质为MP-透气钢,所述软管的末端贯通冷却箱并位于流道内,所述泵体的侧面安装有接口。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把手,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1、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导流装置流入软管,软管缠绕在屏蔽泵上,软管吸收屏蔽泵表面的的热量并导入冷却水内,降低屏蔽泵表面的温度,软管内的冷却水吸收完热量后再次流入冷却箱内隔板与挡板之间的流道内,隔板内安装有制冷板,制冷板通过隔板使流道内的冷却水降温,降温后的存储在冷却箱内再次进入软管对屏蔽泵的表面进行降温,循环对屏蔽泵表面降温,使降温的速度更快,且对屏蔽泵表面的降温可持续的进行,降温速度更快,更持久。2、屏蔽泵的一侧连通冷却循环管的一端,冷却循环管的另一端贯穿冷却箱的两侧另连通屏蔽泵的另一侧,泵体内的液体通过冷却循环管在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后进入电机内,并通过电机内的缝隙再次流入泵体内,达到循环时进行冷却,因经过冷却箱内部,冷却水通过冷却循环管对液体进行冷却,使液体冷却的效果更好,冷却的速度更快,且可通过冷却后的液体对内部的电机进行冷却,使屏蔽泵对的内部冷却的效果更好,冷却的范围更全面。3、机体的两侧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通风口(),通风口内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面安装有扇叶,屏蔽泵本身在工作时会散发热量在工作空间中,机体两侧的导流装置通过扇叶转动使机体内部的热量排到机体的外部,可对屏蔽泵外部的工作空间进行降温,使屏蔽泵的冷却效果更好,通过屏蔽泵内部液体冷却、屏蔽泵本体冷却和屏蔽泵工作空间降温可使屏蔽泵的温度快速下降,且冷却的更全面、更速度、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的A处放大图。图中:1-机体,2-泵体,3-接口,4-通风口,5-转轴,6-扇叶,7-把手,8-底座,9-支撑腿,10-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冷却箱,13-隔板,14-挡板,15-固定架,16-冷却循环管,17-软管,18-制冷板,19-后导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8,底座8的顶部安装有机体1,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分别为屏蔽泵的两端,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1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12,冷却箱12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软管17的一端,软管17的另一端连通在冷却箱12的另一侧,软管17缠绕在屏蔽泵上。冷却箱12的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隔板13,隔板13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板18,隔板13的顶部安装有L形的挡板14,挡板14的顶部和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固定在冷却箱12的内部的顶部。机体1的两侧和冷却箱12的内部与软管17的连通处均安装有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通风口4,通风口4内固定有转轴5,转轴5的侧面安装有扇叶6,泵体2的顶部连通有冷却循环管16的一端,冷却循环管16的另一端贯穿冷却箱12的两侧并与后导轴承座19连通。隔板13的材质为MP-35透气钢,软管17的末端贯通冷却箱12并位于流道内,泵体2的侧面安装有接口3,底座8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安装有把手7,底座8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腿9。工作原理:当屏蔽泵的温度过高时,冷却箱12内部的冷却水通过导流装置流入软管17,软管17缠绕在屏蔽泵上,软管17吸收屏蔽泵表面的的热量并导入冷却水内,降低屏蔽泵表面的温度,软管17内的冷却水吸收完热量后再次流入冷却箱12内隔板13与挡板14之间的流道内,隔板14内安装有制冷板18,制冷板18通过隔板13使流道内的冷却水降温,降温后的存储在冷却箱12内再次进入软管17对屏蔽泵的表面进行降温,循环对屏蔽泵表面降温,使降温的速度更快,且对屏蔽泵表面的降温可持续的进行,降温速度更快,更持久。屏蔽泵的一侧连通冷却循环管16的一端,冷却循环管16的另一端贯穿冷却箱12的两侧另连通屏蔽泵的另一侧,泵体2内的液体通过冷却循环管16在冷却箱12内进行冷却后进入电机内,并通过电机内的缝隙再次流入泵体2内,达到循环时进行冷却,因经过冷却箱12内部,冷却水通过冷却循环管16对液体进行冷却,使液体冷却的效果更好,冷却的速度更快,且可通过冷却后的液体对内部的电机进行冷却,使屏蔽泵对的内部冷却的效果更好,冷却的范围更全面。机体1的两侧安装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通风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安装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所述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分别为屏蔽泵的两端,所述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软管(17)的一端,所述软管(17)的另一端连通在冷却箱(12)的另一侧,所述软管(17)缠绕在屏蔽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顶部安装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所述泵体(2)和后导轴承座(19)分别为屏蔽泵的两端,所述机体(1)的内部的底部对称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1),所述第二支撑板(11)的顶部安装有冷却箱(12),所述冷却箱(12)的一侧的底部连通有软管(17)的一端,所述软管(17)的另一端连通在冷却箱(12)的另一侧,所述软管(17)缠绕在屏蔽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屏蔽泵的外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2)的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板(18),所述隔板(13)的顶部安装有L形的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顶部和侧面均安装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固定在冷却箱(12)的内部的顶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范阳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