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730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7
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包括窗框、十字窗梃和遮阳百叶,窗框的内部由十字窗梃分隔为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第三安装室和第四安装室,第一安装室的内壁和第三安装室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一窗扇,两个第一窗扇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孔槽,两个第一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第二安装室的内壁和第四安装室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窗框腔体结构与窗扇配合设计,提高整窗气密性,在铝材的使用量更小时,新产品的抗风压性能和密封性能更优秀,施工过程更简化,密封性更好,该遮阳结构不仅外形更简洁美观、加工工艺简单,而且能够提高采光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
本技术涉及遮阳结构,具体为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
技术介绍
遮阳结构是为避免阳光刺眼设计,防止太阳光的影响,有的可以来回搬动,从而调整太阳光对眼睛的照射度,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还有较好的降温作用,但是,现有的窗户采光度不够高,稳定性不够好、加工工艺不够简单,密封性不够强,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采光度不够高,稳定性不够好、加工工艺不够简单,密封性不够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包括窗框、十字窗梃和遮阳百叶,所述窗框的内部由十字窗梃分隔为第一安装室、第二安装室、第三安装室和第四安装室,所述第一安装室的内壁和第三安装室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一窗扇,两个所述第一窗扇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孔槽,两个所述第一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所述第二安装室的内壁和第四安装室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窗扇,两个所述第二窗扇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两个所述第一窗扇内壁的两侧通过若干个紧固螺钉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框,两个所述遮阳框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遮阳百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与十字窗梃的连接处、第二凹槽与十字窗梃的连接处、第一凹槽与第一窗扇的连接处和第二凹槽与第二窗扇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一钢化玻璃的连接处、第二凹槽与第二钢化玻璃的连接处均固定设置有密封胶,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固定设置于第一窗扇内壁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窗扇的一侧和第二窗扇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均固定安装有窗锁,四个所述窗锁的锁扣均与十字窗梃内部开设的卡槽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窗框腔体结构与窗扇配合设计,提高整窗气密性,水密性,在铝材的使用量更小时,新产品的抗风压性能和密封性能更优秀,施工过程更简化,密封性更好,该遮阳结构不仅外形更简洁美观、加工工艺简单,而且能够提高采光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侧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侧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俯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窗框;2、第一安装室;3、第一窗扇;4、第二窗扇;5、第二安装室;6、第三安装室;7、窗锁;8、第一钢化玻璃;9、十字窗梃;10、第二钢化玻璃;11、第四安装室;12、遮阳百叶;13、密封胶;14、紧固件;15、固定片;16、紧固螺钉;17、遮阳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包括窗框1、十字窗梃9和遮阳百叶12,窗框1的内部由十字窗梃9分隔为第一安装室2、第二安装室5、第三安装室6和第四安装室11,第一安装室2的内壁和第三安装室6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一窗扇3,两个第一窗扇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孔槽,两个第一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8,第二安装室5的内壁和第四安装室11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第二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窗扇4,两个第二窗扇4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槽,第二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10,两个第一窗扇3内壁的两侧通过若干个紧固螺钉16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框17,两个遮阳框1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遮阳百叶12。优选的,第一凹槽与十字窗梃9的连接处、第二凹槽与十字窗梃9的连接处、第一凹槽与第一窗扇3的连接处和第二凹槽与第二窗扇4的连接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15,对第一窗扇3、第二窗扇4和十字窗梃9进行固定,保证整体框架的稳定性。优选的,第一凹槽与第一钢化玻璃8的连接处、第二凹槽与第二钢化玻璃10的连接处第一凹槽与第一钢化玻璃8的连接处、第二凹槽与第二钢化玻璃10的连接处均固定设置有密封胶13,第一钢化玻璃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紧固件14,紧固件14固定设置于第一窗扇3内壁的底部,密封胶13可以增强钢化玻璃防水和隔音的性能。优选的,两个第一窗扇3的一侧和第二窗扇4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四个安装槽均固定安装有窗锁7,四个窗锁7的锁扣均与十字窗梃9内部开设的卡槽卡合连接,可以使窗扇自由打开。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首先将窗框1固定安装好,将十字窗梃9固定安装在窗框1的内部,将第一窗扇3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室2的内侧和第三安装室6的内侧,第二窗扇4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室5的内侧和第四安装室11的内侧,再将第一钢化玻璃8固定安装在第一窗扇3内侧开设的第一孔槽中,第二钢化玻璃10固定安装在第二窗扇4内侧开设的第二孔槽中,在第一钢化玻璃8与第一窗扇3的连接处和第二钢化玻璃10和第二窗扇4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密封胶13,可以增强钢化玻璃防水和隔音的性能,然后将遮阳框17固定安装在第一窗扇3的顶部,在遮阳框17内固定安装遮阳百叶12,能够提高采光度。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包括窗框(1)、十字窗梃(9)和遮阳百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由十字窗梃(9)分隔为第一安装室(2)、第二安装室(5)、第三安装室(6)和第四安装室(11);/n所述第一安装室(2)的内壁和第三安装室(6)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一窗扇(3),两个所述第一窗扇(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孔槽,两个所述第一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8),所述第二安装室(5)的内壁和第四安装室(11)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窗扇(4),两个所述第二窗扇(4)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10),两个所述第一窗扇(3)内壁的两侧通过若干个紧固螺钉(16)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框(17),两个所述遮阳框(1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遮阳百叶(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窗外遮阳结构,包括窗框(1)、十字窗梃(9)和遮阳百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由十字窗梃(9)分隔为第一安装室(2)、第二安装室(5)、第三安装室(6)和第四安装室(11);
所述第一安装室(2)的内壁和第三安装室(6)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一窗扇(3),两个所述第一窗扇(3)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孔槽,两个所述第一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钢化玻璃(8),所述第二安装室(5)的内壁和第四安装室(11)的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均卡合连接有第二窗扇(4),两个所述第二窗扇(4)内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孔槽,所述第二孔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钢化玻璃(10),两个所述第一窗扇(3)内壁的两侧通过若干个紧固螺钉(16)均固定连接有遮阳框(17),两个所述遮阳框(17)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遮阳百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靖文吴春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科建门窗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