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21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包括表面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保护层下方的防水层,防水卷材两侧的其中一侧边上的保护层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连接段,连接段在紧靠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槽,防水卷材另一侧边的保护层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填充段,填充段下方的防水层被挖空形成容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段和填充段之间形成复杂的关联式结构,极大的提高了连接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抗横向的拉伸力时更为可靠,不容易因外力导致防水结构被破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填充段在贯穿连接段并弯折的过程中,连接段和填充段的接触面之间通过挤压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具有更强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
本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水卷材要求有良好的耐水性,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高温下不流淌、不起泡、不淆动;低温下不脆裂),一定的机械强度、延伸性和抗断裂性,要有一定的柔韧性和抗老化性等。目前的防水卷材主要为以沥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这种防水卷材通常用聚合物改性沥青作为防水层起到主要的防水效果,然后在防水层上方设置保护层,从而避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防水层造成损坏,在使用时通过特制的粘胶将防水卷材粘在需要设置的防水面上即可。这种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强效的防水性能和便捷的使用方式,在现代防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但是现有的防水卷材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防水卷材大小有限,无法一整块材料完全覆盖全部的防水面,因此需要使用多块防水卷材组合拼接使用。目前,相邻的防水卷材在拼接时主要是通过其中一块防水卷材的保护层延长并覆盖到相邻防水卷材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这种方式的连接方法过于单一,连接强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抗横向拉伸能力差,另外该连接方式在连接处的防水性能也不够理想,导致整体的防水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用以解决现有的防水卷材,在不同块卷材的连接处使用简单的连接方式,导致连接强度不够、防水性能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表面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保护层下方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为条形,若干所述防水卷材之间通过侧面依次邻接设置,所述防水卷材其中一侧边上的保护层边缘还设置有向外伸出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在靠近防水卷材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槽,所述防水卷材的前后两端端头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连接段之间固定连接并且封闭连接槽;所述防水卷材另一侧边的保护层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填充段,所述填充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总厚度,所述防水卷材在靠近填充段的部分保护层下方设置有挖空防水层形成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厚度与保护层相配合,容纳槽的宽度不小于连接段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槽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分别连接固定连接槽两侧的保护层主体和连接段。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段对应加固条的位置设置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填充段分离为若干个单独的整体。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的两侧端面上还设置有粘胶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时,将相邻防水卷材的不同侧面相邻设置,将其中一块防水卷材上的连接段插入另一块防水卷材上的容纳槽中,然后将容纳槽上方的填充段穿过连接段上的连接槽,并弯折90°填充到两防水卷材的相邻端面之间,通过连接段和填充段交错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填充段贯穿连接段并弯折填充到两相邻的防水卷材之间,然后将连接段夹设到容纳槽内部,形成复杂的关联式结构,相对于普通的表面覆盖式连接,极大的提高了连接强度,使得本技术在对抗横向的拉伸力时更为可靠,不容易因外力导致防水结构被破坏;2、本技术中填充段在贯穿连接段并弯折的过程中,连接段和填充段的接触面之间通过挤压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具有更强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连接段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填充段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连接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保护层;2、防水层;3、连接段;4、连接槽;5、填充段;6、容纳槽;7、粘胶层;11、连接条;12、加固条;13、分隔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表面的保护层1和设置在保护层1下方的防水层2,其中防水层2为聚合物改性沥青材料,起到主要的防水效果,保护层1则用于避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防水层2造成损坏,在使用时通过特制的粘胶将防水卷材粘在需要设置的防水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为条形,其两侧分别与其他防水卷材相邻设置,通过若干长条形的防水卷材并列设置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水平面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防水卷材两侧的其中一侧边上的保护层1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连接段3,所述连接段3在紧靠防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槽4,所述防水卷材的前后两端端头设有连接条11,连接条11与连接段3之间连接固定并且封闭连接槽4,从而避免连接段3受力脱落。相应的,防水卷材另一侧边的保护层1边缘也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填充段5,所述填充段5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总厚度,所述填充段5下方的防水层2被挖空形成容纳槽6,所述容纳槽6的厚度与保护层1相配合,容纳槽6的宽度不小于连接段3的宽度。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防水层2的两侧端面上还设置有粘胶层7,从而进一步将填充段5固定在相邻防水卷材的端面之间。如图4所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槽4内部还设置有若干加固条12,所述加固条12分别连接固定连接槽4两侧的保护层1主体和连接段3;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段5对应加固条12的位置设置有分隔槽13,所述分隔槽13将填充段5分离为若干个单独的整体。通过加固条12可以让连接段3与防护层的主体之间连接更紧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条11因操作不当而断裂,导致连接段3失去连接功能;同时将填充段5分隔开也可以便于操作,不需要同时将很长的填充段5一次性穿过连接槽4,而是可以分别进行,简化了施工过程。如图3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相邻防水卷材的不同侧面相邻设置,将其中一块防水卷材上的连接段3插入另一块防水卷材上的容纳槽6中,然后将容纳槽6上方的填充段5穿过连接段3上的连接槽4,并弯折90°填充到两防水卷材的相邻端面之间,使得连接段3和填充段5交错,在安装完成后将相邻的防水卷材相向挤压,使得粘胶层7与填充段5的两侧充分接触,最终形成紧密的连接结构。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表面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保护层下方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为条形,若干所述防水卷材之间通过侧面依次邻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其中一侧边上的保护层边缘还设置有向外伸出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在靠近防水卷材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槽,所述防水卷材的前后两端端头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连接段之间固定连接并且封闭连接槽;/n所述防水卷材另一侧边的保护层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填充段,所述填充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总厚度,所述防水卷材在靠近填充段的部分保护层下方设置有挖空防水层形成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厚度与保护层相配合,容纳槽的宽度不小于连接段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更高连接密封性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包括表面的保护层和设置在保护层下方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卷材为条形,若干所述防水卷材之间通过侧面依次邻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其中一侧边上的保护层边缘还设置有向外伸出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在靠近防水卷材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连接槽,所述防水卷材的前后两端端头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连接段之间固定连接并且封闭连接槽;
所述防水卷材另一侧边的保护层边缘设置有向外侧伸出的填充段,所述填充段的宽度不大于所述防水卷材的总厚度,所述防水卷材在靠近填充段的部分保护层下方设置有挖空防水层形成的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臣江河朱敬林杜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雨晴伟业防水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