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9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挖掘的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顶部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连接的轴座装置,所述轴座装置内安装有方便快速拆装的套筒装置,所述套筒装置和所述轴座装置插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便于拆装更换,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增加润滑脂储存,大大减轻了磨损,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磨损后只需更换套筒装置,减少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装载机挖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而挖斗是装载机的执行部件,需要不停转动和动作。但在现有技术中,挖斗与装载机轴两处磨损后,需要整个切割更换,降低了操作的便利性,同时大大浪费了资源,而且由于是直接连接,很难进行润滑,增加了连接处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挖掘的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顶部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连接的轴座装置,所述轴座装置内安装有方便快速拆装的套筒装置,所述套筒装置和所述轴座装置插拔连接;所述主体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侧板,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弧板,所述弧板一侧均匀分布有若干齿板,所述弧板顶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轴座装置包括筋板,所述筋板上面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下方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套筒装置包括套筒体,所述套筒体内中间设置有储油槽,所述套筒体内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润滑槽。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所述弧板和所述加强板焊接在一起,所述齿板和所述弧板螺栓连接。焊接保证了整体结实耐用,螺栓连接便于拆装更换所述齿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与所述筋板焊接在一起。焊接保证了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稳固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槽形状为圆环形,所述润滑槽形状为球窝形。圆环形便于圆周存储润滑脂,球窝形便于少了存储润滑脂。进一步地:所述筋板和所述弧板焊接在一起。焊接保证了所述筋板牢固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便于拆装更换,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2、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增加润滑脂储存,大大减轻了磨损;3、通过套筒装置的设置,磨损后只需更换套筒装置,减少了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的主体装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的轴座装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的套筒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主体装置;101、侧板;102、弧板;103、齿板;104、加强板;2、轴座装置;201、筋板;202、第一轴套;203、第二轴套;3、套筒装置;301、套筒体;302、储油槽;303、润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包括用于挖掘的主体装置1,主体装置1顶部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连接的轴座装置2,轴座装置2内安装有方便快速拆装的套筒装置3,套筒装置3和轴座装置2插拔连接;主体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侧板101,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弧板102,弧板102一侧均匀分布有若干齿板103,弧板102顶部设置有加强板104;轴座装置2包括筋板201,筋板201上面设置有第一轴套202,第一轴套202下方设置有第二轴套203;套筒装置3包括套筒体301,套筒体301内中间设置有储油槽302,套筒体301内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润滑槽303。进一步地:侧板101、弧板102和加强板104焊接在一起,齿板103和弧板102螺栓连接,焊接保证了整体结实耐用,螺栓连接便于拆装更换齿板103;第一轴套202和第二轴套203分别与筋板201焊接在一起,焊接保证了第一轴套202和第二轴套203稳固可靠;储油槽302形状为圆环形,润滑槽303形状为球窝形,圆环形便于圆周存储润滑脂,球窝形便于少了存储润滑脂;筋板201和弧板102焊接在一起,焊接保证了筋板201牢固可靠。工作原理:将套筒体301分别插入第一轴套202和第二轴套203内,再将润滑脂涂抹在套筒体301内表面和储油槽302内,最后用轴插入套筒体301,使筋板201通过第一轴套202和第二轴套203与装载机连接,作业时,装载机通过轴和筋板201带动主体装置1运动,使用齿板103和弧板102装载土渣,润滑脂摩擦进入润滑槽303内减少磨损,维修时,拆下套筒体301更换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挖掘的主体装置(1),所述主体装置(1)顶部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连接的轴座装置(2),所述轴座装置(2)内安装有方便快速拆装的套筒装置(3),所述套筒装置(3)和所述轴座装置(2)插拔连接;/n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侧板(101),所述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弧板(102),所述弧板(102)一侧均匀分布有若干齿板(103),所述弧板(102)顶部设置有加强板(104);/n所述轴座装置(2)包括筋板(201),所述筋板(201)上面设置有第一轴套(202),所述第一轴套(202)下方设置有第二轴套(203);/n所述套筒装置(3)包括套筒体(301),所述套筒体(301)内中间设置有储油槽(302),所述套筒体(301)内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润滑槽(3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斗快速拆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挖掘的主体装置(1),所述主体装置(1)顶部对称设置有2个用于连接的轴座装置(2),所述轴座装置(2)内安装有方便快速拆装的套筒装置(3),所述套筒装置(3)和所述轴座装置(2)插拔连接;
所述主体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侧板(101),所述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弧板(102),所述弧板(102)一侧均匀分布有若干齿板(103),所述弧板(102)顶部设置有加强板(104);
所述轴座装置(2)包括筋板(201),所述筋板(201)上面设置有第一轴套(202),所述第一轴套(202)下方设置有第二轴套(203);
所述套筒装置(3)包括套筒体(301),所述套筒体(301)内中间设置有储油槽(302),所述套筒体(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兴林闵晓华赖振德廖开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