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9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涉及地下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且中间留有变形缝,变形缝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壁安装有预埋铁,预埋铁上部焊接角钢,凹槽的上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盖板;变形缝下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方位于两钢筋混凝土构件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预埋铁和角钢的设置,能够保证整个变形缝的结构稳定,弹性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对变形缝的横向变形起到很好的弹性缓冲作用,整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收缩或因地震作用等产生的挤压造成变形缝的变形,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漏,保证整个建筑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但地下室渗漏现象时有发生,是建筑质量通病。解决地下室渗漏现象,除了提高施工质量,还应了解地下室的受力变形机理,有利于解决问题。目前,地下室渗漏水已成为当今建筑的通病,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地下室漏水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调查统计,地下室渗漏较多集中于变形缝处。为此,有必要对变形缝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合适的构造加以防治,以提高变形缝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包括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左右对称设置,且中间留有变形缝,变形缝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壁下端拐角处固定安装有预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包括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1)左右对称设置,且中间留有变形缝(2),变形缝(2)的上端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左右两侧壁下端拐角处固定安装有预埋铁(4),预埋铁(4)上部焊接角钢(5),所述凹槽(3)的上部依次设置有若干钢筋混凝土盖板(6),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6)底面由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1)向中间延伸设置的挑板(11)相支撑;所述变形缝(2)下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7),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7)两侧边分别对应与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1)一体连接,变形缝(2)的上端开口位置设置有止水带(8),止水带(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包括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钢筋混凝土构件(1)左右对称设置,且中间留有变形缝(2),变形缝(2)的上端设置有凹槽(3),凹槽(3)的左右两侧壁下端拐角处固定安装有预埋铁(4),预埋铁(4)上部焊接角钢(5),所述凹槽(3)的上部依次设置有若干钢筋混凝土盖板(6),每一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6)底面由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1)向中间延伸设置的挑板(11)相支撑;所述变形缝(2)下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7),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7)两侧边分别对应与两侧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1)一体连接,变形缝(2)的上端开口位置设置有止水带(8),止水带(8)的下侧设置有阻火带(9),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7)的上方位于两钢筋混凝土构件(1)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6)的上表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构件(1)顶部的地下室顶板的上表面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峰程建徐鹤轩黄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泛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