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包括位于底部的基柱、连接在基柱上方的台身以及连接台身上方的台帽;所述台身前后两侧面均开设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凹槽上下侧面的纵梁,所述纵梁之间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垂直于纵梁;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台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纵梁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并等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台身前后两侧面均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纵梁,既没有明显的提升台身质量,又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在纵梁之间固定横梁,使槽钢结构更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
技术介绍
桥台,位于桥梁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构筑物;其功能除传递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到基础外,还具有抵挡台后的填土压力、稳定桥头路基、使桥头线路和桥上线路可靠而平稳地连接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桥台包括基柱、设置在基柱上方台身和设置在台身上方台帽,台身一般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砼。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砼制成的台身稳定性较差,长期使用或遇到洪水的时候,桥台易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既加强了台身的稳定性,又没有明显提升台身质量,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包括位于底部的基柱、连接在基柱上方的台身以及连接台身上方的台帽;所述台身前后两侧面均开设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凹槽上下侧面的纵梁,所述纵梁之间固定有横梁,所述横梁垂直于纵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台身前后两侧面均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纵梁,既没有明显的提升台身质量,又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在纵梁之间固定横梁,使槽钢结构更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凹槽延伸至台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纵梁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并等间隔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梁等间距排列,既使纵梁的结构稳定,又横梁的规格相同,便于生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纵梁两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第一凹槽底部,所述纵梁上下两端垂直并抵接第一凹槽的上下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纵梁与台身固定更紧密,防止纵梁从台身掉落,增加了台身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身顶面开设第二凹槽,所述台帽底面设置凸台,所述凸台嵌入到第二凹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使台帽的凸台可以固定在台身的第二凹槽内,又使台帽不会侧向滑动,使台帽的固定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凹槽与凸台之间设置一层弹性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台帽起到了缓冲作用,进而使台帽的上表面更为平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台左右侧面与第二凹槽的左右侧面之间存在缝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弹性垫可以起到对台帽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台帽上表面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帽内设置伸缩缝,所述伸缩缝垂直于台帽上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台帽因热胀冷缩而损坏,增加了台帽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帽上表面设置有路面,所述路面上表面设置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路面积水,从而减少对台帽的压力,增加了桥台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在台身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安装有钢梁,既没有明显的提升台身质量,又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在钢梁上固定竖梁,进一步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台身顶面开设第二凹槽,台帽底面设置凸台,凸台嵌入到第二凹槽中,使台帽的凸台既可以固定在台身的第二凹槽内,台帽又不会侧向滑动,使台帽的固定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柱,2、台身,21、第一凹槽,22、第二凹槽,3、台帽,31、凸台,32、伸缩缝,33、台耳,4、纵梁,5、横梁,6、弹性垫,7、路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包括基柱1、台身2和台帽3,桥台的下方固定有两根形状相同的基柱1,基柱1的形状为圆柱形。基柱1的上方固定有台身2,台身2的形状为长方体,台身2的前后侧面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凹槽21,两个第一凹槽21均左右贯通,两个第一凹槽21的形状相同且位置相对,第一凹槽21的截面形状为U形。第一凹槽21底部固定有五根纵梁4,纵梁4的截面形状为U形,纵梁4两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第一凹槽21底部,纵梁4上下两端垂直并抵接第一凹槽21的上下侧面,纵梁4布置在第一凹槽21的中间和两端位置,并且等间隔排列,通过上述结构没有明显的提升台身2质量,又提升了台身2的稳定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相邻的纵梁4之间安装有横梁5,横梁5的形状为U形,并垂直于焊接在纵梁4的侧面;使钢梁结构更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台身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台身2的顶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的为长方形凹槽;台身2的上方安装有台帽3,台帽3底部开设有凸台31,台帽3与凸台31一体成型,凸台31卡接配合在第二凹槽22内;既使台帽3的凸台31可以固定在台身2的第二凹槽22内,又使台帽3不会侧向滑动,使台帽3的固定更稳定;台帽3两侧面设置有台耳33,台耳33上安装有栏杆,栏杆中间位置固定有防护栏,通过固定防护栏防止车辆从桥台掉落。台身2的第二凹槽22与台帽3的凸台31之间安装有弹性垫6,弹性垫6的形状为板状,给凸台31留出变形空间,弹性垫6对台帽3起到了缓冲作用,进而使台帽3的上表面更为平稳;凸台31左右侧面与第二凹槽22的左右侧面之间存在缝隙,使弹性垫6可以起到对台帽3的缓冲作用,从而使台帽3上表面更稳定。台帽3上表面开设有伸缩缝32,伸缩缝32的纵截面形状为菱形,伸缩缝32垂直于台帽3的上表面,防止台帽3因热胀冷缩而损坏,增加了台帽3的使用寿命;台帽3上铺设有路面7,路面7设置为中间高两侧底的结构,减少路面7积水,从而减少路面7对台帽3的压力,增加了桥台的稳定;路面7角度为一度,防止车辆处桥台掉落。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台身2的前后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内固定有纵梁4,在两个相邻纵梁4之间焊接有横梁5,既加强了台身2的稳定性,又没有明显提升台身2的质量,进而没有明显增加基柱1的压力,保证桥台的整体的稳定性;台身2与台帽3之间安装弹性垫6,使台帽3上表面更为稳定,进而提升桥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台帽3上表面设置伸缩缝32,防止台帽3因热胀冷缩而损坏,增加了台帽3的使用寿命;路面7设置为中间高两侧低,减少路面7积水,从而减轻桥台的承重力,增加了桥台的整体稳定性。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基柱(1)、连接在基柱(1)上方的台身(2)以及连接台身(2)上方的台帽(3);/n所述台身(2)前后两侧面均开设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凹槽(21)上下侧面的纵梁(4),所述纵梁(4)之间固定有横梁(5),所述横梁(5)垂直于纵梁(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基柱(1)、连接在基柱(1)上方的台身(2)以及连接台身(2)上方的台帽(3);
所述台身(2)前后两侧面均开设形状相同的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设置有垂直于第一凹槽(21)上下侧面的纵梁(4),所述纵梁(4)之间固定有横梁(5),所述横梁(5)垂直于纵梁(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延伸至台身(2)的左右两侧,所述纵梁(4)设置在第一凹槽(21)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并等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砼桥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4)两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第一凹槽(21)底部,所述纵梁(4)上下两端垂直并抵接第一凹槽(21)的上下侧面。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爱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崇明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