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玮和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涉及到微生物培养领域,包括整体安装箱,所述整体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箱、培养试管箱、氧气瓶安装箱,所述培养皿箱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共同固定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槽,多个所述培养皿放置槽上端的后侧均设置有转动杆,多个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均与抽拉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培养皿和培养试管培养方式存取单个样品时,其他样品不会暴露到空腔表面,产生细菌接触感染,还能够使杀菌方式简便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目前,微生物培养的常见方式有培养皿和试管培养两种方式,现有技术中培养皿和试管方式培养的微生物,在培养装置内部放置培养时,在取出或不小心打开装置时都会造成空气进入,从而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与其他内部培养的微生物接触,使得内部培养的其他微生物造成感染。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培养皿和试管方式培养的微生物,在培养装置内部放置培养时,在取出或不小心打开装置时都会造成空气进入,从而会导致空气中的细菌与其他内部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安装箱(1),所述整体安装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箱(2)、培养试管箱(3)、氧气瓶安装箱(4),所述培养皿箱(2)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滑槽(5),多个所述滑槽(5)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块(6)之间共同固定有抽拉板(7),所述抽拉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槽(8),多个所述培养皿放置槽(8)上端的后侧均设置有转动杆(9),多个所述转动杆(9)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多个所述固定块(10)均与抽拉板(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密封板(11),所述培养试管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安装箱(1),所述整体安装箱(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皿箱(2)、培养试管箱(3)、氧气瓶安装箱(4),所述培养皿箱(2)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多个滑槽(5),多个所述滑槽(5)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块(6)之间共同固定有抽拉板(7),所述抽拉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多个培养皿放置槽(8),多个所述培养皿放置槽(8)上端的后侧均设置有转动杆(9),多个所述转动杆(9)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块(10),多个所述固定块(10)均与抽拉板(7)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密封板(11),所述培养试管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圆形底座(12),所述圆形底座(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形密封箱(13),所述圆形密封箱(13)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圆形底座(1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4),所述伺服电机(14)输出轴通过连通孔延伸至圆形密封箱(13)内部并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15),所述转动圆盘(15)的顶部外圈开设有多个试管放置槽(16),所述圆形密封箱(13)的顶部两侧开设有存取口(17),所述培养皿箱(2)的表面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箱门(18),所述培养试管箱(3)的顶部两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盖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微生物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玮和
申请(专利权)人:钱玮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