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49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包括罐体、进料机构主体、转盘和密封槽,所述罐体的顶端通过支撑杆固定有进料机构主体,且进料机构主体的底端通过出料口与罐体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罐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槽,且密封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与进料机构主体底部的外壁和密封槽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料机构主体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下方的进料机构主体内通过滚轴设置有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罐体、进料机构主体、电机、转轴、螺旋输料叶片、进料口、分料板、转盘、出料口、挡板以及缓冲弹簧,有利于减缓进料速度,避免下料时冲击力过大造成出料口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进料机构
,具体为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通常为密闭式,广泛应用于乳制品、饮料、生物工程、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罐体设有夹层、保温层、可加热、冷却、保温,进料机构是发酵罐用来导入原料的,但是现有的进料机构大多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1、现有的进料机构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具备缓冲功能,容易堵塞出料口;2、现有的进料机构在与罐体连接时密封性不佳,导料时容易发生泄漏;3、现有的进料机构在导料时容易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缓冲功能、密封性不佳以及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包括罐体、进料机构主体、转盘和密封槽,所述罐体的顶端通过支撑杆固定有进料机构主体,且进料机构主体的底端通过出料口与罐体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罐体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槽,且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包括罐体(1)、进料机构主体(5)、转盘(9)和密封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通过支撑杆(11)固定有进料机构主体(5),且进料机构主体(5)的底端通过出料口(13)与罐体(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罐体(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槽(17),且密封槽(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6)和第二密封圈(19),所述第一密封圈(16)和第二密封圈(19)分别与进料机构主体(5)底部的外壁和密封槽(17)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料机构主体(5)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上均匀设置有螺旋输料叶片(10),所述进料机构主体(5)顶部的中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包括罐体(1)、进料机构主体(5)、转盘(9)和密封槽(1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通过支撑杆(11)固定有进料机构主体(5),且进料机构主体(5)的底端通过出料口(13)与罐体(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罐体(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槽(17),且密封槽(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6)和第二密封圈(19),所述第一密封圈(16)和第二密封圈(19)分别与进料机构主体(5)底部的外壁和密封槽(17)的内壁贴合,所述进料机构主体(5)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上均匀设置有螺旋输料叶片(10),所述进料机构主体(5)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轴(4)连接,所述进料机构主体(5)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7),且进料口(7)下方的进料机构主体(5)内通过滚轴设置有转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闭式发酵罐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有缓冲支座(2),且缓冲支座(2)的内部均匀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