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清标专利>正文

起重移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34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重移动机,包括可架设在房屋任一楼层室内的一悬臂,该悬臂中设置一滑车,该滑车下侧设置一活动座,该活动座下侧枢设一拨板,该活动座中设置可上下升降的一升降板及一卡合件,一升降杆串接组合该升降板及卡合件,一钢缆索一端设置一吊钩,该钢缆索另一端穿设活动座,并于钢缆索一端设置一吊钩,以及位于拨板下侧的钢缆索处设置一卡掣块。凭借操控钢缆索正反向移动,而可以卡掣块推动拨板枢转于卡合位置或释放位置,如此操作钢缆索起重地面上的物件,可方便工作人员将地面物件吊升及移入房屋的任一楼层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移动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移动机,尤指一种可将地面重物吊升至任一楼层高度且移动滑车将吊起的重物移入室内的起重移动机。
技术介绍
已知各种高楼吊架、起重机结构,系以各种形式的夹持组件,将悬臂夹持定位在顶楼的女儿墙上,使悬臂凸出女儿墙外,并于悬臂前端设置可升降滑动的钢缆索,钢缆索一端设置吊钩,另一端连结在起重旋转动力装置。如此可将地面上的重物挂设在钢缆索的吊钩上,再启动地面上的起重旋转动力装置拉动钢缆索,而将重物拉升至顶楼位置,再将悬臂转至顶楼面,使重物吊离地面且放置在顶楼面上予以卸下。然而若对于非顶楼面的各层楼面进行装修作业时,即因现场状况可能没有矮墙可供夹持架设而无法使用。或因非顶楼面的各层窗户二旁都为墙壁,即使可将上述形式的高楼吊架、起重机架设在窗户的矮墙上,仍因既有外墙会对于悬臂旋转造成阻挡,而无法将吊起重物的悬臂旋转入该楼层的楼面中,故现今常见的高楼吊架、起重机结构,仅适于将地面上的重物吊至建筑物顶楼楼面,无法将地面上的重物吊升及移动进入房屋的各楼层室内,造成非顶楼施工取料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移动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悬臂,包括隔开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悬臂包括设置于该第一端的一第一钩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端的一定滑轮,该悬臂还包括一中空通道以及连通该中空通道的一通槽;一滑车,可移位地安装在该中空通道中,该滑车包括一挡杆,该第一钩板能够钩住挡杆以阻止滑车位移;一活动座,与该滑车结合且位于悬臂外侧,该活动座包括一活动空间以及枢设在该活动空间内的一导引滑轮,该活动座还包括枢设于该活动空间内的一拨板以及可移动的一个卡合件,该拨板包括一缺槽;一悬吊装置,包括一钢缆索以及设置于钢缆索一端的一吊钩,在该吊钩上方的该钢缆索上固结一卡掣块,该钢缆索分别抵靠于该导引滑轮与该定滑轮并且通过该拨板的缺槽;当卡掣块位于该活动座外侧时,该拨板位于该卡合件的下方,卷收或放松该钢缆索造成吊钩上升或下降,卷收钢缆索能够使卡掣块抵压拨板枢转而抵靠于卡合件上方;当拨板抵靠于该卡合件上方、该卡掣块位于该拨板上方且当该第一钩板脱离该挡杆时,卷收该钢缆索能够拉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二端位移或释放该钢缆索允许推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一端位移。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中:还包括一夹持定位装置,该夹持定位装置包括一基座及结合在该基座上相对隔开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基座包括沿一横向中空延伸的一容置空间及由该基座表面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切槽,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该第一部分包括能够朝该第二部分方向往返移位的一定位件,该夹持空间用于容纳一房屋任一楼层室内的一横梁,该定位件朝向该横梁侧面移位且抵紧该横梁侧面而将该基座夹持定位在该横梁上,该悬臂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相互套接,该悬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位于该基座外侧,且该悬臂的通槽对齐该基座的切槽,以及该悬臂的通槽二侧还包括二翼板,该滑车进一步包括一车架及延伸于该车架下方的一底部,该底部枢设复数个轮子,该复数个轮子能够在该悬臂的二翼板上滑行,该滑车的底部穿出该悬臂的通槽及穿出该基座的切槽,该活动座上缘结合于该滑车的底部。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中:还包括二张线器及复数条钢线,各张线器二端分别设置可旋转调整张力的一卡钩,是以一张线器二端的该卡钩分别接设一条钢线,并以其中一条钢线末端接至该悬臂的第一端,及以另一条钢线末端接至该横梁侧,以及用另一张线器二端的该卡钩分别接设一条钢线,并以该另一张线器其中一条钢线末端接至悬臂的第二端,以及用该另一张线器的另一条钢线接至该夹持定位装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中,该钢缆索抵靠该定滑轮且该钢缆索另一端结合绕设在一起重旋转动力的一马达的芯轴上,以及在该悬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固设一第一定位架及一第二定位架,该第一钩板枢设在该第一定位架,该第二定位架下缘枢设一第二钩板,该第一钩板朝向该悬臂的第二端处形成一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端缘设置一第一挂环,该第一钩板与第一定位架之间挂设一第一弹簧,该第二钩板朝向悬臂的第一端处形成一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端缘设置一第二挂环,该第二钩板与第二定位架之间挂设一第二弹簧,当该滑车位移至悬臂的第一端,该滑车底部的挡杆推抵该第一钩板旋转而拉伸该第一弹簧,因而该挡杆越过该第一钩部后,能够以该第一弹簧回复力拉回该第一钩板,使该第一钩部钩住该挡杆,而让该滑车及该活动座定位在悬臂的第一端处,当该滑车在该悬臂中位移至该挡杆推抵该第二钩板旋转而拉伸该第二弹簧,因而该挡杆越过该第二钩部后,能够以该第二弹簧回复力拉回该第二钩板,使该第二钩部钩住该挡杆,即停止该马达的芯轴正向转动,因而滑车及活动座定位在悬臂的第二端处。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中:还包括一升降板及一升降杆,该升降板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中包括一第一凹部,以及该活动座还包括对齐的二侧板,该活动空间位于该二侧板之间,该二侧板下缘之间形成一开口,该二侧板一端包括一导板,该导板包括一通口对齐该活动空间,该导板上侧包括一第一限位部,该导板下侧包括一第二限位部,该升降板位于该活动座的第一限位部上方,该升降板的延伸部伸入该活动空间中,该升降板的第一凹部对齐该拨板的缺槽,该卡合件包括延伸的二侧凸部,该二侧凸部还包括二导槽横向穿出侧边,该二侧凸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凹部,该卡合件位于该活动座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该活动座的导板的通口二侧伸入该卡合件的二导槽中,且该卡合件的二侧凸部伸入该活动座的活动空间中且位于该拨板上方,该卡合件的第二凹部对齐该升降板的第一凹部,该钢缆索另一端由下往上穿入活动座的开口且经过该拨板的缺槽,再经过卡合件的第二凹部,然后经过升降板的第一凹部并绕过该导引滑轮周面且向后延伸绕过该悬臂的第二端所设置的定滑轮周面,而至最后结合绕设在起重旋转动力的一马达的芯轴上,该升降杆穿设该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且该升降杆串接组合该升降板及该卡合件。一种起重移动机,其中,包括:一悬臂,包括隔开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以及设置于该第一端的一第一钩板;一滑车,可移位地与该悬臂结合,该滑车包括一挡杆,该第一钩板能够钩住该挡杆阻止该滑车位移;一活动座,与该滑车结合,该活动座包括可枢转的一拨板,该拨板能够枢转至一个卡合位置或一个释放位置;一悬吊装置,包括一钢缆索以及设置于该钢缆索一端的一吊钩以及一卡掣块;当该拨板位于释放位置时,卷收或释放该钢缆索使该吊钩上升或下降,当该拨板位于卡合位置时,该卡掣块受限于该拨板,因而释放该钢缆索,该吊钩无法下降,当该拨板位于卡合位置时且该第一钩板与该挡杆分离时,卷收该钢缆索系拉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往靠近该悬臂的第二端方向位移,释放钢缆索允许推动滑车、活动座以及悬吊装置一起往靠近该悬臂的第一端方向位移。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悬臂,包括隔开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悬臂包括设置于该第一端的一第一钩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端的一定滑轮,该悬臂还包括一中空通道以及连通该中空通道的一通槽;/n一滑车,可移位地安装在该中空通道中,该滑车包括一挡杆,该第一钩板能够钩住挡杆以阻止滑车位移;/n一活动座,与该滑车结合且位于悬臂外侧,该活动座包括一活动空间以及枢设在该活动空间内的一导引滑轮,该活动座还包括枢设于该活动空间内的一拨板以及可移动的一个卡合件,该拨板包括一缺槽;/n一悬吊装置,包括一钢缆索以及设置于钢缆索一端的一吊钩,在该吊钩上方的该钢缆索上固结一卡掣块,该钢缆索分别抵靠于该导引滑轮与该定滑轮并且通过该拨板的缺槽;/n当卡掣块位于该活动座外侧时,该拨板位于该卡合件的下方,卷收或放松该钢缆索造成吊钩上升或下降,卷收钢缆索能够使卡掣块抵压拨板枢转而抵靠于卡合件上方;/n当拨板抵靠于该卡合件上方、该卡掣块位于该拨板上方且当该第一钩板脱离该挡杆时,卷收该钢缆索能够拉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二端位移或释放该钢缆索允许推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一端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悬臂,包括隔开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悬臂包括设置于该第一端的一第一钩板以及设置于该第二端的一定滑轮,该悬臂还包括一中空通道以及连通该中空通道的一通槽;
一滑车,可移位地安装在该中空通道中,该滑车包括一挡杆,该第一钩板能够钩住挡杆以阻止滑车位移;
一活动座,与该滑车结合且位于悬臂外侧,该活动座包括一活动空间以及枢设在该活动空间内的一导引滑轮,该活动座还包括枢设于该活动空间内的一拨板以及可移动的一个卡合件,该拨板包括一缺槽;
一悬吊装置,包括一钢缆索以及设置于钢缆索一端的一吊钩,在该吊钩上方的该钢缆索上固结一卡掣块,该钢缆索分别抵靠于该导引滑轮与该定滑轮并且通过该拨板的缺槽;
当卡掣块位于该活动座外侧时,该拨板位于该卡合件的下方,卷收或放松该钢缆索造成吊钩上升或下降,卷收钢缆索能够使卡掣块抵压拨板枢转而抵靠于卡合件上方;
当拨板抵靠于该卡合件上方、该卡掣块位于该拨板上方且当该第一钩板脱离该挡杆时,卷收该钢缆索能够拉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二端位移或释放该钢缆索允许推动该滑车、该活动座以及该悬吊装置一起沿着该中空通道往该第一端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夹持定位装置,该夹持定位装置包括一基座及结合在该基座上相对隔开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基座包括沿一横向中空延伸的一容置空间及由该基座表面连通该容置空间的一切槽,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该第一部分包括能够朝该第二部分方向往返移位的一定位件,该夹持空间用于容纳一房屋任一楼层室内的一横梁,该定位件朝向该横梁侧面移位且抵紧该横梁侧面而将该基座夹持定位在该横梁上,该悬臂与该基座的容置空间相互套接,该悬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位于该基座外侧,且该悬臂的通槽对齐该基座的切槽,以及该悬臂的通槽二侧还包括二翼板,该滑车进一步包括一车架及延伸于该车架下方的一底部,该底部枢设复数个轮子,该复数个轮子能够在该悬臂的二翼板上滑行,该滑车的底部穿出该悬臂的通槽及穿出该基座的切槽,该活动座上缘结合于该滑车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张线器及复数条钢线,各张线器二端分别设置可旋转调整张力的一卡钩,是以一张线器二端的该卡钩分别接设一条钢线,并以其中一条钢线末端接至该悬臂的第一端,及以另一条钢线末端接至该横梁侧,以及用另一张线器二端的该卡钩分别接设一条钢线,并以该另一张线器其中一条钢线末端接至悬臂的第二端,以及用该另一张线器的另一条钢线接至该夹持定位装置的第二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该钢缆索抵靠该定滑轮且该钢缆索另一端结合绕设在一起重旋转动力的一马达的芯轴上,以及在该悬臂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固设一第一定位架及一第二定位架,该第一钩板枢设在该第一定位架,该第二定位架下缘枢设一第二钩板,该第一钩板朝向该悬臂的第二端处形成一第一钩部,该第一钩部端缘设置一第一挂环,该第一钩板与第一定位架之间挂设一第一弹簧,该第二钩板朝向悬臂的第一端处形成一第二钩部,该第二钩部端缘设置一第二挂环,该第二钩板与第二定位架之间挂设一第二弹簧,当该滑车位移至悬臂的第一端,该滑车底部的挡杆推抵该第一钩板旋转而拉伸该第一弹簧,因而该挡杆越过该第一钩部后,能够以该第一弹簧回复力拉回该第一钩板,使该第一钩部钩住该挡杆,而让该滑车及该活动座定位在悬臂的第一端处,当该滑车在该悬臂中位移至该挡杆推抵该第二钩板旋转而拉伸该第二弹簧,因而该挡杆越过该第二钩部后,能够以该第二弹簧回复力拉回该第二钩板,使该第二钩部钩住该挡杆,即停止该马达的芯轴正向转动,因而滑车及活动座定位在悬臂的第二端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移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升降板及一升降杆,该升降板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中包括一第一凹部,以及该活动座还包括对齐的二侧板,该活动空间位于该二侧板之间,该二侧板下缘之间形成一开口,该二侧板一端包括一导板,该导板包括一通口对齐该活动空间,该导板上侧包括一第一限位部,该导板下侧包括一第二限位部,该升降板位于该活动座的第一限位部上方,该升降板的延伸部伸入该活动空间中,该升降板的第一凹部对齐该拨板的缺槽,该卡合件包括延伸的二侧凸部,该二侧凸部还包括二导槽横向穿出侧边,该二侧凸部之间形成一第二凹部,该卡合件位于该活动座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之间,该活动座的导板的通口二侧伸入该卡合件的二导槽中,且该卡合件的二侧凸部伸入该活动座的活动空间中且位于该拨板上方,该卡合件的第二凹部对齐该升降板的第一凹部,该钢缆索另一端由下往上穿入活动座的开口且经过该拨板的缺槽,再经过卡合件的第二凹部,然后经过升降板的第一凹部并绕过该导引滑轮周面且向后延伸绕过该悬臂的第二端所设置的定滑轮周面,而至最后结合绕设在起重旋转动力的一马达的芯轴上,该升降杆穿设该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清标
申请(专利权)人:杨清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