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30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属于薄膜包装领域,包括呈∏型的支架、电控系统、设于支架板一端顶部的进膜辊、以及出膜辊,所述进膜辊正下方设有进膜张紧机构,所述出膜辊正上方设有出膜张紧机构,所述进膜张紧检测装置包括驱动丝杆和进膜张紧辊,所述驱动丝杆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进膜张紧检测装置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有3个膜张紧检测装置,所述膜张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支架的安装板、固接于安装板远离支架一端的检测板,所述检测板水平贯穿开设有呈现腰形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内穿设有用于检测膜片的检测光电,所述检测光电两端设有抵紧螺丝,所述电控系统与检测光电、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张紧的功能,可提高调整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传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薄膜包装领域,具体为一种薄膜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薄膜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薄膜不仅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还包括金属等用于锂电池制造,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有的薄膜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薄膜需要经过涂胶、烘干和卷膜等操作,这些加工过程都需要薄膜快速准确的进行传送,现有的薄膜在传送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前后两道工序不一致而使得薄膜在传送过程中产生松弛,导致薄膜产生重叠褶皱,影响薄膜的加工质量,现有的薄膜张力调节机构适用范围较窄,只能驱使张力调节辊进行较短距离的位移,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为此,相关
的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5099065U提出的“一种薄膜传送张紧机构”,其技术要点包括:包括传送支架、进膜辊、出膜辊、进膜张紧机构和出膜张紧机构,所述进膜辊水平转动连接于传送支架一端上侧,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型的支架(1)、电控系统(2)、设于支架(1)板一端顶部的进膜辊(11)、以及另一端底部的出膜辊(12),所述进膜辊(11)正下方设有进膜张紧机构(13),所述出膜辊(12)正上方设有出膜张紧机构(14),所述进膜张紧机构(13)包括驱动丝杆(15)和进膜张紧辊,所述驱动丝杆(15)与伺服电机(17)相连接,所述进膜张紧机构(13)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有3个膜张紧检测装置(16),所述膜张紧检测装置(16)包括安装于支架(1)的安装板(161)、固接于安装板(161)远离支架(1)一端的检测板(162),所述检测板(162)水平贯穿开设有呈现腰形的检测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型的支架(1)、电控系统(2)、设于支架(1)板一端顶部的进膜辊(11)、以及另一端底部的出膜辊(12),所述进膜辊(11)正下方设有进膜张紧机构(13),所述出膜辊(12)正上方设有出膜张紧机构(14),所述进膜张紧机构(13)包括驱动丝杆(15)和进膜张紧辊,所述驱动丝杆(15)与伺服电机(17)相连接,所述进膜张紧机构(13)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有3个膜张紧检测装置(16),所述膜张紧检测装置(16)包括安装于支架(1)的安装板(161)、固接于安装板(161)远离支架(1)一端的检测板(162),所述检测板(162)水平贯穿开设有呈现腰形的检测孔(163),所述检测孔(163)内穿设有用于检测膜片的检测光电(164),所述检测光电(164)两端设有抵紧螺丝(165),所述电控系统(2)与检测光电(164)、伺服电机(17)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组的膜张紧检测装置(16)的安装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彬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合尔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