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10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框架,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套设有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位于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套设有第二传动带。通过第一电机、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相互配合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的转动速度保持一致,减少了布料容易起皱和松边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型机的
,具体是指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定型机是纺织产品定型用的机器,纺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定型,待加工的纺织产品,通过上胶槽上胶粘合在一起,进入定型机烘干定型,许多纺织产品具有克重大、厚度较厚、无弹性等特点,若装置的张力不稳定,易造成布面损坏撕裂等现象,影响纺织产品的生产质量,现有的一些张力调节装置功能较为单一,在对布料进行下压时,因布料只有一侧是固定的,使得布料两侧的张力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导致布料的一侧因受力过大出现快速进布现象,使得布料收卷时张紧度不均衡,导致布料容易出现起皱和松边现象,影响布料的后续加工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完善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框架,所述底座上端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套设有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套设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位于第二立板和第三立板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立板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底座上端面位于第一立板外侧安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框架之间连接设有限位板,所述框架上端面依次安装设有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限位板分别连接设有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和第三U型架,所述第一U型架和第三U型架分别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垂直,所述第一U型架、第二U型架和第三U型架均转动设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均套设有第四滚筒。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电机、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相互配合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的转动速度保持一致,减少了布料容易起皱和松边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带动第四滚筒对布料进行压紧和张紧能够保障布料的张紧度保持均衡。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安装设有支撑稳定板,使得第一电机的底部保持平稳,有效减少震动。作为改进,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层,能够对布料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布料卷被划伤。作为改进,所述第二U型架位于第一U型架和第三U型架中间位置,能够在张紧布料时保持布料两侧的张力保持稳定。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齿轮比第二齿轮的周长更大,能够增大装置的扭矩,同时降低滚筒到合适的传动速度。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的大小保持一致,能够保持布料的运动保持匀速,减少了布料的一侧因受力过大出现快速进布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的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底座,2、框架,3、第一立板,4、第二立板,5、第三立板,6、第一转轴,7、第二转轴,8、第三转轴,9、第一滚筒,10、第二滚筒,11、第三滚筒,12、第一传动带,13、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第二传动带,16、第一齿轮,17、第一电机,18、第四转轴,19、第二齿轮,20、限位板,21、第一气缸,22、第二气缸,23、第三气缸,24、第一U型架,25、第二U型架,26、第三U型架,27、第五转轴,28、第四滚筒,29、支撑稳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底座1和框架2,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所述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分别套设有第一滚筒9、第二滚筒10和第三滚筒11,所述第一滚筒9和第二滚筒10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2,所述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位于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所述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套设有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16,所述底座1上端面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安装设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连接设有第四转轴18,所述第四转轴18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所述框架2之间连接设有限位板20,所述框架2上端面依次安装设有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三气缸23,所述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三气缸23的输出端贯穿限位板20分别连接设有第一U型架24、第二U型架25和第三U型架26,所述第一U型架24和第三U型架26分别与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相垂直,所述第一U型架24、第二U型架25和第三U型架26均转动设有第五转轴27,所述第五转轴27均套设有第四滚筒28。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安装设有支撑稳定板29。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有橡胶材质的防护层。所述第二U型架25位于第一U型架24和第三U型架26中间位置。所述第一齿轮16比第二齿轮19的周长更大。所述第一滚筒9、第二滚筒10和第三滚筒11的大小保持一致。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布料绕过第二U型架上的第四滚筒并铺设在第一传动带上,调节第一气缸和第三气缸对布料两端进行压紧,调节第二气缸对张力进行调整,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输出端通过限位板保持位置稳定不会发生偏移,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使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三滚筒保持匀速传动,使布料均匀卷绕在第三滚筒上完成对布料的定型。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框架(2),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所述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分别套设有第一滚筒(9)、第二滚筒(10)和第三滚筒(11),所述第一滚筒(9)和第二滚筒(10)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2),所述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位于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所述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套设有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16),所述底座(1)上端面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安装设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连接设有第四转轴(18),所述第四转轴(18)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所述框架(2)之间连接设有限位板(20),所述框架(2)上端面依次安装设有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三气缸(23),所述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三气缸(23)的输出端贯穿限位板(20)分别连接设有第一U型架(24)、第二U型架(25)和第三U型架(26),所述第一U型架(24)和第三U型架(26)分别与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相垂直,所述第一U型架(24)、第二U型架(25)和第三U型架(26)均转动设有第五转轴(27),所述第五转轴(27)均套设有第四滚筒(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型机用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框架(2),所述底座(1)上端面两侧相对设有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所述第一立板(3)、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分别转动设有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分别套设有第一滚筒(9)、第二滚筒(10)和第三滚筒(11),所述第一滚筒(9)和第二滚筒(10)套设有第一传动带(12),所述第二转轴(7)和第三转轴(8)位于第二立板(4)和第三立板(5)外侧分别套设有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所述第一传动轮(13)和第二传动轮(14)套设有第二传动带(15),所述第一转轴(6)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16),所述底座(1)上端面位于第一立板(3)外侧安装设有第一电机(17),所述第一电机(17)连接设有第四转轴(18),所述第四转轴(18)套设有与第一齿轮(1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9),所述框架(2)之间连接设有限位板(20),所述框架(2)上端面依次安装设有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三气缸(23),所述第一气缸(21)、第二气缸(22)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树兵林佳阳邱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