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22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7
一种板架单元,适用于安装在输送机装置,并可装载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第一置入侧、第二置入侧及电路涂层面。所述板架单元包含架体及多个撑顶架。所述架体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的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段,及面向所述电路涂层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每一个撑顶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具有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撑顶段。所述撑顶段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借此在输送机装置运送过程中减少所述板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架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装载硬式电路板的板架单元。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于制作时会在板面上印刷涂层,再通过烘烤方式使涂层干燥,以形成所需电路图案。而在烘烤电路板时会以板架单元装载尚未干燥的电路板,进入烤箱中烘烤,此时与板架单元接触到的附有涂层的电路板区块,会因为涂层尚未干燥而沾粘到板架单元上,导致所述区块的电路图案受损。因此,如何减缓电路图案的受损情况,便成为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与电路板涂层接触面积的板架单元。本技术的板架单元适用于安装在输送机装置,并可装载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第一置入侧、远离所述第一置入侧的第二置入侧,及电路涂层面。所述板架单元包含架体及多个撑顶架。所述架体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的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段,及面向所述电路涂层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安装部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使所述板架单元能安装于所述输送机装置。每一个撑顶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具有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撑顶段。所述撑顶段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能在正置状态与竖立状态切换。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板架单元的第一支撑面反向于地面,且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撑顶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倾斜地置放于所述板架单元;而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板架单元的支撑部相较于安装部远离地面,且所述安装部能够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撑顶段适用于撑顶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使所述第一电路板斜立地放置于所述板架单元。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个撑顶架呈弯折状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部,并包括具有所述撑顶段的斜杆及连接杆。所述斜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且相较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朝远离所述安装部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连接杆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斜杆与所述支撑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壁,及分别沿所述安装壁的两相反侧向所述支撑段延伸的连接壁与挡壁。所述安装壁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挡壁适用于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还包含至少一个斜靠抵架。所述斜靠抵架具有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朝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且反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倾斜延伸的中央支撑杆,及连接所述中央支撑杆并反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延伸的长斜杆。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斜靠抵架适用于挡止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斜靠抵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还包含至少一个斜靠抵架。所述斜靠抵架包括两相反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辅助支撑部,及由所述辅助支撑部的两相反端朝所述挡壁倾斜延伸的斜靠抵部。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撑部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斜靠抵部适用于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斜靠抵部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辅助支撑部具有由所述连接壁朝所述第一电路板延伸的两个长边支撑杆、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支撑杆的短边支撑杆,及间隔于所述长边支撑杆且连接所述短边支撑杆的中央支撑杆。所述斜靠抵部具有分别连接所述辅助支撑部两相反端且朝所述挡壁倾斜延伸的两个短斜杆,及连接所述中央支撑杆且朝所述挡壁倾斜延伸的长斜杆,所述长斜杆的末端相较于所述挡壁远离所述连接壁。所述短斜杆的末端相较于所述挡壁邻近所述连接壁。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支撑部还具有连接所述安装部且沿所述第一支撑面延伸的两个长杆,及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长杆的横杆。所述长杆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每一个长杆具有所述支撑段。所述横杆用于固定所述长杆,使所述长杆彼此平行。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适用于装载相邻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电路板。其中,所述板架单元还能在倒置状态切换。所述支撑部还具有反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二支撑面。所述架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端部且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部的背靠抵部。所述背靠抵部相向于所述第二支撑面延伸,并具有分别连接所述支撑部并相向于所述第二支撑面延伸的两个背短杆,及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背短杆的背横杆。在所述倒置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撑面能够支撑所述第二电路板,使所述第二电路板放置于所述板架单元,所述背靠抵部能够挡止所述第二电路板在所述竖立状态切换到所述倒置状态的过程中脱离所述板架单元。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安装部具有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底杆、分别沿所述底杆两相反端向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延伸的两个侧杆,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侧杆的两个安装件,所述安装件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装载大尺寸的电路板,且能减少与电路板涂层接触面积的板架单元。本技术的板架单元适用于安装在输送机装置,并可装载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第一置入侧、远离所述第一置入侧的第二置入侧,及电路涂层面。所述板架单元包含架体及至少一个靠抵件。所述架体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的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具有面向所述电路涂层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所述安装部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使所述板架单元能安装于所述输送机装置。每一个靠抵件连接于所述安装部,且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朝远离所述支撑部的方向倾斜延伸,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使所述第一置入侧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还包含多个撑顶架。每一个撑顶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具有远离所述靠抵件的撑顶段。所述撑顶段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第二置入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板架单元包含多个靠抵件,其中,所述安装部呈长形,且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支撑部,而所述靠抵件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排列。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壁,及分别沿所述安装壁的两相反侧向所述支撑部延伸的连接壁与挡壁,所述安装壁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支撑部,所述挡壁间隔于所述连接壁,所述靠抵件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侧缘至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挡壁至所述第一支撑面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所述正置状态时,通过所述撑顶段,以及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斜靠抵架其中一者共同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倾斜地置放于所述板架单元,能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仅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撑顶段接触到所述电路涂层面,更甚者,仅所述支撑段接触到所述电路涂层面,达到所述板架单元与电路板接触面积小的目的。同样地,在所述竖立状态时,通过所述撑顶段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电路涂层面,且通过所述斜靠抵架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的侧缘,并通过所述安装部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架单元,适用于安装在输送机装置并可装载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第一置入侧、远离所述第一置入侧的第二置入侧,及电路涂层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单元包含:/n架体,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的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段及面向所述电路涂层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安装部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使所述板架单元能安装于所述输送机装置;及/n多个撑顶架,每一个撑顶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具有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撑顶段,所述撑顶段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29 TW 109205114;20200615 TW 1092074901.一种板架单元,适用于安装在输送机装置并可装载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含第一置入侧、远离所述第一置入侧的第二置入侧,及电路涂层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单元包含:
架体,包括支撑部及连接所述支撑部其中一侧的安装部,所述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邻近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段及面向所述电路涂层面的第一支撑面,所述支撑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安装部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使所述板架单元能安装于所述输送机装置;及
多个撑顶架,每一个撑顶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并具有远离所述支撑段的撑顶段,所述撑顶段间隔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单元能在正置状态与竖立状态切换,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板架单元的第一支撑面反向于地面,且所述支撑段与所述撑顶段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使所述第一电路板倾斜地置放于所述板架单元,而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板架单元的支撑部相较于安装部远离地面,且所述安装部能够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撑顶段适用于撑顶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二置入侧,使所述第一电路板斜立地放置于所述板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撑顶架呈弯折状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部,并包括具有所述撑顶段的斜杆及连接杆,所述斜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且相较于所述第一支撑面朝远离所述安装部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连接杆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斜杆与所述支撑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壁,及分别沿所述安装壁的两相反侧向所述支撑段延伸的连接壁与挡壁,所述安装壁适用于衔接所述输送机装置,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支撑部,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挡壁适用于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单元还包含至少一个斜靠抵架,所述斜靠抵架具有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朝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且反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倾斜延伸的中央支撑杆,及连接所述中央支撑杆并反向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延伸的长斜杆,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斜靠抵架适用于挡止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斜靠抵架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单元还包含至少一个斜靠抵架,所述斜靠抵架包括两相反端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壁的辅助支撑部,及由所述辅助支撑部的两相反端朝所述挡壁倾斜延伸的斜靠抵部,在所述正置状态时,所述辅助支撑部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所述斜靠抵部适用于挡止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在所述竖立状态时,所述斜靠抵部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置入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部具有由所述连接壁朝所述第一电路板延伸的两个长边支撑杆、两相反端分别连接所述长边支撑杆的短边支撑杆,及间隔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顺
申请(专利权)人:群翊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