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221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包括冷却槽、搬运支架和传输架,所述冷却槽前侧设置有拉码电机,所述拉码电机通过钢丝绳设置有拉码;所述冷却槽后侧面设置有挤压料入口;所述搬运支架包括纵向支架和横向支架,所述纵向支架和所述横向支架垂直交叉处设置有电机;所述横向支架下侧面设置有轨道和链条,所述轨道和所述链条左侧设置有气缸座,所述气缸座上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下侧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下侧设置有托杆;所述传输架顶部设置有传输辊;此结构运行方便简单,使用安全,全程无需人工参与,可实现连续搬运,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
本技术属于铜排搬运
,尤其涉及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
技术介绍
铜排在从挤出机挤出经冷却槽冷却后需要从冷却槽中搬运至进行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上,因挤压后的铜排长度较大,往往需要几个人工同时搬运,防止一些挤压后内径较小的铜排受重力下垂出现折损的情况,影响后续加工;而人工搬运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当工作量大的时候着急搬运有可能被未完全冷却的铜排烫伤,所以搬运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本技术的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包括冷却槽1、搬运支架2和传输架3,所述冷却槽1前侧设置有拉码电机4,所述拉码电机4通过钢丝绳向所述冷却槽1内侧设置有拉码5;所述冷却槽1后侧面设置有挤压料入口6;所述搬运支架2包括垂直于地面向上设置的纵向支架7和与所述纵向支架7水平方向垂直并且位于所述冷却槽1上侧的横向支架8,所述纵向支架7和所述横向支架8垂直交叉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横向支架8下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轨道10和链条11,所述轨道10和所述链条11左侧位于所述横向支架8内侧设置有气缸座12,所述气缸座12上侧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穿过气缸座12顶部向下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下侧设置有托杆15;所述传输架3位于所述冷却槽1右侧并且位于所述纵向支架7左侧,所述传输架3顶部设置有传输辊16。优选的,所述搬运支架2设置有多组,呈“一”字型从前向后与所述冷却槽1平行排列。优选的,所述搬运支架2可通过对电机9设置工作频率进行控制搬运间隔时长。优选的,所述气缸座12位于所述轨道10上侧,通过所述电机9驱动链条11旋转带动所述气缸座12在所述轨道10左右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杆14设置为杆身可伸缩的升降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气缸13和所述托杆15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辊16设置有多个,并且相邻传输辊16之间设置有可放置托杆15的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结构将多个搬运支架放置在冷却槽外侧,方便搬运不同长度的铜排并且不会造成下垂损坏;通过对电机设置工作频率可控制搬运间隔时长,防止铜排未冷却造成安全隐患;整体运行方便简单,全程无需人工参与,可实现连续搬运,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槽;2、搬运支架;3、传输架;4、拉码电机;5、拉码;6、挤压料入口;7、纵向支架;8、横向支架;9、电机;10、轨道;11、链条;12、气缸座;13、气缸;14、升降杆;15、托杆;16、传输辊。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示所述可知,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包括冷却槽1、搬运支架2和传输架3,所述冷却槽1前侧设置有拉码电机4,所述拉码电机4通过钢丝绳向所述冷却槽1内侧设置有拉码5;所述冷却槽1后侧面设置有挤压料入口6;所述搬运支架2包括垂直于地面向上设置的纵向支架7和与所述纵向支架7水平方向垂直并且位于所述冷却槽1上侧的横向支架8,所述纵向支架7和所述横向支架8垂直交叉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横向支架8下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轨道10和链条11,所述轨道10和所述链条11左侧位于所述横向支架8内侧设置有气缸座12,所述气缸座12上侧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穿过气缸座12顶部向下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下侧设置有托杆15;所述传输架3位于所述冷却槽1右侧并且位于所述纵向支架7左侧,所述传输架3顶部设置有传输辊16。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从挤出机挤出的铜排从挤压料入口6进入冷却槽1后侧,拉码电机5控制拉码4咬住铜排从托杆15上侧向前拉出,直到铜排全部被拉入冷却槽1内侧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气缸13控制升降杆14向上提升带动托杆15托起铜排完全离开冷水槽1并保持悬在冷却槽1上方,搬运支架2上的电机9驱动链条11旋转,气缸座12带动托杆15托起的铜排在轨道10上向右运动直到贴近纵向支架7左侧,气缸13控制升降杆14向下运动带动托杆15下降到传输辊16之间的空隙中,铜排落在传输辊16上并跟随传输辊16运动进行传输,电机9驱动链条11旋转带动气缸座12复位重复搬运,实现连续传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搬运支架2设置有多组,呈“一”字型从前向后与所述冷却槽1平行排列,方便搬运不同长度的铜排并且不会造成下垂损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搬运支架2可通过对电机9设置工作频率进行控制搬运间隔时长,防止搬运过急铜排未完全冷却造成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气缸座12位于所述轨道10上侧,通过所述电机9驱动链条11旋转带动所述气缸座12在所述轨道10左右移动连接,气缸座12带动托杆15托起铜排在轨道10上向右移动进行传送和向左移动进行复位,方便快速。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升降杆14设置为杆身可伸缩的升降结构,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气缸13和所述托杆15固定连接,升降灵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传输辊16设置有多个,并且相邻传输辊16之间设置有可放置托杆15的间隙,方便将铜排放在传输辊16而不影响传输辊16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1)、搬运支架(2)和传输架(3),所述冷却槽(1)前侧设置有拉码电机(4),所述拉码电机(4)通过钢丝绳向所述冷却槽(1)内侧设置有拉码(5);所述冷却槽(1)后侧面设置有挤压料入口(6);所述搬运支架(2)包括垂直于地面向上设置的纵向支架(7)和与所述纵向支架(7)水平方向垂直并且位于所述冷却槽(1)上侧的横向支架(8),所述纵向支架(7)和所述横向支架(8)垂直交叉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横向支架(8)下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轨道(10)和链条(11),所述轨道(10)和所述链条(11)左侧位于所述横向支架(8)内侧设置有气缸座(12),所述气缸座(12)上侧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穿过气缸座(12)顶部向下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下侧设置有托杆(15);所述传输架(3)位于所述冷却槽(1)右侧并且位于所述纵向支架(7)左侧,所述传输架(3)顶部设置有传输辊(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排加工冷却后搬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1)、搬运支架(2)和传输架(3),所述冷却槽(1)前侧设置有拉码电机(4),所述拉码电机(4)通过钢丝绳向所述冷却槽(1)内侧设置有拉码(5);所述冷却槽(1)后侧面设置有挤压料入口(6);所述搬运支架(2)包括垂直于地面向上设置的纵向支架(7)和与所述纵向支架(7)水平方向垂直并且位于所述冷却槽(1)上侧的横向支架(8),所述纵向支架(7)和所述横向支架(8)垂直交叉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横向支架(8)下侧面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轨道(10)和链条(11),所述轨道(10)和所述链条(11)左侧位于所述横向支架(8)内侧设置有气缸座(12),所述气缸座(12)上侧设置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穿过气缸座(12)顶部向下设置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下侧设置有托杆(15);所述传输架(3)位于所述冷却槽(1)右侧并且位于所述纵向支架(7)左侧,所述传输架(3)顶部设置有传输辊(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海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红年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