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72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包括支架模块,还包括与支架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其中,电源模块、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均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采用模块化装配设计结构,由支架模块、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组成,其连接及拆卸方便,连接处密封性好,装配及维护十分方便,极大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传导耳机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
技术介绍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技术分为骨传导扬声器技术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1)骨传导扬声器技术用于受话,受话即听取声音,气导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波(振动信号)传至听神经,而骨传导扬声器则是电信号转化的声波(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2)骨传导麦克风技术用于送话,送话即收集声音,气导送话是声波通过空气传至麦克风,而骨传导送话则直接通过骨头传递,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也被称作骨导耳机、骨感耳机、骨传耳机和骨传感耳机。另外日常生活中,耳机人们往往不甚留意,随手丢到角落然后用的时候却找不到。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常常要用的时候却总是找不到干着急;也许是一时想不起放哪里了,也有可能是被小孩或宠物拿去玩耍而找不到了。在目前市场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无线寻物感应器,但是只能够单向的寻物,通过发送的设备去找寻接收的设备;无法实现互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同一区域内的多个产品进行绑定,之间可以互相发送与接收。目前,骨传导耳机大多设计结构较复杂,防水性差,装配及维修难度大,因此生产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且成本较低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包括支架模块,还包括与支架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连接的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所述支架模块包括U型支撑架、第一挂架及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设置于U型支撑架一端,所述U型支撑架另一端设置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第一挂架远离电池安装槽另一端设有第一喇叭座,所述第二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主板安装槽,所述主板安装槽底部设有数据接口触点,所述第二挂架远离所述主板安装槽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喇叭座;所述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路、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所述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且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提供电能;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电路和解调整形电路,所述接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解调整形电路,所述解调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接收电路中设有接收天线E1,所述接收天线E1用于接收电磁波并产生电动势;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天线E2、低通滤波电路和发射电路,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天线E2。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弹性扣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扣件端部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设于所述电池安装槽一端的第一卡扣槽插入连接,所述第一卡槽与设于所述电池安装槽远离第一卡扣槽一端的第一卡块卡入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设于电源本体除电池安装槽连接面外表面的电源本体硅胶套,所述电源本体硅胶套沿所述电池安装槽连接面延伸设有电源密封圈,所述电源密封圈用于电源本体与电池安装槽顶部密封连接;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壳体、电芯及两个弹簧电极,所述电芯设于壳体内,所述弹簧电极一端与电芯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弹簧电极另一端与设于电池安装槽底部的电源触点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控制器本体及设于控制器本体内的控制主板,所述控制器本体一端设有第二弹性扣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性扣件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与设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一端的第二卡扣槽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卡槽与设于所述主板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二卡扣槽一端的第二卡块卡入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还包括设于控制器本体除主板安装槽连接面外表面的控制器本体硅胶套,所述控制器本体硅胶套沿所述主板安装槽连接面延伸设有控制器密封圈,所述控制器密封圈用于控制器本体与主板安装槽顶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喇叭模块包括第一喇叭振子,所述第一喇叭振子外侧壁设有第一防呆槽,所述第一防呆槽与设于所述第一喇叭座底部上的第一防呆块配合设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喇叭振子沿第一喇叭座发生转动,所述第一喇叭振子与第一喇叭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喇叭模块包括第二喇叭振子,所述第二喇叭振子外侧壁设有第二防呆槽,所述第二防呆槽与设于所述第二喇叭座底部上的第二防呆块配合设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喇叭振子沿第二喇叭座发生转动,所述第二喇叭振子与第二喇叭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U型支撑架两端均与第一挂架及第二挂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与控制主板连接的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数据接口触点相抵接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模块一侧设有与控制主板连接的指示灯;所述控制器模块一端设有磁吸充电接口,所述磁吸充电接口连接控制主板用于为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充电;所述第一喇叭座和第二喇叭座外侧均设有功能按钮,所述功能按钮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均为圆柱体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电阻R13、电感L2、声表滤波器Y2、电感L6、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供电电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声表滤波器Y2的输入端,所述声表滤波器Y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且所述声表滤波器Y2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21接地,所述声表滤波器Y2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15电性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26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6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且电感L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30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通过电阻R25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之间通过电容C28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3、电感L4、电容C18、电容C19和电容C20,所述电容C2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4的一端,所述电感L4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天线E2,所述电感L4的一端通过电容C20接地,电感L4和电感L3的中间端通过电容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包括支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架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连接的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n所述支架模块包括U型支撑架、第一挂架及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设置于U型支撑架一端,所述U型支撑架另一端设置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第一挂架远离电池安装槽另一端设有第一喇叭座,所述第二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主板安装槽,所述主板安装槽底部设有数据接口触点,所述第二挂架远离所述主板安装槽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喇叭座;/n所述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路、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所述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且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提供电能;/n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电路和解调整形电路,所述接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解调整形电路,所述解调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接收电路中设有接收天线E1,所述接收天线E1用于接收电磁波并产生电动势;/n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天线E2、低通滤波电路和发射电路,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天线E2。/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605 CN 2020105065332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包括支架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架模块可拆卸连接的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连接的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第一喇叭模块及第二喇叭模块;
所述支架模块包括U型支撑架、第一挂架及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设置于U型支撑架一端,所述U型支撑架另一端设置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第一挂架远离电池安装槽另一端设有第一喇叭座,所述第二挂架靠近所述U型支撑架一端部设有主板安装槽,所述主板安装槽底部设有数据接口触点,所述第二挂架远离所述主板安装槽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喇叭座;
所述无线寻物感应控制装置包括供电电路、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所述接收单元、发射单元、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且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均电性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处理单元、发射电路、按键电路和蜂鸣电路提供电能;
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电路和解调整形电路,所述接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解调整形电路,所述解调整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接收电路中设有接收天线E1,所述接收天线E1用于接收电磁波并产生电动势;
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天线E2、低通滤波电路和发射电路,所述处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射天线E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一端设有第一弹性扣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弹性扣件端部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设于所述电池安装槽一端的第一卡扣槽插入连接,所述第一卡槽与设于所述电池安装槽远离第一卡扣槽一端的第一卡块卡入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设于电源本体除电池安装槽连接面外表面的电源本体硅胶套,所述电源本体硅胶套沿所述电池安装槽连接面延伸设有电源密封圈,所述电源密封圈用于电源本体与电池安装槽顶部密封连接;
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壳体、电芯及两个弹簧电极,所述电芯设于壳体内,所述弹簧电极一端与电芯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弹簧电极另一端与设于电池安装槽底部的电源触点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控制器本体及设于控制器本体内的控制主板,所述控制器本体一端设有第二弹性扣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性扣件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与设于所述主板安装槽一端的第二卡扣槽插入连接,所述第二卡槽与设于所述主板安装槽远离所述第二卡扣槽一端的第二卡块卡入连接;
所述控制器模块还包括设于控制器本体除主板安装槽连接面外表面的控制器本体硅胶套,所述控制器本体硅胶套沿所述主板安装槽连接面延伸设有控制器密封圈,所述控制器密封圈用于控制器本体与主板安装槽顶部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喇叭模块包括第一喇叭振子,所述第一喇叭振子外侧壁设有第一防呆槽,所述第一防呆槽与设于所述第一喇叭座底部上的第一防呆块配合设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喇叭振子沿第一喇叭座发生转动,所述第一喇叭振子与第一喇叭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一密封圈;
所述第二喇叭模块包括第二喇叭振子,所述第二喇叭振子外侧壁设有第二防呆槽,所述第二防呆槽与设于所述第二喇叭座底部上的第二防呆块配合设置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喇叭振子沿第二喇叭座发生转动,所述第二喇叭振子与第二喇叭座之间设有用于防水的第二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撑架两端均与第一挂架及第二挂架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与控制主板连接的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数据接口触点相抵接用于所述控制器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模块一侧设有与控制主板连接的指示灯;所述控制器模块一端设有磁吸充电接口,所述磁吸充电接口连接控制主板用于为模块化结构的骨传导耳机充电;所述第一喇叭座和第二喇叭座外侧均设有功能按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海军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硕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