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器及布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52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6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线束固定的固定底座的小型化的保护器。保护器具有:保护器主体部,收纳线束(100);和第2中间导出部,将收纳于保护器主体部的线束(100)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保护器主体部在保护器主体部的侧壁部(23)的外表面(23a)具备固定底座(40),能够将从第2中间导出部导出的线束(100)用捆扎带(B)固定于固定底座(40)。固定底座(40)的载置线束(100)的载置面(41)是平坦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器及布线单元
本公开涉及保护器及布线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将布线于汽车等车辆的电线收纳于保护器,进行电线的保护、电线的路径限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保护器具有:收纳部,由底壁部和设置于底壁部的侧壁部构成具有开口部的半筒状;和盖部,将收纳部的开口部封闭,保护器构成为呈大致筒状。在专利文献1保护器中,例如在保护器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底座,能够将线束用捆扎件固定于该固定底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48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如上述的保护器中,例如设置有能够将线束用捆扎件固定的固定底座,但是载置线束的载置面形成为模仿线束的外周面的弯曲形状的弯曲面。因此,固定底座自身有可能大型化。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实现将线束固定的固定底座的小型化的保护器及布线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保护器,其中,具有:保护器主体部,其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其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本公开的布线单元,其中,具有振动部、连接到振动部的线束、以及收纳所述线束的保护器,所述保护器具有:保护器主体部,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的保护器及布线单元,能够实现将线束固定的固定底座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器及线束周边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器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保护器的将盖部卸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底座周边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底座、线束以及捆扎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中的固定底座周边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保护器,[1]具有:保护器主体部,其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其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根据该结构,因为固定底座中的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所以不会设置无用的曲面部,因此能够实现固定底座的小型化。[2]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底座在所述载置面的相邻部分具有比所述载置面突出的突起。根据该结构,通过在载置面的相邻部分具有比载置面突出的突起,能够在将线束载置于载置面的状态下利用突起抑制线束的错位。[3]优选的是,所述突起在与所述突出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较长地延伸。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突起限制线束的延伸方向上的错位。[4]优选的是,所述突起设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根据该结构,通过突起设置于载置面的线束的延伸方向的两侧,能够使突起与线束接触的部位增加,因此能够更确实地限制线束的延伸方向上的错位。[5]优选的是,所述线束具有电线和将所述电线的外侧覆盖的外装构件,所述突起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于电线的外侧的外装构件和突起接触,能够限制外装构件的错位。[6]优选的是,所述外装构件是将所述电线的外侧覆盖并且具有凹部及凸部的蛇腹状的波纹管,所述突起通过嵌合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凹部接触。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波纹管的凹部被嵌合突起,能够更确实地限制波纹管的错位。[7]优选的是,所述保护器主体部是收纳所述线束的具有开口部的部分,进一步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将在收纳有所述线束的状态下封闭所述开口部的盖部固定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所述固定底座设置于离开所述锁定部的位置。根据该结构,通过在离开锁定部的位置设置固定底座,能够抑制设置于固定底座的线束、捆扎件与锁定部干涉。本公开的布线单元,[8]具有连接到振动部的线束和收纳所述线束的保护器,所述保护器具有:保护器主体部,其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其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根据该结构,因为固定底座中的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所以不会设置无用的曲面部,因此能够实现固定底座的小型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布线单元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夸张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本说明书中的“平行”、“正交”不仅包括严格为平行、正交的情况,而且也包括在起到本实施方式中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大致平行、正交的情况。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如图1所示,布线单元1具有:振动部2;线束100,至少一部分与振动部2连接;以及保护器10,收纳线束100。振动部2搭载于车辆,自身振动或者摇摆。作为振动部2的一例,可举出例如EPS(ElectricPowerSteering:电动助力转向)用的电动机等。(保护器10的结构)如图2所示,保护器10具有保护器主体部11和盖部12。保护器主体部11和盖部12均是树脂成形品。另外,保护器主体部11和盖部12是分体成型品。保护器10装配于车辆。在以下说明中,将保护器主体部11的宽度方向作为宽度方向X、将保护器主体部11的长度方向作为长度方向Y进行说明。另外,将与宽度方向X及长度方向Y双方正交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Z进行说明。另外,高度方向Z是在将保护器10装配于车辆的状态与竖直方向平行的方向,在图2中用Z箭头示出的方向表示为上方。(保护器主体部11的结构)如图3所示,保护器主体部11具有收纳线束100的收纳部20和多个导出部30。(收纳部20的结构)如图3所示,收纳部20具有:底壁部21;一对侧壁部22、23,从底壁部21延伸;以及开口部24,在与底壁部21对置的方向开口。收纳部20由底壁部21和一对侧壁部22、23构成为呈半筒状。如图3所示,一对侧壁部22、23具有:侧壁部22,设置于底壁部21的宽度方向X的一方侧缘部;和侧壁部23,设置于底壁部21的宽度方向X的另一方侧缘部。一对侧壁部22、23以从底壁部21向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器,其中,/n具有:保护器主体部,其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其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n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n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9 JP 2019-1962631.一种保护器,其中,
具有:保护器主体部,其收纳线束;和导出部,其将收纳于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所述线束的至少一部分导出到外部,
所述保护器主体部在所述保护器主体部的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能够将从所述导出部导出的所述线束用捆扎件固定,
所述固定底座的载置所述线束的载置面是平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器,其中,
所述固定底座在所述载置面的相邻部分具有比所述载置面突出的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器,其中,
所述突起在与所述突出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较长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器,其中,
所述突起设置于所述载置面的所述线束的延伸方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器,其中,
所述线束具有电线和将所述电线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寺康太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