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52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其具有安装腔;陶瓷基板,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绝缘连接;放电针;弹性件,其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底部,另一端抵压所述陶瓷基板;其中,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安装腔对陶瓷基板进行了保护;在安装腔设置了弹性件固定所述陶瓷基板使所述陶瓷基板不易发生位移,稳定产生负离子,并利用弹性件作为导电介质,连通所述陶瓷基板和高压线,实现一物多用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结构、陶瓷基板及其连接关系进行改进,以达到快捷安装和使所述陶瓷基板稳定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离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负离子发生器。
技术介绍
负离子发生器是通过高压电电离空气而产生负离子的装置。负离子对能够消除悬浮在环境中的微小粒子,其具有很好的净化、清洁作用。负离子发生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净化、清洁作用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在冰箱、空调、空气净化器、汽车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外壳、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其外壳一体成型。由于其外壳为一体成型的状态,因此,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在安装进外壳的过程中不方便,难以将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准确快捷地安装到外壳内对应的位置上。当将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安装进外壳内后,还需要对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进行一定的调整,才能够将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到正确的位置。而由于其一体成型的外壳,对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的调整的带来了不便。现有技术中,负离子发生器具有外壳、负离子发生器本体。负离子发生器本体为产生负离子的部件。而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安装在负离子发生器上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容易松动,导致负离子产生效果不佳,不利于负离子发生器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容易松动导致负离子产生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负离子发生器,以使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稳定地产生负离子,利于负离子发生器的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正高压线和负高压线,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其具有安装腔;陶瓷基板,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绝缘连接且所述陶瓷基板包括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连接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和所述正高压线的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连接所述负高压线的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放电针,其连接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弹性件,其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底部,另一端抵压所述陶瓷基板;其中,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本方案利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抵压所述陶瓷基板,使得所述陶瓷基板稳定地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相比现有技术,所述陶瓷基板不易发生位移,从而能够稳定的产生负离子,有利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长期使用。本方案的正高压线导电至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导电至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负高压线导电至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导电至所述放电针。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优选地,所述弹簧件包括第一弹簧,其连接所述正高压线,且其一端抵压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另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底部;第二弹簧,其连接所述负高压线,且其一端抵压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另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底部。本方案的正高压线通过所述第一弹簧导电至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导电至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负高压线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导电至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导电至所述放电针。所述放电针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结合前述,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除了稳定所述陶瓷基板的作用之外,还能起到导电介质的作用,其达到一物多用的目的,还大大简约了设计,有利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小型化,可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能够避免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在所述安装腔内发生位移;同时,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能够迅速找到对应的安装位置,提高安装效率。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底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连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正高压线、负高压线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本方案中,所述正高压线插装在第一安装孔内、所述负高压线插装在第二安装孔内,如此以隔绝所述正高压线和所述负高压线,提高安全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本方案能够快捷和准确地确定所述正高压线和所述负高压线的安装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正高压线、所述负高压线分别依次插装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和/或,所述正高压线、负高压线连接端的线芯均呈勾形。本方案中,所述正高压线连接端的线芯呈勾形,负高压线连接端的线芯呈勾形,当所述正高压线连接端的线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一弹簧,所述负高压线连接端的线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二弹簧后,所述正高压线和所述负高压线不易被拉扯脱落。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底部还设有填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或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填充槽内;所述陶瓷基板位于所述填充槽上;所述填充槽内填充绝缘剂,以避免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放电拉弧。优选地,所述绝缘剂为绝缘胶,所述绝缘胶用于粘贴所述陶瓷基板。结合前述,本方案通过所述绝缘胶将所述陶瓷基板粘贴住,一方面,能够防止所述陶瓷基板产生位移;另一方面,能够确定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和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的位置,并使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和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能够分别准确地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接触。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内壁还设有承接结构,所述陶瓷基板卡于所述承接结构上。本方案中,通过所述承接结构确定所述陶瓷基板在安装腔内的位置,便于使得所述陶瓷基板与安装腔的底部保留一定的空间,便于安装弹性片、正高压线、负高压线。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挡板,相邻的挡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任意一个挡板内壁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安装腔底部具有间隙,所述陶瓷基板卡于所述间隙内。本方案在任意一个挡板内壁设有限位结构,能够使得限位结构所在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弹力,便于拆装所述陶瓷基板。所述间隙限定所述陶瓷基板在所述安装腔内的位置,加之由前述采用的弹性件的技术手段可知,如此能准确快捷地将所述陶瓷基板抵压至所述限位结构底部。优选地,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和/或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和/或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上具有的负离子涂料由环氧树脂、云母粉、电气石粉、碳粉、硅酸盐粉、氧化锆混合而成。本现有技术采用普通钢针或碳纤维负离子放电,然而产生的负离子团太大,作用距离近,产生负离子效果区域范围小,并且伴随较多臭氧产生。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负离子涂料,使得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团小,作用范围比普通钢针产生的负离子的作用范围大2倍以上,负离子浓度比普通钢针产生的大2倍以上,且臭氧产生量比普通钢针产生的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安装腔对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正高压线(61)和负高压线(62),其特征在于,/n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其具有安装腔(21);/n陶瓷基板(3),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21)内并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绝缘连接且所述陶瓷基板(3)包括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连接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和所述正高压线(61)的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连接所述负高压线(62)的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n放电针(4),其连接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n弹性件(5),其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21)底部,另一端抵压所述陶瓷基板(3);/n其中,所述放电针(4)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包括正高压线(61)和负高压线(62),其特征在于,
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其具有安装腔(21);
陶瓷基板(3),其固定于所述安装腔(21)内并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绝缘连接且所述陶瓷基板(3)包括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连接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和所述正高压线(61)的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连接所述负高压线(62)的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
放电针(4),其连接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
弹性件(5),其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21)底部,另一端抵压所述陶瓷基板(3);
其中,所述放电针(4)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5)包括
第一弹簧(51),其连接所述正高压线(61),且其一端抵压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另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21)底部;
第二弹簧(52),其连接所述负高压线(62),且其一端抵压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另一端抵压所述安装腔(2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21)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212)和第二安装槽(213),所述第一安装槽(212)和第二安装槽(213)分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51)、第二弹簧(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底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12)、第二安装槽(213)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4);
所述正高压线(61)、负高压线(62)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3)、第二安装孔(24)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1)、第二弹簧(52)。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宾何伟生赵罗恒陈新准马鹏飞邱国财刘新雅郑晓银刘光亮李修龙傅王勇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