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全专利>正文

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50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阻尼限位板,所述阻尼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阻尼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贯穿至底座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抛光机,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活动板、万向轮、底板、固定板、抛光机、框架、门框、钢化玻璃、盖板、连接管、排水阀、转盘、螺纹杆、万向管、弹簧和阻尼限位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且减震、隔音和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硅片加工
,具体为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米粒大的硅片上,已能集成16万个晶体管,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又一个里程碑,地壳中含量达25.8%的硅元素,为单晶硅的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由于硅元素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对太阳能电池这样注定要进入大规模市场的产品而言,储量的优势也是硅成为光伏主要材料的原因之一,在对硅片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抛光装置,现有的硅片抛光装置由于没有安装滚轮,因此不便于移动,同时抛光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且现有的抛光装置的减震效果较差,频繁的振动对硅片的抛光精度造成影响,同时抛光装置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且现有的抛光装置的隔音降噪效果较差,同时现有的抛光装置在对硅片抛光完成后,其抛光台的内部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因此需要使用者手动对其进行清洗,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具备便于使用者使用且减震、隔音和降噪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不便于使用者使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阻尼限位板(17),所述阻尼限位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阻尼限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抛光机(6),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5)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抛光机(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正表面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阻尼限位板(17),所述阻尼限位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阻尼限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贯穿至底座(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抛光机(6),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设置有转盘(13),所述转盘(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5)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底板(4),所述抛光机(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7),所述框架(7)正表面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门框(8),所述框架(7)的两侧和后侧与门框(8)的正表面均镶嵌固定连接有钢化玻璃(9),所述框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的底部依次贯穿盖板(10)和抛光机(6)的顶部并延伸至框架(7)的内腔,所述连接管(1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全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