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30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包括:底座,装设于机床的工作台上,开设拉伸通道;定位锥套,开设有定位通道,下部插设于拉伸通道;支撑板,套设于定位锥套;上压盖,盖设于待加工齿轮的上表面;提升套,内接于上压盖;涨紧芯轴,开设有涨紧通道;拉杆依次穿过上压盖和涨紧通道并伸入定位通道,套设有若干碟簧;拉杆套筒,设置于拉伸通道内,上部伸入定位通道内侧并与拉杆连接,下端与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工装可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定位,并可实现二次压紧和二次定位,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工件出现松动,定位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准、便于工人装夹、提高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
本技术属于齿轮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
技术介绍
齿轮加工,是利用机械的方法获得齿轮特定结构和精度的工艺过程。齿轮是汽车运动中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加工质量的优劣对汽车总成乃至整车的振动噪声以及可靠性等会带来直接影响,有时会成为制约产品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其中,圆柱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其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装置。例如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是通过装在箱体内的一对啮合齿轮的转动,动力从一轴传至另一轴,实现减速的。对于圆柱齿轮加工用夹具,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文献:如专利公开号:CN203471081U,公开了一种圆柱齿轮夹具,包括设有定位端板的芯轴,其特征在于在芯轴上滑动的套有胀套和压板,胀套的内、外壁设有交叉排列的环槽,在芯轴上通过螺纹设有压紧螺母,定位端板、胀套、压板、压紧螺母依次在轴向排列;在压紧螺母外还设有压套。具有装夹牢固、工件不易转动的优点,可提高加工质量。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夹具,对待加工工件的装夹,结构简单,通过胀套与压套配合进行定位,仅有一次装夹定位,定位精度一般,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所述工装可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定位,并可实现二次压紧和二次定位,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工件出现松动,定位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准、便于工人装夹、提高成品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包括:底座,可拆卸地装设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底座的拉伸通道,所述拉伸通道的下端口对应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对应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定位锥套,竖直设置,所述定位锥套内侧开设有贯穿定位锥套并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锥套的上部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定位锥套的下部插设于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支撑板,形状为环形,所述支撑板水平装设于底座上端面,所述支撑板套设于定位锥套,待加工齿轮水平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待加工齿轮中部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锥套上部插入待加工齿轮的定位孔,形成对待加工齿轮在支撑板上的初步粗定位;上压盖,盖设于所述待加工齿轮的上表面,形状为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提升套,形状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所述提升套的开口端内接于上压盖的上端口内壁,所述提升套的封闭端开设有一卡接口;涨紧芯轴,竖直设置,所述涨紧芯轴内侧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涨紧通道,涨紧芯轴的上部由卡接口伸入提升套内侧,位于提升套外侧的涨紧通道内壁与伸入定位孔内侧的定位锥套的外壁相配合,形成对待加工齿轮的二次定位、找正;拉杆,竖直设置,所述拉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压盖的上端口和涨紧通道并伸入定位锥套的定位通道内侧下部,位于涨紧芯轴上端面与上压盖上端口内壁之间的拉杆上沿拉杆轴向层叠套设有若干碟簧,形成涨紧芯轴与上压盖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伸出至上压盖上方并与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拉杆套筒,竖直设置于底座的拉伸通道内,所述拉杆套筒的上部由定位通道的下端口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并与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套筒的下端与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位于拉伸通道内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大于位于拉伸通道外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形成定位通道的二级阶梯状结构;位于拉伸通道外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与拉杆外径相对应;位于拉伸通道内侧的定位通道内壁沿定位通道内周向开设有一坡面环槽,所述坡面环槽截面为倒置的梯形;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外壁沿拉杆周向开设有一卡接环槽;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套筒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沿拉杆套筒径向开设有一容置槽,两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分别开设卡接口;每个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拉块,所述拉块一端设置有与定位通道的坡面环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拉块另一端设置有与拉杆的卡接环槽相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由卡接口伸出至容置槽底面外侧并与拉杆的卡接环槽卡接;所述拉块通过弹簧与容置槽的侧壁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拉伸通道的上端口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一装配槽,形成拉伸通道的阶梯状结构,所述定位锥套下部由拉伸通道的上端口插入拉伸通道的装配槽,定位锥套的下端面卡接于拉伸通道的装配槽底面;所述定位锥套的外壁中部沿定位锥套周向凸设有一装配环,所述定位锥套通过该装配环与位于拉伸通道外侧的底座上表面可拆卸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待加工齿轮的定位孔包括沿待加工齿轮轴向依次排布的一级定位孔和二级定位孔,一级定位孔的内径小于二级定位孔内径,形成二级阶梯结构;所述一级定位孔套设于定位锥套上部;所述涨紧芯轴的涨紧通道插入二级定位孔并套设于定位锥套上部外壁;所述一级定位孔的内壁与定位锥套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套的上部的外壁为锥面,所述涨紧芯轴的涨紧通道内壁为与定位锥套的上部的外壁相配合的锥面。进一步地,所述上压盖形状为倒置的碗体结构,所述上压盖的上端面中部开设与拉杆相配合侧插口,所述上压盖的下端口盖设于待加工齿轮的上表面,上压盖与支撑板配合形成对待加工齿轮的装夹。进一步地,位于上压盖上方的拉杆外壁沿拉杆外周向凸设有一环形装配凸起,所述拉杆通过该装配凸起与上压盖的上端面可拆卸装配。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装配凸起通过一环形衬套与上压盖的上端面可拆卸装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一与拉伸通道连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插设有一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伸入拉伸通道内侧端抵靠于拉杆套筒外壁,形成对拉杆套筒旋转的限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自动定位:涨紧芯轴外径与待加工齿轮的定位孔的内壁可实现贴合(贴合度大于85%),消除普通定位销定位方式存在的间隙,实现自动定心,有利于减小齿加工径向跳动;由于采用涨紧芯轴方式,理论定位是靠定位锥套定位,且定位锥套处于固定状态,故使工件重复定位精度高。实现二次压紧,防止加工松动:通过机床顶部油缸带动拉杆及连接于拉杆上的上压盖向下移动,对待加工齿轮形成第一次压紧;通过机床底部油缸、拉杆套筒、拉块以及定位锥套的配合,可带动拉杆以及与拉杆连接的上压盖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上压盖实现对待加工齿轮形成第二次压紧;二次压紧的设计,可有效形成对待加工齿轮实现压紧力保护作用,保证装夹的稳定性,防止松动。二次定心,使定位更精准:定位锥套的设计,可实现对待加工齿轮的初步定位,涨紧芯轴、碟簧与定位锥套的配合,可实现对待加工齿轮的二次定位,从而实现精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中待加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可拆卸地装设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底座的拉伸通道,所述拉伸通道的下端口对应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对应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n定位锥套,竖直设置,所述定位锥套内侧开设有贯穿定位锥套并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锥套的上部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定位锥套的下部插设于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n支撑板,形状为环形,所述支撑板水平装设于底座上端面,所述支撑板套设于定位锥套,待加工齿轮水平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待加工齿轮中部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锥套上部插入待加工齿轮的定位孔,形成对待加工齿轮在支撑板上的初步粗定位;/n上压盖,盖设于所述待加工齿轮的上表面,形状为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n提升套,形状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所述提升套的开口端内接于上压盖的上端口内壁,所述提升套的封闭端开设有一卡接口;/n涨紧芯轴,竖直设置,所述涨紧芯轴内侧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涨紧通道,涨紧芯轴的上部由卡接口伸入提升套内侧,位于提升套外侧的涨紧通道内壁与伸入定位孔内侧的定位锥套的外壁相配合,形成对待加工齿轮的二次定位、找正;/n拉杆,竖直设置,所述拉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压盖的上端口和涨紧通道并伸入定位锥套的定位通道内侧下部,位于涨紧芯轴上端面与上压盖上端口内壁之间的拉杆上沿拉杆轴向层叠套设有若干碟簧,形成涨紧芯轴与上压盖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伸出至上压盖上方并与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n拉杆套筒,竖直设置于底座的拉伸通道内,所述拉杆套筒的上部由定位通道的下端口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并与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套筒的下端与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可拆卸地装设于机床的工作台上,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底座的拉伸通道,所述拉伸通道的下端口对应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对应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
定位锥套,竖直设置,所述定位锥套内侧开设有贯穿定位锥套并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锥套的上部位于底座上方,所述定位锥套的下部插设于所述拉伸通道的上端口;
支撑板,形状为环形,所述支撑板水平装设于底座上端面,所述支撑板套设于定位锥套,待加工齿轮水平设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待加工齿轮中部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锥套上部插入待加工齿轮的定位孔,形成对待加工齿轮在支撑板上的初步粗定位;
上压盖,盖设于所述待加工齿轮的上表面,形状为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
提升套,形状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且与拉伸通道同轴的管体,所述提升套的开口端内接于上压盖的上端口内壁,所述提升套的封闭端开设有一卡接口;
涨紧芯轴,竖直设置,所述涨紧芯轴内侧开设有与拉伸通道同轴的涨紧通道,涨紧芯轴的上部由卡接口伸入提升套内侧,位于提升套外侧的涨紧通道内壁与伸入定位孔内侧的定位锥套的外壁相配合,形成对待加工齿轮的二次定位、找正;
拉杆,竖直设置,所述拉杆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压盖的上端口和涨紧通道并伸入定位锥套的定位通道内侧下部,位于涨紧芯轴上端面与上压盖上端口内壁之间的拉杆上沿拉杆轴向层叠套设有若干碟簧,形成涨紧芯轴与上压盖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拉杆的上端伸出至上压盖上方并与机床顶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
拉杆套筒,竖直设置于底座的拉伸通道内,所述拉杆套筒的上部由定位通道的下端口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并与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连接,所述拉杆套筒的下端与机床底部油缸的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压紧技术的齿轮加工用定位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拉伸通道内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大于位于拉伸通道外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形成定位通道的二级阶梯状结构;
位于拉伸通道外侧的定位通道的内径与拉杆外径相对应;
位于拉伸通道内侧的定位通道内壁沿定位通道内周向开设有一坡面环槽,所述坡面环槽截面为倒置的梯形;
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外壁沿拉杆周向开设有一卡接环槽;
伸入定位通道内侧下部的拉杆套筒相对两侧壁外表面分别沿拉杆套筒径向开设有一容置槽,两所述容置槽的底面分别开设卡接口;
每个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拉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小龙王盼余浩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昌星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