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26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顶部沿外壳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滑槽,外壳顶部位于第一滑槽一端沿第一滑槽对称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自由端设置滑动杆,固定柱位于滑动杆的一端且与滑动杆转动连接,滑动杆上位于固定柱一侧设置第二滑槽,外壳内侧底部中心处竖直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顶部输出端水平设置旋转盘,旋转盘顶部沿旋转盘直径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外侧套装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盘驱动可快速对圆形零件进行定位夹装,提高工作效率,伸缩杆可对钻头座进行调整,实现了针对零件不同位置的打孔加工,使用范围广,隔板可将加工废屑进行收集,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孔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打孔是指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的操作,在机加工行业中打孔所使用到的装置一般为钻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在使用时需要对加工零件进行固定,防止在打孔作业时发生危险,目前在大批量零部件加工时经需要操作人员将所需加工的零部件进行固定,在然后对准需要加工的位置进行打孔作业,完成后需要将零件移除,然后再次夹装新零件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下,尤其在对一些圆形工件进行加工时,出现偏差则会造成零件报废,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尤其适合针对圆形零件进行打孔加工作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外壳顶部沿所述外壳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滑槽,所述外壳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一端沿所述第一滑槽对称设置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自由端设置滑动杆,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且与所述滑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上位于所述固定柱一侧设置第二滑槽,所述外壳内侧底部中心处竖直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部输出端水平设置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顶部沿所述旋转盘直径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外侧套装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杆自由端顶部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并置于所述外壳外侧上部,所述第二连接柱顶部自由端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两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三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滑动设置,所述外壳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一端沿所述外壳中部对称设置立板,所述立板一组相对侧壁上部设置第三滑槽且所述立板顶部设置齿条,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水平设置横梁,所述立板与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横梁顶部位于所述齿条一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位于所述齿条上方设置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横梁底部中心处设置第四滑槽,所述横梁底部通过所述第四滑槽滑动连接钻头座,所述横梁内部位于所述第四滑槽上方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横梁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输出端与所述钻头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外侧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一端沿所述外壳中部对称设置挡条,所述挡条与所述第一滑槽长边垂直设置,两个所述挡条之间设置辊轮,所述外壳顶部位于所述辊轮下方设置隔板。如此设置,可对横梁位置进行调节。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自由端固设置推块,一所述立板侧壁上设置控制器,所述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如此设置,便于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滑动杆与固定杆配合,通过旋转盘驱动可快速对圆形零件进行定位夹装,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在横梁上设置齿轮与齿条配合实现了衡量移动,伸缩杆可对钻头座进行调整,实现了针对零件不同位置的打孔加工,使用范围广。3、本技术通过设置辊轮便于零件的输送,隔板可将加工废屑进行收集,便于清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的外壳内部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的横梁俯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壳;2、第一电机;3、旋转盘;4、第一连接柱;5、连杆;6、第二连接柱;7、固定杆;8、第三连接柱;9、固定柱;10、滑动杆;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推块;14、挡条;15、立板;16、横梁;17、钻头座;18、辊轮;19、隔板;20、第三滑槽;21、齿条;22、齿轮;23、第二电机;24、控制器;25、第四滑槽;26、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1顶部沿外壳1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滑槽11,外壳1顶部位于第一滑槽11一端沿第一滑槽11对称设置固定柱9,固定柱9自由端设置滑动杆10,固定柱9位于滑动杆10的一端且与滑动杆10转动连接,滑动杆10上位于固定柱9一侧设置第二滑槽12,外壳1内侧底部中心处竖直设置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顶部输出端水平设置旋转盘3,旋转盘3顶部沿旋转盘3直径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柱4,第一连接柱4外侧套装连杆5,连杆5与第一连接柱4转动连接,连杆5自由端顶部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柱6,第二连接柱6自由端穿过第一滑槽11并置于外壳1外侧上部,第二连接柱6顶部自由端设置固定杆7,固定杆7顶部两侧与第二连接柱6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柱8,第三连接柱8位于第二滑槽12内且滑动设置,外壳1顶部位于第一滑槽11一端沿外壳1中部对称设置立板15,立板15一组相对侧壁上部设置第三滑槽20且立板15顶部设置齿条21,两个立板15之间水平设置横梁16,立板15与横梁16通过第三滑槽20滑动连接,横梁16顶部位于齿条21一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输出位于齿条21上方设置齿轮22,齿轮22与齿条21相啮合,横梁16底部中心处设置第四滑槽25,横梁16底部通过第四滑槽25滑动连接钻头座17,横梁16内部位于第四滑槽25上方设置伸缩杆26,伸缩杆26一端与横梁16内侧壁固定连接,伸缩杆26输出端与钻头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沿所述外壳(1)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滑槽(11),所述外壳(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一端沿所述第一滑槽(11)对称设置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自由端设置滑动杆(10),所述固定柱(9)位于所述滑动杆(10)的一端且与所述滑动杆(10)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0)上位于所述固定柱(9)一侧设置第二滑槽(12),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中心处竖直设置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顶部输出端水平设置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顶部沿所述旋转盘(3)直径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柱(4),所述第一连接柱(4)外侧套装连杆(5),所述连杆(5)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自由端顶部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柱(6),所述第二连接柱(6)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1)并置于所述外壳(1)外侧上部,所述第二连接柱(6)顶部自由端设置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顶部两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6)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柱(8),所述第三连接柱(8)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2)内且滑动设置,所述外壳(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一端沿所述外壳(1)中部对称设置立板(15),所述立板(15)一组相对侧壁上部设置第三滑槽(20)且所述立板(15)顶部设置齿条(21),两个所述立板(15)之间水平设置横梁(16),所述立板(15)与所述横梁(16)通过所述第三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横梁(16)顶部位于所述齿条(21)一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输出位于所述齿条(21)上方设置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所述齿条(21)相啮合,所述横梁(16)底部中心处设置第四滑槽(25),所述横梁(16)底部通过所述第四滑槽(25)滑动连接钻头座(17),所述横梁(16)内部位于所述第四滑槽(25)上方设置伸缩杆(26),所述伸缩杆(26)一端与所述横梁(16)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6)输出端与所述钻头座(17)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定位的打孔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沿所述外壳(1)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滑槽(11),所述外壳(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一端沿所述第一滑槽(11)对称设置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自由端设置滑动杆(10),所述固定柱(9)位于所述滑动杆(10)的一端且与所述滑动杆(10)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10)上位于所述固定柱(9)一侧设置第二滑槽(12),所述外壳(1)内侧底部中心处竖直设置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顶部输出端水平设置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顶部沿所述旋转盘(3)直径对称设置第一连接柱(4),所述第一连接柱(4)外侧套装连杆(5),所述连杆(5)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转动连接,所述连杆(5)自由端顶部竖直设置第二连接柱(6),所述第二连接柱(6)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1)并置于所述外壳(1)外侧上部,所述第二连接柱(6)顶部自由端设置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顶部两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柱(6)对称设置第三连接柱(8),所述第三连接柱(8)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2)内且滑动设置,所述外壳(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一端沿所述外壳(1)中部对称设置立板(15),所述立板(15)一组相对侧壁上部设置第三滑槽(20)且所述立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银城
申请(专利权)人:莱贝德天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