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及升降桌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19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及升降桌,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对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对应电力载波波形的PLC CCO终端;用于从电力线获取电力载波波形的耦合电路;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力载波波形并解析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的PLC STA终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方式对电机控制,避免了信号的干扰,而且连接简单;通过一个PLC CCO终端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及升降桌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及升降桌。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线性推杆驱动控制器,被广泛使用在家电产品、医疗产品等领域。目前现有设备产品技术,如需进行小型物联网通讯连接方式,都是用于无线通讯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如Wifi、蓝牙、RF、等等…,当多重无线装置同时启动时,有可能造成讯号异常及通讯强弱的可能性,使的产品稳定及产品操作性功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及升降桌。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对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对应电力载波波形的PLCCCO终端;用于从电力线获取电力载波波形的耦合电路;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力载波波形并解析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的PLCSTA终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工作。优选的,不同的控制指令对应不同的电力载波波形,所述PLCCCO终端根据控制指令匹配对应的电力载波波形并输出。优选的,所述耦合电路包括一侧连接电力线,另一侧连接PLCSTA终端的耦合器T1。优选的,所述耦合电路还包括一端连接耦合器,另一端连接电力线的滤波电容C1。优选的,所述PLCCCO终端的输入端通过隔离器与电力线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离器包括电容C2、C3、电感L1、L2以及电阻R1,所述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力线的火线L及零线N,所述电感L1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1,所述电感L2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力线的火线L及零线N,所述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优选的,所述隔离器还包括电容C4、C5、C6以及电感L3、L4,所述电容C4一端连接火线L,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电容C5一端连接零线N,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电感L3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容C6,所述电感L4串联在电力线的零线N且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容C6。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发生模块。优选的,还包括与控制器通讯连接的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智能终端。一种升降桌,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采用电力载波通讯的方式对电机控制,避免了信号的干扰,而且连接简单;2.通过一个PLCCCO终端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机工作,提高工作效率;3.耦合电路中通过滤波电容对信号进行滤波,避免信号干扰;4.PLCCCO终端的输入端通过隔离器与电力线连接,避免信号干扰;5.通过智能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实现远程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耦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PLCCCO终端与PLCSTA终端的组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断路器的电路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信号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对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1;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对应电力载波波形的PLCCCO终端2;用于从电力线获取电力载波波形的耦合电路3;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力载波波形并解析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的PLCSTA终端4,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5工作。目前通讯技术趋势,都以无线通讯为主,因设计结构造成无线通讯屏蔽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无线通讯信号异常,可由此电力载波技术进行解决信号异常影响传输问题,提高系统部署、运维效率,可应用于家庭控制应用、工业控制应用、等等领域。不同的控制指令对应不同的电力载波波形,PLCCCO终端根据控制指令匹配对应的电力载波波形并输出。控制指令包括控制电机上升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机下降的控制指令等,不同的控制指令对应不同的电力载波波形,根据实际控制需要选择对应的电力载波波形。如图2所示,耦合电路3包括一侧连接电力线,另一侧连接PLCSTA终端的耦合器T1,还包括一端连接耦合器,另一端连接电力线的滤波电容C1,还包括连接在耦合器输出端的二极管D1、D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耦合的方式从电力线上获取电力载波波形,不需要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与电力线连接,连接上更加安全,不需要对原有电力线进行改造。耦合电路中包括滤波电容C1,可以滤除干扰信号,解决通讯噪声异常问题。PLCCCO终端与PLCSTA终端的组网结构如图3所示,当需要对多个电机同时进行控制时,则每个电机都需要一个对应的PLCSTA终端,各PLCSTA终端均与电力线连接,从而实现了通过一个PLCCCO终端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机工作。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PLCSTA终端2的输入端通过隔离器6与电力线连接。未避免电力线输入时所带来的信号干扰,通过隔离器将信号滤除。如图5所示,隔离器6包括电容C2、C3、C4、C5、C6、电感L1、L2、L3、L4以及电阻R1,所述电容C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力线的火线L及零线N,所述电感L1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1,所述电感L2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2,另一端连接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力线的火线L及零线N,所述电容C3与电阻R1并联。所述电容C4一端连接火线L,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电容C5一端连接零线N,另一端连接公共地,所述电感L3串联在电力线的火线L且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容C6,所述电感L4串联在电力线的零线N且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连接电容C6。电容C2、C3、C4、C5、C6、电感L1、L2、L3、L4以及电阻R1组成多路LC滤波电路及RC滤波电路,对外部电力载波信号进行滤除。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1连接的用于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发生模块7。信号发生模块可以通过按键、触摸、3D手势、语音等方式实现。例如点击屏幕以选择操作对象;通过手势实现非接触式操控对象;语音麦克输入。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对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n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对应电力载波波形的PLC CCO终端;/n用于从电力线获取电力载波波形的耦合电路;/n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力载波波形并解析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的PLC STA终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对应控制指令的控制器;
用于根据控制指令通过电力线输出对应电力载波波形的PLCCCO终端;
用于从电力线获取电力载波波形的耦合电路;
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电力载波波形并解析得到第二控制信号的PLCSTA终端,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控制指令对应不同的电力载波波形,所述PLCCCO终端根据控制指令匹配对应的电力载波波形并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路包括一侧连接电力线,另一侧连接PLCSTA终端的耦合器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路还包括一端连接耦合器,另一端连接电力线的滤波电容C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CCO终端的输入端通过隔离器与电力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电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包括电容C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赖春成许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