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农业中农膜使用量巨大,但传统聚乙烯(PE)农膜厚度较低,不利于回收,残余农膜会对土壤等环境产生污染,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全球塑料可循环利用经济热潮中,中国对农膜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近期颁布实施的《农业薄膜管理办法》就强调PE农膜回收,鼓励使用全生物降解农膜。在衡量生物降解地膜性能的众多指标中,生物降解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针对这个测试,生物降解地膜国标GB/T35795接受工业堆肥下分解能力测试方法GB/T19277.1等和土壤中生物分解能力测试方法GB/T22047(基于ISO17556:2003),但仲裁要求的是按照GB/T19277.1进行,这个测试方法设定的是58±2℃的工业堆肥条件,明显与地膜使用的户外温度条件不符合。即便是土壤中生物分解能力测试方法GB/T22047,基于的ISO标准也已经是失效的版本。因此,目前缺少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装置、恒温培养箱(4)、堆肥容器(8)、干扰组分吸收系统及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n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堆肥容器(8)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对堆肥容器(8)中生物降解地膜进行曝气;/n所述堆肥容器(8)用于试验时装填生物降解地膜和测试土壤的混合物(7),并作为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的容器;/n所述堆肥容器(8)还通过管路连接干扰组分吸收系统与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所述干扰组分吸收系统用于吸收堆肥容器(8)排气中氨、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以及水;/n所述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用于吸收堆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装置、恒温培养箱(4)、堆肥容器(8)、干扰组分吸收系统及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
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堆肥容器(8)连接,所述供气装置用于对堆肥容器(8)中生物降解地膜进行曝气;
所述堆肥容器(8)用于试验时装填生物降解地膜和测试土壤的混合物(7),并作为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的容器;
所述堆肥容器(8)还通过管路连接干扰组分吸收系统与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所述干扰组分吸收系统用于吸收堆肥容器(8)排气中氨、硫化氢、挥发性有机酸以及水;
所述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用于吸收堆肥容器(8)排气中二氧化碳,所述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还能够计算出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
所述堆肥容器(8)放置在恒温培养箱(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以及控制流量计(3),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通过管路与控制流量计(3)连接,所述控制流量计(3)通过管路连接堆肥容器(8);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设置气体入口(a),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用于接收空气,并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控制流量计(3)用于对气体的量进行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流量计(3)与堆肥容器(8)之间还连接有加湿器(6),所述控制流量计(3)通过管路连接加湿器(6),所述加湿器(6)通过管路连接堆肥容器(8),所述加湿器(6)内装填有水(5),与控制流量计(3)连接的管路伸入到加湿器(6)内的水(5)液面以下,与堆肥容器(8)连接的管路位于加湿器(6)内的水(5)液面以上,所述加湿器(6)也位于恒温培养箱(4)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组分吸收系统包括氨吸收装置(10)、第一除湿装置(12)、第二除湿装置(13),所述堆肥容器(8)通过管路连接氨吸收装置(10),所述氨吸收装置(10)通过管路连接第一除湿装置(12),所述第一除湿装置(12)通过管路连接第二除湿装置(13),所述第二除湿装置(13)通过管路连接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
所述氨吸收装置(10)中装填有硫酸(9),所述第一除湿装置(12)中装填有硅胶(11),所述第二除湿装置(13)中上层装填有硅胶(11),下层装填有无水氯化钙(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试生物降解地膜生物降解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装置(15)包括通过管路连接在二氧化碳吸收塔(17)及水吸收塔(18),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塔(17)通过管道与第二除湿装置(13)连接,所述水吸收塔(18)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吸收塔(17)连接,所述水吸收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艳,卢艳,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