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81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7
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无泄漏泵的动压悬浮转子、调速电机、外转子第一观测窗、第二观测窗、标识环、驱动悬浮转子旋转的磁传动部件以及测量部件。调速电机和磁传动部件驱动无泄漏泵的动压悬浮转子,替代无泄漏泵的电机定子及外接电源,使动压悬浮转子完全密封在转子室内;在转子室壁面上开设有第一观测窗和第二观测窗,通过观测窗和标识环测量动压悬浮转子在转子室内的运动状态。采用该装置可在维持无泄漏泵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动压悬浮转子运转性能试验,测量动压悬浮转子在泵内的运动状态,以及无泄漏泵的基本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得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并保证试验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属于无泄漏叶片泵机组的动压悬浮转子运转性能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叶片泵按照叶轮的支承结构主要可分为外接机械轴的形式,此外还有磁悬浮的形式。对有外接机械轴的叶片泵,由于采用了机械密封或其它轴封装置,泵内流体与泵外界环境不能完全隔离,不能有效防止泵内流体与外界的接触,而且由于机械密封需要适量的流体润滑,所以原理上做不到泵的无泄漏;对使用磁悬浮的叶片泵,虽然可解决流体渗漏、泵内流体与外界接触的问题,但实现磁悬浮功能的控制系统复杂,而当叶片泵本身尺寸较小时,控制元器件难以布置,且容易导致复杂的结构与臃肿的体积。为此,已有专利技术专利ZL200710062857.6与ZL200910084273.8采用了流体动压悬浮转子的结构,可解决机械支撑的泄漏与磁悬浮支撑的结构复杂问题。对于外接机械轴的叶片泵,通常可以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3216-20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2级和3级”进行检测并评价泵的运转性能。但对于采用动压悬浮转子的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该无泄漏泵包括泵出口(10)、泵进口(13)、叶轮(14)、泵体(16)、转子室(23)、泵转子第一部分(12)以及泵转子第二部分(15);其中:叶轮(14)分别与泵转子第一部分(12)和泵转子第二部分(15)固定联接构成无泄漏泵的动压悬浮转子;/n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调速电机(1)、外转子(6)、第一观测窗(11)、第二观测窗(24)、驱动悬浮转子旋转的磁传动部件以及测量部件;所述调速电机(1)的电机轴(2)通过传动机构与外转子(6)固定连接,外转子(6)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子室(23)的外侧;所述的第一观测窗(11)和第二观测窗(24)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该无泄漏泵包括泵出口(10)、泵进口(13)、叶轮(14)、泵体(16)、转子室(23)、泵转子第一部分(12)以及泵转子第二部分(15);其中:叶轮(14)分别与泵转子第一部分(12)和泵转子第二部分(15)固定联接构成无泄漏泵的动压悬浮转子;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调速电机(1)、外转子(6)、第一观测窗(11)、第二观测窗(24)、驱动悬浮转子旋转的磁传动部件以及测量部件;所述调速电机(1)的电机轴(2)通过传动机构与外转子(6)固定连接,外转子(6)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子室(23)的外侧;所述的第一观测窗(11)和第二观测窗(24)设置在转子室(23)上;在所述泵转子第二部分(15)的外侧表面设有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的底部设有标识环(26);所述第一观测窗(11)和第二观测窗(24)与标识环(26)位于泵转子第二部分(15)轴线的同一横断面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传动部件包括外转子永磁体(19)和泵转子永磁体(21);外转子永磁体(19)设置在外转子(6)的内侧,泵转子永磁体(21)设置在泵转子第二部分(15)的外侧,外转子永磁体(19)与泵转子永磁体(21)相对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转子永磁体19的内侧设有外转子永磁体挡圈(22),在泵转子永磁体(21)的外侧设有泵转子永磁体挡圈(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泄漏泵动压悬浮转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武宋雪漪王琳许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