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71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包括,混溶筒体,所述混溶筒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混溶筒体内部还包括混溶筒,所述电机输出端位于所述混溶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搅拌组件,所述混溶筒内部位于所述均匀搅拌组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节能干燥组件,所述混溶筒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药水添加组件,所述混溶筒外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药粉添加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药水的流失量,确保混溶比例的准确性,另外避免药粉无法及时溶解导致结块的现象,影响药品的混溶质量,最后避免药粉堆积导致槽管堵塞的现象,同时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工作电机,节能的同时还实现对电机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
技术介绍
混溶,就是几种物质混在一起,能相互融合的现象,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然而,现有的药品混溶装置存在缺陷:(1)现有的药品混溶装置在添加药水时,都是遵循先测量药水的体积再添加的过程,此过程,很容易造成药水的意外流失或者蒸发,器皿内壁残留的药水减小了药水的体积,因此影响药品的添加比例;(2)现有的药品混溶装置在添加药粉时,直接加入药粉,药粉与药水倘若来不及熔接混合,药粉则会出现溶解不全导致成团成块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包括,混溶筒体,所述混溶筒体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混溶筒体内部还包括混溶筒,所述电机输出端位于所述混溶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搅拌组件,所述混溶筒内部位于所述均匀搅拌组件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节能干燥组件,所述混溶筒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药水添加组件,所述混溶筒外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药粉添加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药水添加组件内部还包括药水筒,所述药水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定量药筒,所述定量药筒内部活动安装有调量杆,所述调量杆底端位于所述定量药筒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活塞,所述移动活塞一侧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顶端活动转接有堵盖,所述堵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进一步的,所述药水筒外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药水筒架,所述药水筒架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混溶筒的外壁,所述药水筒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混溶筒内部相通的导药管,所述药水筒底端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药水筒内部相通的溢水管,所述药水筒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用于固定所述调量杆的作用,所述药水筒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注药口。进一步的,所述药粉添加组件内部还包括药粉筒,所述药粉筒底端固定安装有导药槽,所述导药槽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均匀搅拌组件的上方,所述药粉筒外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药粉筒架,所述药粉筒架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混溶筒的外壁。进一步的,所述均匀搅拌组件内部还包括搅拌圆盘,所述搅拌圆盘上表面固定熔接有挡环,所述挡环顶端固定熔接有防溅罩,所述搅拌圆盘上表面中心固定开设有环槽,所述搅拌圆盘上表面固定开设有与所述环槽相通的分导槽,所述搅拌圆盘内部位于十个所述分导槽的另一端均固定开设有注孔,所述搅拌圆盘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杆,四个所述搅拌杆外壁均固定焊接有辅助叶片。进一步的,所述节能干燥组件内部还包括循环气管,所述循环气管固定缠绕在所述电机的外表面,所述循环气管两端均位于所述混溶筒内部顶端,所述混溶筒内壁顶端固定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固定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混溶筒内部位于所述导药管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挡板,所述防溅罩内部位于所述注孔上方固定开设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拉动调量杆,并根据调量杆表面的容积刻度确定调量杆的位置,此时定量药筒内部的空间为预先设定的添加体积,当加入的体积过多时,药水溢出到药水筒内部,并随之溢水管排出,随后拉动牵引绳,药水随之经过透水孔流入导药管内部,最后进入到混溶筒内部,此装置可以实现直接向混溶筒内部注入药水的工作,省去预先测量体积再添加的工作,从而可以避免药剂的意外流失或者蒸发,减少药水的流失量,确保混溶比例的准确性;(2)通过向药粉筒加注固体或者粉末状药物,经过导药槽的传导输送到搅拌圆盘上表面的环槽内部中,药物随之根据分导槽的斜度分别均匀的进入到注孔内部,最后投入混溶筒内部,辅助叶片用于将药水表面的药粉压入药水内,使两者充分快速的混溶,以上过程实现添加药粉时,可以均匀分散的添加到药水表面的效果,加快药粉药水的混溶速度和效果,从而避免药粉无法及时溶解导致结块的现象,影响药品的混溶质量;(3)电机工作,其输出端则会带动皮带传动,因此皮带另一端的排风扇随之旋转,产生气流,气流流过电机外表面并吸收电机产生的热能后,吹向防溅罩上表面,从而保证环槽、分导槽以及注孔表面的干燥,从而可以避免药粉粘在表面造成堵塞的现象,导致表面各个槽管的堵塞,同时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工作电机,节能的同时还实现对电机的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药水添加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均匀搅拌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均匀搅拌组件去除防溅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节能干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混溶筒体;11、混溶筒;12、挡板;2、电机箱;3、电机;4、药水添加组件;41、药水筒;42、药水筒架;43、导药管;44、定量药筒;45、调量杆;46、移动活塞;47、透水孔;48、堵盖;49、牵引绳;410、溢水管;411、固定夹具;412、注药口;5、药粉添加组件;51、药粉筒;52、导药槽;53、药粉筒架;6、节能干燥组件;61、循环气管;62、皮带;63、排风扇;7、均匀搅拌组件;71、搅拌圆盘;72、挡环;73、防溅罩;74、环槽;75、分导槽;76、注孔;77、搅拌杆;78、辅助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药水添加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均匀搅拌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均匀搅拌组件去除防溅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所示的节能干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包括,混溶筒体1,所述混溶筒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所述电机箱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混溶筒体1内部还包括混溶筒11,所述电机3输出端位于所述混溶筒11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搅拌组件7,所述混溶筒11内部位于所述均匀搅拌组件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节能干燥组件6,所述混溶筒11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药水添加组件4,所述混溶筒11外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药粉添加组件5。...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包括,混溶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溶筒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所述电机箱(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n所述混溶筒体(1)内部还包括混溶筒(11),所述电机(3)输出端位于所述混溶筒(11)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搅拌组件(7),所述混溶筒(11)内部位于所述均匀搅拌组件(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节能干燥组件(6),所述混溶筒(11)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药水添加组件(4),所述混溶筒(11)外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药粉添加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包括,混溶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溶筒体(1)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所述电机箱(2)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3);
所述混溶筒体(1)内部还包括混溶筒(11),所述电机(3)输出端位于所述混溶筒(11)内部固定安装有均匀搅拌组件(7),所述混溶筒(11)内部位于所述均匀搅拌组件(7)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节能干燥组件(6),所述混溶筒(11)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药水添加组件(4),所述混溶筒(11)外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药粉添加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水添加组件(4)内部还包括药水筒(41),所述药水筒(41)内部固定安装有定量药筒(44),所述定量药筒(44)内部活动安装有调量杆(45),所述调量杆(45)底端位于所述定量药筒(44)内部固定安装有移动活塞(46),所述移动活塞(46)一侧内部固定开设有透水孔(47),所述透水孔(47)顶端活动转接有堵盖(48),所述堵盖(4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绳(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药学用药品混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水筒(41)外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药水筒架(42),所述药水筒架(42)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所述混溶筒(11)的外壁,所述药水筒(41)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混溶筒(11)内部相通的导药管(43),所述药水筒(41)底端侧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药水筒(41)内部相通的溢水管(410),所述药水筒(41)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夹具(411),所述固定夹具(411)用于固定所述调量杆(45)的作用,所述药水筒(41)顶端一侧固定开设有注药口(4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维礼云明泉任忠学
申请(专利权)人:习水县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