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包括两级除雾器和三层反冲洗系统,两级除雾器为折叠式两级微孔过滤主体,在第一级过滤主体的上、下各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第二级过滤主体的下部也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三层反冲洗系统中的每层反冲洗系统均具有多个向外喷射水的喷嘴,烟气穿过三层反冲洗系统,再连续经两级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滤芯端盖密封与第一级过滤主体的连接采用热熔粘接,第二级过滤主体的周围包覆有保护壳体;反冲洗系统的液体是通过供应管线以及与供应管线连通的混合罐和酸洗液储存器提供;混合罐经由新鲜液体供应导管连接至新鲜液体储存器,然后通过液泵从混合罐泵送到供应管线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脱硫塔内的除雾器结构除雾效率低,分离精度低,且冲淋设备中含有大量的酸洗液,该酸洗液容易形成雾气散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用于以连续方式对脱硫塔内的雾气进行去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除雾器和三层反冲洗系统,两级除雾器为折叠式两级微孔过滤主体,在第一级过滤主体的上、下各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第二级过滤主体的下部也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三层反冲洗系统中的每层反冲洗系统均具有多个向外喷射水的喷嘴,烟气穿过三层反冲洗系统,再连续经两级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后,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3,滤芯端盖密封与第一级过滤主体的连接采用热熔粘接,第二级过滤主体的周围包覆有保护壳体;反冲洗系统的液体是通过供应管线以及与供应管线连通的混合罐和酸洗液储存器提供;混合罐经由新鲜液体供应导管连接至新鲜液体储存器,然后通过液泵从混合罐泵送到供应管线中;最上层的反冲洗系统的上方设有罩,气体导管连接至罩,并且用于从罩的下方和内部收集气体,气体的收集是通过在气泵的作用下抽吸气体来完成的。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设置在罩上方,过滤装置用于从气体中去除酸洗液,并且通过烟囱释放到大气,供给管道将气体管道与过滤装置的入口连接,以向其中提供气体以进行过滤。进一步地,过滤装置是两级过滤过程,其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气体顺序地在气泵的泵送下通过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经出口和出口导管被烟囱排出。进一步地,第一过滤器包括塔架壳体,塔架壳体具有管状的圆柱形形状,塔架壳体的上下两端均被端盖封闭。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器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以连续方式对脱硫塔内的雾气进行去除的除雾器100。包括两级除雾器116和3层反冲洗系统104。两级除雾器116为折叠式两级微孔过滤主体,第一级过滤主体112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热喷纤维膜为过滤介质,第二级过滤主体114采用尼龙(Nylonb)聚四氟乙烯(PTEE)微孔滤膜等为过滤介质,在第一级过滤主体112的上、下各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104。反冲洗系统的清洗水的喷淋将带走第一级过滤主体112顺流面和逆流面上的固体颗粒。烟气经过第一级过滤主体后,进入第二级过滤主体114。第二级过滤主体114的下部也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烟气穿过第二级过滤主体114,经洗涤和净化的烟气达标排放。该除雾器分离了烟气中夹带的雾滴,降低了对下游设备的腐蚀、减少结垢和降低吸收剂及水的损耗。两级除雾器116能实现脱硫尾气的高精度高效除雾,其过滤精度范围可从0.1μm至60μm。3层反冲洗系统104中的每层反冲洗系统104均具有多个向外喷射水的喷嘴108,向外喷射的水108的喷射压力为5.6~0.9MPa,烟气穿过3层反冲洗系统104后,再连续经两级微孔除雾过滤主体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后,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3。滤芯端盖密封102与第一级过滤主体112的连接采用热熔粘接。第二级过滤主体114的周围包覆有保护壳体10。3层反冲洗系统104依次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整个反冲洗系统104的液体是通过供应管线110以及与供应管线110连通的混合罐150和酸洗液储存器154;混合罐150经由新鲜液体供应导管156连接至新鲜液体储存器154,并连接至水源(未示出)。适量的水和新鲜酸洗液的混合在混合罐150内混合以产生反冲洗水,然后通过液泵158从混合罐150泵送到供应管线110中。最上层的反冲洗系统104的上方设有罩120,气体导管122连接至罩120,并且用于从罩120的下方和内部收集气体,气体的收集是通过在气泵126的作用下抽吸气体来完成的。通过气体导管122抽吸的气体具有较高的酸洗液含量,可能会腐蚀与其接触的机械设备,因此,将从抽吸的气体中去除尽可能多的酸洗液,使得其可以再循环和再利用。因此,过滤装置128设置在罩120上方,过滤装置128有效地从气体中去除酸洗液,并且通过烟囱130释放到大气。供给管道132将气体管道122与过滤装置128的入口133连接,以向其中提供气体以进行过滤。过滤装置128是两级过滤过程,其包括第一过滤器134和第二过滤器136,气体顺序地在泵126的泵送下通过第一过滤器134和第二过滤器136,经出口137和出口导管139顺着箭头124的方向被烟囱130排出。传输管道13连接第一过滤器134的出口140和第二过滤器136的入口具有第二过滤器136的入口142。第一过滤器134主要用于去除或凝结仍处于液相并且作为雾滴分散在气体中的酸洗液。如此除去的酸洗液被收集在回收容器144中以进行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由第一过滤器134去除的液体通过第一排放通道146被提供至回收容器144。第二过滤器136主要用于将酸洗液的蒸气或气相成分吸收到水中,从而将它们从气体中除去。第一过滤器134和第二过滤器136通过管道138连通,第二过滤器136经由再循环通道157使来自在其中的液体连续地通过过滤器的顶部再循环,从第二过滤器136中排出的多余的水和酸洗液的混合物经由第二排出通道148被提供给再循环储存器144。图2为第一过滤器134的横截面图,第二过滤器内部也是类似结构,在此不赘述。在第一过滤器134包括塔架壳体402,塔架壳体402具有大体上管状的圆柱形形状,其在上下两端均被端盖403封闭。入口和出口133和140中的每一个均由直径为1英尺的PVC管道制成,每个管道均通过密封法兰404连接到塔架外壳402,第一过滤器134包围单个圆柱形的过滤器元件406,其沿着塔架壳体402的大致上部同心地延伸。过滤器元件406包括内部过滤部分410和上部集管部分412。上集管部分412在过滤器元件406的上封闭端414和顶端盖403之间延伸。过滤器元件406被限定在顶部凸缘416上。从而将使得过滤器元件406同心地悬挂在塔架壳体402内。内部排水管418从过滤器元件406的底部延伸到距塔架外壳402的底端盖403,内部排水管418将过滤部分410与未过滤部分408连接,使得在过滤器元件406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凝结的液体可以在塔架外壳402的底部排出并收集。因此它们可以通过第一排水通道146被移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用于以连续方式对脱硫塔内的雾气进行去/n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除雾器和三层反冲洗系统,两级除雾器为折叠式两级微孔过滤主体,在第一级过滤主体的上、下各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第二级过滤主体的下部也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三层反冲洗系统中的每层反冲洗系统均具有多个向外喷射水的喷嘴,烟气穿过三层反冲洗系统,再连续经两级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后,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脱硫塔内的除雾器,用于以连续方式对脱硫塔内的雾气进行去
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级除雾器和三层反冲洗系统,两级除雾器为折叠式两级微孔过滤主体,在第一级过滤主体的上、下各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第二级过滤主体的下部也布置一层反冲洗系统,三层反冲洗系统中的每层反冲洗系统均具有多个向外喷射水的喷嘴,烟气穿过三层反冲洗系统,再连续经两级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后,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3,滤芯密封端盖与第一级过滤主体的连接采用热熔粘接,第二级过滤主体的周围包覆有保护壳体;反冲洗系统的液体是通过供应管线以及与供应管线连通的混合罐和酸洗液储存器提供;混合罐经由供应导管连接至酸洗液储存器,然后通过液泵从混合罐泵送到供应管线中;最上层的反冲洗系统的上方设有罩,气体导管连接至罩,并且用于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健刘思玮李政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