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堆冷却剂循环泵,即核主泵,是关系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目前中国第三代核电技术中,冷却剂循环系统由反应堆和两条环路组成,布局紧凑,每条环路有一台蒸汽发生器和两台立式主泵,主泵倒置安装在蒸汽发生器底部,从而主管道省去了U形连接管,降低了管道系统阻力。但是这种设计导致核主泵至蒸汽发生器下腔室的连接部分较短,从而引起核主泵进口的来流为非均匀流动。非均匀来流流道截面速度分布不均匀,速度梯度过大,使得主泵叶轮叶片及泵轴受力不均匀,加剧振动磨损,同时还会使得泵工作效率降低;因此抑制非均匀来流,对于保障核主泵性能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用以使连接管内的流速分布趋于平稳。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一种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在连接管内设有导流板组件,导流板组件包括长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2)内设有导流板组件(3),导流板组件(3)包括长板(31)、短板(32)、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长板(31)和短板(32)均为长方形平板,设过连接管(2)管道轴线(21)的一个轴向切面为基准面(22),所述长板(31)和短板(32)均位于此基准面(22)上,且两者相对设置,分别固定在连接管(2)相对的两侧内壁上;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分别固定在基准面(22)两侧的连接管(2)管道内壁上,并相对基准面(22)呈镜像对称;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的外形都为由长方形平板扭转变形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管(2)内设有导流板组件(3),导流板组件(3)包括长板(31)、短板(32)、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长板(31)和短板(32)均为长方形平板,设过连接管(2)管道轴线(21)的一个轴向切面为基准面(22),所述长板(31)和短板(32)均位于此基准面(22)上,且两者相对设置,分别固定在连接管(2)相对的两侧内壁上;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分别固定在基准面(22)两侧的连接管(2)管道内壁上,并相对基准面(22)呈镜像对称;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的外形都为由长方形平板扭转变形而成,且扭转方向为:沿水流方向由长板(31)侧向短板(32)侧扭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板(31)、短板(32)、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位于连接管(2)管道出口侧的端面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板(33)和第二扭板(34)的扭转轴为管道轴线(21),前后两端之间的扭转角度为β,且有60°≤β≤1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主泵连接管道非均匀来流抑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角度β=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主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