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44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槽,所述安装块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所述安装块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滑动槽内部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板螺纹连接,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螺纹杆位于安装块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安装块侧壁胶合有透明罩,所述滑动板远离透明罩一侧的侧壁粘接有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由调节弹性带的松紧程度,避免长时间固定患者面部出现勒痕,同时可以控制患者口腔的开合,避免患者无意识的口腔开合对内窥镜检查过程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医学检查的一种常规手段,结合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借助内窥镜医生可观察到患者胃肠内部的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制定具体的医疗方案,而传统的内窥镜检查过程患者比较痛苦,因此出现了无痛内镜,将患者先进行麻醉,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再进行内窥镜检查,极大的减小了患者的痛苦,而在麻醉状态需要对患者进行供氧,使用到氧气罩。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氧气罩仅仅通过一根弹性带进行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调节,长时间固定会导致患者脸部出现勒痕,且在麻醉过程中患者没有意识,可能无法自主控制嘴部的张合,影响内窥镜检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槽,所述安装块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所述安装块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滑动槽内部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板螺纹连接,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螺纹杆位于安装块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转轮,所述安装块侧壁胶合有透明罩,所述滑动板远离透明罩一侧的侧壁粘接有颌板,所述透明罩贯穿固定连接有内镜管、氧气管,所述安装块侧壁设置有氧气罩固定装置。优选地,所述氧气罩固定装置包括空心的固定块和弹性带,所述固定块贯穿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弹性带一端与安装块远离固定块一侧的侧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条粘接,所述齿条位于固定块内部的一段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过盈配合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两端均与固定块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过盈配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过盈配合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固定块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固定块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二转轮。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升角小于所述螺纹杆与滑动板组成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优选地,所述安装块远离透明罩一侧的侧壁粘接有橡胶垫圈,所述颌板为医用PP材质。优选地,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所述蜗杆与蜗轮接触的摩擦角。优选地,所述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外壁均雕刻有防滑纹路。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第二转轮、转动轴、从动轴、蜗轮、蜗杆、齿轮、齿条,转动第二转轮即可调节弹性带的送紧程度,固定时将弹性带调节至可以牢固固定且不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太大压迫的状态,避免长时间固定在患者脸部产生勒痕;2、通过设置螺纹杆、第一转轮、滑动板、颌板,将氧气罩固定时,将颌板置于患者口腔中,在内窥镜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转轮控制患者嘴部的张开程度,避免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无法自主控制嘴部的张合,影响内窥镜检查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的B处剖面图。图中:1安装块、2滑动槽、3滑动板、4螺纹杆、5颌板、6第一转轮、7透明罩、8内镜管、9氧气管、10弹性带、11固定块、12齿条、13齿轮、14从动轴、15蜗轮、16蜗杆、17转动轴、18第二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安装块1,安装块1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槽2,安装块1通过滑动槽2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3,两个滑动板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滑动槽2的内部,安装块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位于滑动槽2内部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与对应的滑动板3螺纹连接,两个滑动板3分别位于螺纹杆4的两端,并与螺纹杆4不同旋向的螺纹螺纹连接,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螺纹杆4位于安装块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转轮6,安装块1侧壁胶合有透明罩7,滑动板3远离透明罩7一侧的侧壁粘接有颌板5,透明罩7贯穿固定连接有内镜管8、氧气管9,安装块1侧壁设置有氧气罩固定装置。氧气罩固定装置包括空心的固定块11和弹性带10,固定块11贯穿滑动连接有齿条12,弹性带10一端与安装块1远离固定块11一侧的侧壁粘接,另一端与齿条12粘接,齿条12位于固定块11内部的一段啮合有齿轮13,齿轮13过盈配合有从动轴14,从动轴14两端均与固定块11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从动轴14过盈配合有蜗轮15,蜗轮15啮合有蜗杆16,蜗杆16过盈配合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与固定块1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转动轴17位于固定块1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二转轮18。螺纹杆4的螺纹升角小于螺纹杆4与滑动板3组成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使得螺纹杆4与滑动板3之前的螺纹连接实现自锁,避免螺纹连接处出现晃动,影响内窥镜检查过程。安装块1远离透明罩7一侧的侧壁粘接有橡胶垫圈,颌板5为医用PP材质,橡胶垫圈使得安装块1与患者面部接触处更加舒适,避免长时间佩戴产生不适感,且起到一定密封作用,使得通入的氧气可以完全被患者吸入。蜗杆16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杆16与蜗轮15接触的摩擦角,使得蜗轮15与蜗杆16实现自锁,使得弹性带10的固定程度确定后,不会出现变动。第一转轮6、第二转轮18外壁均雕刻有防滑纹路,第一转轮6与第二转轮18外壁的防滑纹路防止在操作第一转轮6与第二转轮18时出现打滑的现象。本技术的氧气罩在使用时,将安装块1置于患者面部,两个颌板5置于患者口腔处,将弹性带10套于患者头部,转动第二转轮18,使得转动轴17转动,带动与转动轴17过盈配合的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15转动,从而使得与蜗轮15过盈配合的从动轴14转动,从动轴14带动与其过盈配合的齿轮13转动,使得与齿轮13啮合的齿条12运动,调节弹性带10的张紧程度,调节至弹性带10可以将安装块1牢固固定且不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太大压迫的状态即可,将安装块1固定后,将氧气通过氧气管9接入,转动第二转轮6,使得螺纹杆4转动,由于螺纹杆4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螺纹杆4转动使得两个滑动板3带动颌板5朝安装块1内壁方向运动,将患者口腔打开,再通过内镜管8插入内窥镜进行检查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槽(2),所述安装块(1)通过滑动槽(2)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3),所述安装块(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滑动槽(2)内部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板(3)螺纹连接,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螺纹杆(4)位于安装块(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转轮(6),所述安装块(1)侧壁胶合有透明罩(7),所述滑动板(3)远离透明罩(7)一侧的侧壁粘接有颌板(5),所述透明罩(7)贯穿固定连接有内镜管(8)、氧气管(9),所述安装块(1)侧壁设置有氧气罩固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安装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动槽(2),所述安装块(1)通过滑动槽(2)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板(3),所述安装块(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位于滑动槽(2)内部的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并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板(3)螺纹连接,其余部分为光滑结构,所述螺纹杆(4)位于安装块(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转轮(6),所述安装块(1)侧壁胶合有透明罩(7),所述滑动板(3)远离透明罩(7)一侧的侧壁粘接有颌板(5),所述透明罩(7)贯穿固定连接有内镜管(8)、氧气管(9),所述安装块(1)侧壁设置有氧气罩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痛内镜口腔支撑氧气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罩固定装置包括空心的固定块(11)和弹性带(10),所述固定块(11)贯穿滑动连接有齿条(12),所述弹性带(10)一端与安装块(1)远离固定块(11)一侧的侧壁粘接,另一端与所述齿条(12)粘接,所述齿条(12)位于固定块(11)内部的一段啮合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春妍张喆浩陈娜邱阳余爱玲徐成好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