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128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脂肪族环氧烷烃、环状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1‑0.4)。通过改变共聚反应条件,制备具有不同聚酯聚醚含量的聚碳酸酯,从而制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的聚碳酸酯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常见的石化工业副产物,资源丰富、价廉易得、稳定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化工C1合成原料,且CO2的过量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有效利用CO2从而减少排放在如今变得尤为重要。自从1969年Inoue等人第一次使用CO2和环氧丙烷(PO)共聚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APC)以来,CO2与环氧化物的共聚研究得到广泛关注。APC中柔性链段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而羰基的存在则增强了APC的刚性,并且酯基使得APC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因此APC可以应用在化学、生物、物理等各个领域。聚乙烯碳酸酯(PEC)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体内降解,常用作医用材料,如手术缝合线、药物释放载体等。聚丙烯碳酸酯(PPC)阻隔性能较好,能阻隔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分,可用作食品保鲜材料。薄膜材料等。APC的加入还可增强其它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可被用作增韧增强剂,环氧树脂中添加PPC,显著增强了树脂的强度和韧性。丁苯橡胶(SBR)中加入PPC进行共混,显著增强了橡胶的强度。与此同时,还可使用APC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聚氨酯材料。APC的制备方法主要光气法、酯交换法、环状碳酸酯开环聚合法和CO2/环氧化物共聚法。其中,CO2/环氧化物共聚法是固定化CO2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缓解石油能源的短缺问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工业化应用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多为二元共聚产物,虽然PEC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韧性较好,但是其拉伸强度以及热稳定性能较差;而对聚环己烯碳酸酯(PCHC)的研究发现PCHC的拉伸强度虽然较高,但是韧性较差,脆性较大,难以加工成型,这些都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具体如将聚合物基体与其它高分子材料、无机填料填充和共混来进行物理改性,开发出更多性能优异的聚碳酸酯的复合材料,但是该方法造成分散相的颗粒尺寸较大,使得其复合后的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容易发生两相分离。另一方面通过封端、交联和引入第三单体等化学改性方法,也可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其中引入第三单体,采用三元共聚,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有效弥补二元共聚产物性能上的不足,提高聚合物的性能。综上所述,APC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调控聚碳酸酯中聚酯聚醚的含量,制备具有耐拉伸性能的聚碳酸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共聚反应条件,制备具有不同聚酯聚醚含量的聚碳酸酯,从而制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的聚碳酸酯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脂肪族环氧烷烃、环状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1-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1、1:0.15、1:0.2、1:0.25、1:0.3、1:0.35、1:0.4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2-0.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肪族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戊烷、环氧己烷和环氧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肪族环氧烷烃为环氧乙烷(EO)。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环状环氧烷烃选自氧化环戊烯、氧化环己烯和氧化环辛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环状环氧烷烃为氧化环己烯(CHO)。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包括RL3、ZnEt2和甘油,其中R为稀土金属,L为配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RL3、ZnEt2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15-25):(5-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RL3、ZnEt2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2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R选自Y、Nd、La、Sm、Gd、Dy和Ho中的一种或多种,L选自CF3COOH、CCl3COOH、CH2ClCOOH、CHCl2COOH和C6H5COOH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RL3选自Y(CCl3COO)3、Nd(CH2ClCOO)3、Nd(CHCl2COO)3以及Y(C6H5COO)3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共聚反应的温度为50-100℃,优选为60-8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共聚反应的压力为2.0-5.0MPa,优选为3.0-4.0MPa。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共聚反应的时间为6-15h,优选为8-12h。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聚碳酸酯,所述聚碳酸酯中碳酸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5-9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聚碳酸酯的聚酯聚醚含量使用核磁共振仪(NMR)进行测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将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先使用二氯甲烷溶解,再使用无水甲醇沉淀,6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取少量干燥后的聚碳酸酯样品,优选5mg~10mg,将样品使用氘代氯仿溶解后,使用NMR测定PECHC的氢谱图(1HNMR),用于结构组成的计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的三元共聚碳酸酯的聚酯聚醚含量根据NMR中聚碳酸酯各个单元结构的积分面积进行计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总的碳酸酯含量=[(2A(4.63-4.65)+A(4.37-4.38)+A4.29)/(2A(4.63-4.65)+A(4.37-4.38)+A4.29+2A(3.30-3.40)+A(3.72-3.75)+A(3.63-3.65))]×100%。总的聚醚含量=[(2A(3.30-3.40)+A(3.72-3.75)+A(3.63-3.65))/(2A(4.63-4.65)+A(4.37-4.38)+A4.29+2A(3.30-3.40)+A(3.72-3.75)+A(3.63-3.65))]×100%。CHO酯含量=[2A(4.63-4.65)/(2A(4.63-4.65)+A(4.37-4.38)+A4.29+2A(3.30-3.40)+A(3.72-3.75)+A(3.63-3.65))]×100%。EO酯含量=[(A(4.37-4.38)+A4.29)/(2A(4.63-4.65)+A(4.37-4.38)+A4.29+2A(3.30-3.40)+A(3.72-3.75)+A(3.63-3.65))]×100%;其中A(4.63-4.65)为化学位移在4.63-4.65ppm之间的共振峰积分面积,代表PECHC中CHO与CO2共聚生成的碳酸酯(CHO碳酸酯)单元的质子峰面积;A(4.37-4.38)为化学位移在4.37-4.38ppm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脂肪族环氧烷烃、环状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拉伸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脂肪族环氧烷烃、环状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进行共聚反应,其中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环氧烷烃和脂肪族族环氧烷烃的摩尔比为1:(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族环氧烷烃选自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戊烷、环氧己烷和环氧辛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环氧烷烃选自氧化环戊烯、氧化环己烯和氧化环辛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RL3、ZnEt2和甘油,其中R为稀土金属,L为配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3、ZnEt2和甘油的摩尔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京燕何明阳刘振宇钱俊峰崔爱军梁胜彪陈群王伟哲陈雄华刘国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