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法和污泥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117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法和污泥处理方法,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处理剂A和处理剂B,消泡剂,处理助剂和浓缩剂。所述制备方法首先将处理剂A和处理剂B混合,在混合的同时缓慢加入处理助剂,然后再加入消泡剂和浓缩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含油污泥处理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油污泥处理剂所使用的组分均为绿色药剂,生物降解性好,次生环保问题小,其适用范围广,在不同流程、不同场合产生的含油污泥复杂的组成下依旧可以保持性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法和污泥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涉及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原油开采、储存、运输和精炼等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据统计,我国年产含油污泥总量已达500万吨。含油污泥组成极为复杂,通常含有大量原油、沥青质、蜡质、胶质、固体悬浮物以及重金属盐,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明文规定的危险废物,巨大的环保合规压力和高昂的处置费用给了企业沉重的负担。含油污泥来源不同,组成有较大区别。污水场排放的“三泥”含水率通常在95%以上,含油和含固率较低;而储油罐底泥的含水率通常在60%以下,含油量较高。含水率高于90%的污泥含有大量的游离水、体积庞大,直接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不经济的,需要采用浓缩、机械脱水方法脱出其中的游离水,缩减污泥量,降低后续的处理负荷。如1m3含水率95%的生活污水污泥,其体积约1000L,若脱水后含水率降低10%,则其体积减少66.7%;含水率降低30%,其体积则减少85.7%。目前机械脱水前常规的手段是通过向污泥中加入一定的处理剂,提高物料的脱水性能,如:三氯化铁+石灰、有机的高分子调理剂如聚丙烯酰胺等,所加入的絮凝剂或在污泥胶团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中和污泥胶体颗粒中电荷,进而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从而减少泥水之间的亲和力,最终通过调整絮体颗粒群性质及其排列状态,使絮体凝聚力增强,颗粒变大,实现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但现有处理剂的类型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三氯化铁对后续机械脱水设备的腐蚀性较大,且药剂投加量大,造成滤液中氯离子含量高,增加了后期对污泥滤液处理的难度;工业级石灰的加入容易增加设备处理的负荷,同时容易造成管道、滤布的堵塞;另外广泛使用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其降解所产生的丙烯酰胺单体也是具有神经毒性的剧毒物质,且在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大量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溶剂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如聚硅酸铝铁盐的稳定性较差,可自聚形成水溶性较差的硅酸凝胶聚合物,须在使用前现场即时准备,因此药剂投加起来不方便快捷也不安全;聚硅酸铝铁盐由硫酸铁、硫酸铝和硅酸钠制成,药剂制成成本较高,市场范围较小。专利CN1206179公开了一种油泥处理方法,先用酸处理油泥,后加入水质量80%的乙醇将物料中的水完全溶解后,通过分离器达到水、油、固体物相互分离的特点。加入酸可能会使回收的油品质量下降,同时,虽然乙醇具有较大极性且用量较大,但是由于油泥组成中成分复杂,单纯靠乙醇的作用能难将油包水中的水溶出,最后造成分离不纯的现象。专利CN102381821涉及的油泥处理方法仅仅是将油泥机械脱水后就进行溶剂萃取处理。单纯的机械脱水最多能将体系的含水率降到75%左右,后续的萃取剂的投加量为物料的10倍,由此可知溶剂使用量非常大,在装置体积一定的前提下,处理量较小,处理效率较低。专利CN109608017提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流程,对含油污泥进行稀释,然后向稀释的含油污泥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加热使乳状液破坏,破乳后再将其转移到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离心分离回收的燃油经过净化处理后得到净化燃油,净化后的燃油经过调制之后制备纯净燃油,符合“减量化”、“资源化”的固废处理要求。但在该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有毒有害的药剂,如高毒易燃的二甲胺,中毒并有潜在致癌性的环氧氯丙烷;在工业应用方面,流程中采用强酸和强碱处理脱出的油,这不仅会使流程中的相关管路存在腐蚀风险,而且还会产生含酸、含碱废水;离心过程采用10000转,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含油污泥脱水处理剂本身有毒害或是对回收的油品性质带来不利影响,又或是会产生难处理废水等次生环保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处理剂10~45份,优选25~40份消泡剂2份~10份,优选5~8份处理助剂2~10份,优选3~10份浓缩剂2~10份,优选5~8份。上述含油污泥处理剂中,所述的处理剂包括处理剂A和处理剂B,其中,处理剂A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N,N,-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处理剂B为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环氧烷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二丙二醇二甲醚;处理剂中,所处理剂A与处理剂B的份数比例为5~30:5~15。上述含油污泥处理剂中,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型消泡剂,具体可以选择聚甲基硅氧乙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单丁基醚和聚二甲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油。上述含油污泥处理剂中,所述的处理助剂为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上述含油污泥处理剂中,所述的浓缩剂为碳酸氢钙、碳酸钙、氯化钙和氧化钙中的一种或是几种,优选为氧化钙。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含油污泥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步骤1:将处理剂A和处理剂B混合,在混合的同时缓慢加入处理助剂;步骤2:在步骤1得到的物料中加入消泡剂和浓缩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含油污泥处理剂。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在搅拌处理的条件下,将含油污泥原料与氧化剂混合;(2)将步骤(1)中得到的物料静置一段时间,物料分为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油层,水层和固体层,将油层切出,向固体层和水层中加入上述制备的含油污泥处理剂进行反应;(3)将步骤(2)反应后得到的物料进行脱水处理,得到水和固相物料;;(4)将步骤(3)中脱出的水经过沉降后进行油水分离,得到油和水。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1)所述含油污泥原料可以为污水场三泥、储油罐罐底油泥、换热器清洗污泥、废油乳化物、钻井废液、油污染的土壤、废水污泥、隔油池底均质罐底泥、气浮池浮渣、生化池剩余活性污泥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隔油池底均质罐底泥、气浮池浮渣、生化池剩余活性污泥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氧化剂为双氧水和过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的氧化剂用量为含油污泥重量的5~15wt%,优选为7~10wt%。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当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原料流动性较差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保证搅拌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进一步优选使用步骤(4)得到的水。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的投加量是含油污泥重量的2~6%,优选为3%~5%。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加入含油污泥处理剂进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45~80℃,优选为50~65℃。上述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中,步骤(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n处理剂10~45份;/n消泡剂2份~10份;/n处理助剂2~10份;/n浓缩剂2~10份;/n其中,所述的处理剂包括处理剂A和处理剂B,其中,处理剂A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剂,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
处理剂10~45份;
消泡剂2份~10份;
处理助剂2~10份;
浓缩剂2~10份;
其中,所述的处理剂包括处理剂A和处理剂B,其中,处理剂A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N,N,-双月桂酰基乙二胺二丙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剂B为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甲醚、环氧烷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处理助剂为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浓缩剂为碳酸氢钙、碳酸钙、氯化钙和氧化钙中的一种或是几种。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计:
处理剂25~40份;
消泡剂5~8份;
处理助剂3~10份;
浓缩剂5~8份。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型消泡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选择聚甲基硅氧乙烷、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单丁基醚和聚二甲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油。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剂包括处理剂A和处理剂B,其中,处理剂A为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处理剂B为二丙二醇二甲醚。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剂A与处理剂B的份数比例为5~30:5~15。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助剂为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油污泥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缩剂为氧化钙。


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含油污泥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面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将处理剂A和处理剂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程回军刘春阳李宝忠王宜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