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11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假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包括用于与人体胫骨相连的胫骨假体,胫骨假体包括胫骨平台和与胫骨平台相连的胫骨柄,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胫骨柄段,相邻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
本技术属于医用假体
,具体涉及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踝关节由胫骨下端的关节面、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节窝用于容纳距骨滑车,由于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由于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因此踝关节扭伤多以内翻损伤最多见。针对粉碎性骨折、关节炎、肿瘤踝关节的临床治疗,通常通过固定、关节融合术和人工踝关节假体置换来不同程度的恢复关节功能,使得患者恢复踝关节功能。然而初次踝关节置换完成后,如果出现假体松动或者到达使用年限失效的情况,就需要用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来进行二次置换。现有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一般由胫骨假体,胫骨衬垫以及距骨假体组成,胫骨假体由胫骨平台和胫骨柄组成,胫骨柄的长度通常固定,虽然不同型号的假体的胫骨柄的长度有所不同,但是对于特定的患者来说,即便能够找到接近适配的假体型号,但该型号对应的胫骨柄的长度也并不能完全适配。此外,在长时间的踝关节运动中,胫骨柄与人体胫骨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因此不能保证假体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提出一种适应性和稳定性更好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根据本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包括用于与人体胫骨相连的胫骨假体,胫骨假体包括胫骨平台和与胫骨平台相连的胫骨柄,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胫骨柄段,相邻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进一步地,相邻子胫骨柄段二者中的一者上形成有锥状凸起,另一者上形成有与锥状凸起配合的锥形槽,在锥状凸起与锥形槽的压配连接状态下,锥状凸起的外壁与锥形槽的内壁接触,锥状凸起的小径端的端面与锥形槽的小口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锥状凸起的大径端的端面与锥形槽的大口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进一步地,锥状凸起的外表面和/或锥形槽的外表面构造成粗糙面。进一步地,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子胫骨柄段、第二子胫骨柄段以及第三子胫骨柄段,第三子胫骨柄段与胫骨平台相连,其中,第一子胫骨柄段具有自其固定端向自由端逐渐减小的外径尺寸,第二子胫骨柄段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上相同的第一外径尺寸,第三子胫骨柄段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上相同的第二外径尺寸,第二外径尺寸大于第一外径尺寸。优选地,第三子胫骨柄段与胫骨平台一体成型,或者第三子胫骨柄段与胫骨平台通过上述锥配结构进行连接。还优选地,第一子胫骨柄段的固定端的外径尺寸小于等于第一外径尺寸。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子胫骨柄段的固定端的外径尺寸等于第一外径尺寸。进一步地,胫骨平台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三子胫骨柄段的外径尺寸,以使胫骨平台形成有用于抵接人体胫骨截骨面的抵接区域,抵接区域上形成有通孔,胫骨假体还包括用于穿过通孔将胫骨平台固定在人体胫骨截骨面上的固定钉。进一步地,抵接区域形成有骨小梁结构。还优选地,固定钉与通孔可为螺纹配合。进一步优选地,固定钉优选为可吸收螺钉。进一步地,胫骨假体还包括与胫骨平台相连的胫骨衬垫,胫骨平台的与胫骨衬垫相连的一面和胫骨衬垫与胫骨平台相连的一面二者中的一者上形成有倒锥槽口,另一者上形成有与倒锥槽口配合的倒锥凸起,倒锥凸起能够沿水平方向插入倒锥槽口内以连接胫骨平台与胫骨衬垫。进一步地,翻修型踝关节假体还包括用于与人体距骨相连的距骨假体,距骨假体包括距骨平台和与距骨平台相连的距骨柄距骨柄,距骨平台的朝向胫骨衬垫的一面与胫骨衬垫滑动抵接,距骨平台的远离胫骨衬垫的一面与人体距骨的截骨面抵接固定。优选地,距骨平台上也可形成有通孔,用于穿过固定钉将距骨平台固定在人体距骨截骨面上。进一步地,距骨柄的轴线与距骨平台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进一步地,距骨平台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固定柄,辅助固定柄的轴线与距骨柄的轴线形成夹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的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胫骨柄段,因此操作人员可根据髓腔孔的深度选择相应数量的子胫骨柄段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髓腔孔的深度,各子胫骨柄段的轴向长度可相同也可不同,其各自的形状和尺寸也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具体的设定,相邻子胫骨柄段通过锥度压配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不仅使各个子胫骨柄段之间的连接更为简单方便,而且由于本技术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在使用时基本处于承重状态,相邻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可使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在承重受压的状态下彼此越压越紧,可有效防止相邻子胫骨柄段之间的脱开现象的发生,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相邻子胫骨柄段之间相互稳定的连接,也有助于提高胫骨柄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相邻子胫骨柄段具有配合的锥状凸起和锥形槽使得相邻子胫骨柄段连接后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锥状凸起和锥形槽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形成的间隔使得在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在锥状凸起和锥形槽承重受压时具有下压的空间。3)通过设置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子胫骨柄段、第二子胫骨柄段以及第三子胫骨柄段使得对于同一长度的胫骨柄,具有更多的组合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外径尺寸的第一子胫骨柄段、第二子胫骨柄段以及第三子胫骨柄段使得第一子胫骨柄段、第二子胫骨柄段以及第三子胫骨柄段连接形成的胫骨柄整体形成为具有阶梯的锥状,该形状能够适应髓腔孔形状的同时更易插入髓腔孔中,而在插入后不易从髓腔孔中脱出。4)通过设置胫骨平台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三子胫骨柄段的外径尺寸使得具有更大外径尺寸的胫骨平台可与截骨后的人体胫骨截骨面适配,同时固定钉穿入通孔内可辅助连接胫骨平台与人体胫骨,提高胫骨平台与人体胫骨表面的连接强度。5)通过设置倒锥槽口与倒锥凸起使得连接胫骨平台与胫骨衬垫时可以不使用例如螺钉等外部连接部件,倒锥槽口与倒锥凸起的结构使得胫骨平台与胫骨衬垫的连接更为便捷。6)通过设置距骨假体包括距骨平台和距骨柄使得距骨假体一方面与胫骨衬垫抵接,另一方面与人体距骨稳定连接,其中,距骨柄与距骨平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对于不同的患者可选用不同长度的距骨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7)通过在距骨平台的底面上设置辅助固定柄,并使得辅助固定柄的轴线与距骨柄的轴线形成夹角使得辅助固定柄与距骨柄在插入人体距骨后,辅助固定柄与距骨柄对人体距骨的作用力的方向也形成夹角,相互阻碍对方从人体距骨中脱出,具有更好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的相邻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子胫骨柄段的主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第二子胫骨柄段的主视图;图6为图1所示的第三子胫骨柄段的主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人体胫骨相连的胫骨假体,所述胫骨假体包括胫骨平台和与所述胫骨平台相连的胫骨柄,所述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胫骨柄段,相邻所述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人体胫骨相连的胫骨假体,所述胫骨假体包括胫骨平台和与所述胫骨平台相连的胫骨柄,所述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子胫骨柄段,相邻所述子胫骨柄段锥度压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子胫骨柄段二者中的一者上形成有锥状凸起,另一者上形成有与所述锥状凸起配合的锥形槽,在所述锥状凸起与所述锥形槽的压配连接状态下,所述锥状凸起的外壁与所述锥形槽的内壁接触,所述锥状凸起的小径端的端面与所述锥形槽的小口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锥状凸起的大径端的端面与所述锥形槽的大口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状凸起的外表面和/或所述锥形槽的外表面构造成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柄包括在轴向上依次相连的第一子胫骨柄段、第二子胫骨柄段以及第三子胫骨柄段,所述第三子胫骨柄段与所述胫骨平台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子胫骨柄段具有自其固定端向自由端逐渐减小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子胫骨柄段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上相同的第一外径尺寸,所述第三子胫骨柄段具有沿其长度方向上相同的第二外径尺寸,所述第二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修型踝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胫骨平台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春宝郭静朱更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