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058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寰枢椎脱位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其包括功能结构、固定结构和个性化模块。功能结构包括转动手柄、顶紧螺丝、安装板、复位杆、球形外副、球形内副和螺杆,螺杆与球形内副通过螺纹连接;个性化模块即寰椎贴合结构。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的配合方式为定位孔间隙配合连接,适用于寰枢椎前脱位、后脱位和旋转脱位复位治疗或者适用于寰枢椎前脱位复位治疗。寰椎贴合结构可与患者寰椎紧密贴合,利用钢丝缠绕固定。球形副用于调节复位杆的方向,顶紧螺丝用于在复位杆方向调整好后固定球形内副。工作状态时,旋转手柄,螺纹传动使得复位杆能够向前或向后运动,轻松实现寰椎的前复位、后复位和旋转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
本技术涉及数字医疗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针对寰枢椎脱位治疗的个性化辅助复位医疗器械的设计。
技术介绍
寰枢关节脱位或称为寰、枢椎脱位,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寰枢椎脱位类型包括前脱位、后脱位、双侧不对称脱位和旋转脱位。寰枢椎脱位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引发一系列疾病,典型症状有:1)枕部及颈部疼痛;2)斜颈及颈部运动受限;3)上位脊髓损害可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手握物不稳或无力;行走无力;大小便无力;四肢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瘫痪;4)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胸闷、心悸和血压升高等。寰枢椎脱位甚至可能因头颈部轻微伤或颈椎过度屈伸而压迫上颈髓,病人可突然出现硬瘫,甚至呼吸肌瘫痪而死亡,需及时诊断治疗。治疗寰枢椎脱位,首先需要对寰枢椎进行复位,解除脊髓压迫,然后稳定颈椎关节,防止再脱位。寰枢椎脱位分型可分为牵引复位型、手术复位型和不可复位型三种。寰枢椎部位手术风险极大、难度高,近年来针对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寰枢椎固定治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后路置钉融合术结合数字医疗和3D打印技术日臻完善。但寰枢椎脱位仍有难以复位及无法复位的情况。在手术复位中,传统方法需要利用牵引装置进行头颅牵引以复位寰枢椎,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无法实现精准复位。传统的寰枢椎手术复位器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传统的头颅牵引方式复位寰枢椎只适用于通过牵引方式能实现复位的寰枢椎脱位分型案例;(2)传统的头颅牵引装置固定在患者颅骨上,通过重物外拉去牵引,显得笨重、原始,该方式头颅受力面积狭窄,局部应力过大,存在安全隐患;(3)颅骨牵引方式的复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无法实现精准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个性化辅助复位器械,以实现患者寰枢椎的精准复位,且不影响寰枢椎后续内固定术。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包括功能结构、固定结构和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功能结构由手柄、顶紧螺丝、固定板、复位杆、球形外副、球形内副和螺杆组成,所述的功能结构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固定结构上,所述的球形外副固定于固定板上,球形外副内部设置可旋转的球形内副,球形外副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顶紧螺丝用于限制球形内副,球形内副上设置贯穿其中心的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有手柄,底部连接复位杆;复位杆的底部通过寰椎贴合结构上的定位孔连接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寰椎贴合结构为个性化定制结构,所述球形内副与球形外副组成球形副,螺杆通过球形副能够自由转动调节复位杆方向,使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定位孔准确配合,配合成功后通过顶紧螺丝固定球形内副,组成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进一步地,所述的球形内副内部设置通过其中心的螺纹孔,复位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螺杆旋转实现螺纹传动,进而实现复位杆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寰椎贴合结构带动寰椎移动或转动,所述螺纹连接可实现自锁,固定当前复位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通过设置于寰椎贴合结构上的定位孔连接,所述的复位杆与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孔与复位杆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定位孔无对复位杆向外移动的限位,只适用于寰枢椎后脱位的复位治疗。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孔上设置有限位部,复位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杆,限位部与限位杆配合可对复位杆的向外移动限位,适合于所有寰椎脱位情况复位治疗,限位杆在寰椎贴合结构定位孔中可自由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两侧设置的真空吸盘和固定座,所述的真空吸盘设置于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两侧设置的固定座的顶部;固定结构利用真空吸盘固定辅助复位器械。或者,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两侧设置的固定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固定凸和外固定块,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两侧设置的固定座的顶部;固定结构利用固定凸、外固定块、螺栓螺母将辅助复位器械安装到手术床前端上下杆上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的寰椎贴合结构为内表面与寰椎骨面完全贴合的个性化定制结构,寰椎贴合结构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宽阔的接触面积使得骨面受力均匀而分散,大大降低了骨受力不均匀和局部应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的寰椎贴合结构及其定位孔的位置和角度可匹配寰枢椎偏移位置和偏转角度进行设计,所述寰椎贴合结构中定位孔的调节方向与人体冠状面法向之间具有夹角α,90°≥α≥0°。所述的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1、采集寰枢椎脱位患者患处医学影像数据,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处理软件对所采集医学影像数据进行降噪、阈值分割、三维重建等操作,重建患者头颅和脊椎三维模型,还原寰枢椎脱位状态和位置信息;步骤A2、将步骤A1重建的三维模型导入3-matic软件,基于头颅、寰枢椎的骨面,设计能与寰椎骨面完好贴合的个性化寰椎贴合结构;步骤A3、标准化设计、加工功能结构和固定结构各零部件,利用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SLM)、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或熔融沉积技术(FDM)对步骤A2所设计寰椎贴合结构进行3D打印制作,随后进行钻孔、表面抛磨、热处理;步骤A4、将经过A3步骤处理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使其达到外科手术器械使用标准;步骤A5、手术前,采用固定结构固定复位器械,固定寰椎贴合结构,使其与寰椎完好贴合;步骤A6、通过手柄调节复位杆方向使其与寰椎贴合结构定位孔准确配合,拧紧顶紧螺丝,固定球形内副;步骤A7、待复位器械各部分贴合、固定好后,旋转手柄,带动寰椎移动和旋转,所述手柄在被旋转时,复位杆对寰椎贴合部分施力方向与寰椎脱位方向相反,固定板起到受力支撑作用,待寰椎复位后,实施寰枢椎固定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寰枢椎复位器械的使用不影响寰枢椎复位后的内固定术,如椎弓根置钉术等;(2)本技术寰椎贴合结构内表面与人体骨面完全贴合,宽阔的接触面积使得骨面受力均匀而分散,大大降低了骨受力不均匀和局部应力过大而受损的风险;(3)本技术的个性化复位器械可与传统头颅牵引复位装置配合使用,以解决“不可复位型”寰枢椎脱位分型案例;(4)本技术手术应用中旋转手柄使得寰枢椎复位后,螺纹连接可自锁,固定当前复位状态,可即时实施寰枢椎固定术;(5)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寰枢椎前脱位和旋转脱位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单独发生,也适用于寰枢椎前脱位或后脱位与旋转脱位任意两种情况同时发生;使用当寰枢椎错位同时存在旋转错位(一般为0~60°)和前脱位或后脱位错位时,所述寰椎贴合结构及其定位孔的位置和角度可匹配寰枢椎偏移位置和偏转角度进行设计;(6)本技术的辅助复位器械不占用手术床外围空间或占用面积很小,不影响临床医生正常手术作业;(7)本技术手柄在被旋转时,寰椎贴合结构受力方向与脱位方向相反,寰枢椎后脱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结构、固定结构和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功能结构由手柄、顶紧螺丝、固定板、复位杆、球形外副、球形内副和螺杆组成,所述的功能结构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固定结构上,所述的球形外副固定于固定板上,球形外副内部设置可旋转的球形内副,球形外副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顶紧螺丝用于限制球形内副,球形内副上设置贯穿其中心的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有手柄,底部连接复位杆;复位杆的底部通过寰椎贴合结构上的定位孔连接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寰椎贴合结构为个性化定制结构,所述球形内副与球形外副组成球形副,螺杆通过球形副能够自由转动调节复位杆方向,使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定位孔准确配合,配合成功后通过顶紧螺丝固定球形内副,组成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结构、固定结构和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功能结构由手柄、顶紧螺丝、固定板、复位杆、球形外副、球形内副和螺杆组成,所述的功能结构通过固定板设置于固定结构上,所述的球形外副固定于固定板上,球形外副内部设置可旋转的球形内副,球形外副上等间距设置多个顶紧螺丝用于限制球形内副,球形内副上设置贯穿其中心的螺杆,螺杆的顶部固定有手柄,底部连接复位杆;复位杆的底部通过寰椎贴合结构上的定位孔连接寰椎贴合结构,所述的寰椎贴合结构为个性化定制结构,所述球形内副与球形外副组成球形副,螺杆通过球形副能够自由转动调节复位杆方向,使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定位孔准确配合,配合成功后通过顶紧螺丝固定球形内副,组成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内副内部设置通过其中心的螺纹孔,复位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螺杆旋转实现螺纹传动,进而实现复位杆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寰椎贴合结构带动寰椎移动或转动,所述螺纹连接可实现自锁,固定当前复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辅助复位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杆与寰椎贴合结构通过设置于寰椎贴合结构上的定位孔连接,所述的复位杆与定位孔之间为间隙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喜红张生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恩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