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人们的生活日常中越发的提倡环保,故现如今出现了许多的电动汽车,已部分普及到人们的生活,电动汽车即为新能源汽车,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在进行充电时,需要到专门充电的地区,为了节约空间面积的成本,部分的充电桩都会安装在地下,称为地下式充电桩。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式充电桩在使用时,通常都是预埋在地下的,故在需要移动充电桩位置时,需要工作人员们将充电桩从地下取出,十分的不便,加大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量,同时大部分的充电桩在进行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们使用搬运设备对其充电桩进行搬运,操作繁琐加大了工作的成本,不利于工作人员们的工作,且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在使用时,部分的充电线缆往往会遗留在外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外部的充电线缆容易受到雨水腐蚀从而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到充电桩的正常使用,不利于充电桩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从地下取出、位置不 ...
【技术保护点】
1.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底座(2)和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3)内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底座(2)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凹槽(4)的四个通孔(5),所述凹槽(4)和通孔(5)内设置有移动机构(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空腔(3)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空腔(3),第二空腔(3)内设置有收纳机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底座(2)和调节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3),第一空腔(3)内设置有调节机构(6),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底座(2)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凹槽(4)的四个通孔(5),所述凹槽(4)和通孔(5)内设置有移动机构(7),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空腔(3)的上侧开设有第二空腔(3),第二空腔(3)内设置有收纳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空腔(3)内壁上表面的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65),螺纹柱(6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64),第一轴承(64)卡接在第一空腔(3)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螺纹柱(6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62),螺纹帽(62)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63),两个移动杆(63)分别穿过开设在充电桩本体(1)左右两侧面开设的移动孔并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66)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板(67),两个竖板(67)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8),第一滑槽(6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13),两个第一滑块(613)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块(612)的前后两侧面,所述移动板(66)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通过设置第二销轴(618)铰接有压板(617),压板(617)与移动块(612)的相对面均通过设置第一销轴(610)铰接在连接杆(61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空腔(3),第三空腔(3)内壁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卡接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614),所述移动板(66)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固定槽(615),所述固定杆(614)的一端贯穿第三空腔(3)内壁靠近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并卡入在固定槽(615)内,所述固定杆(6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69),所述固定杆(614)的外表面卡接有拉动板,所述固定杆(614)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616),第一弹簧(6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拉动板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和第三空腔(3)内壁远离充电桩本体(1)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调节位置的地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7)包括卡接在第一空腔(3)内壁下表面的滑套(75),滑套(75)内滑动连接有滑杆(76),两个滑杆(7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调节板(71)的下表面,所述调节板(71)的上表面开设有调节孔(72),调节孔(72)套设在螺纹柱(65)的外侧,所述滑杆(76)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调节板(71)的下表面和第一空腔(3)内壁的下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会霞,胡航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帕拉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