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洪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93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蜗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运行控制屏、风泵和毛边凸起刮除系统等;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第一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塑料蜗杆的处理,即对塑料蜗杆端面的凸起进行去除,并对塑料蜗杆螺纹内侧表面进行贴合转动刮除,将螺纹内侧毛边刮除,并将螺纹外环面的毛边进行打磨去除,并将刮除分离的塑料毛边进行收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蜗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蜗杆是指具有一个或几个螺旋齿,并且与蜗轮啮合而组成交错轴齿轮副的齿轮。其分度曲面可以是圆柱面,圆锥面或圆环面,有阿基米德蜗杆、渐开线蜗杆、法向直廓蜗杆、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四种类别。目前,现有技术中塑料蜗杆被广泛应用,在塑料蜗杆加工过程中,其采用塑料脱模技术,但是由于脱模模具的精度不够高,进而齿轮在脱模后,蜗杆的螺纹内侧和螺纹外环面会存在部分毛边,同时蜗杆的两个螺纹端面存在部分小型不规则凸起,影响后续塑料蜗杆的使用,人工使用刀具进行修整效率低下,并且人工切削无法精准控制下刀角度,导致部分塑料蜗杆在人工进行修整后,塑料蜗杆部分区域存在缺角,影响后续使用,此类蜗杆沦为废品,增加了蜗杆的废品率。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塑料蜗杆被广泛应用,在塑料蜗杆加工过程中,其采用塑料脱模技术,但是由于脱模模具的精度不够高,进而齿轮在脱模后,蜗杆的螺纹内侧和螺纹外环面会存在部分毛边,同时蜗杆的两个螺纹端面存在部分小型不规则凸起,影响后续塑料蜗杆的使用,人工使用刀具进行修整效率低下,并且人工切削无法精准控制下刀角度,导致部分塑料蜗杆在人工进行修整后,塑料蜗杆部分区域存在缺角,影响后续使用,此类蜗杆沦为废品,增加了蜗杆的废品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包括有:工作机床板;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风泵,风泵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毛边凸起刮除系统,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出料收集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毛边凸起刮除系统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毛边凸起刮除系统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内螺纹滑动板,第一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杆,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上方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相连接;内弧面刮刀,内弧面刮刀上方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滑柱,第一电动滑柱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柱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套,第一电动滑套与第一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衔接柱,第一衔接柱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套相连接;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与第一衔接柱进行转动连接;端面刮刀,端面刮刀与第一衔接柱进行螺栓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下方与出料收集系统相连接;固定插筒,固定插筒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包括有: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与出料收集系统相连接;第二转轴杆,第二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内螺纹滑动板,第二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第二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限位滑杆,第二限位滑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二限位滑杆外表面与第二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下方与第二内螺纹滑动板相连接;中空衔接柱,中空衔接柱下方与弹性伸缩杆相连接;打磨板,打磨板下方与中空衔接柱进行焊接;滚动导轮,滚动导轮与中空衔接柱进行转动连接;波浪条板,波浪条板与第一安装板进行焊接,波浪条板与第二安装板进行焊接,波浪条板上方与滚动导轮进行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出料收集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电机座,电机座上方与动力电机进行螺栓连接,电机座下方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第三转轴杆,第三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螺旋送料杆,螺旋送料杆与第八传动轮进行固接,螺旋送料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螺旋送料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收集筐;放置板,放置板上方与收集筐相连接,放置板与支撑脚架进行焊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丝杆的螺距与待处理塑料蜗杆相同,可带动内弧面刮刀始终紧贴待处理蜗杆内表面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蜗杆被广泛应用,在塑料蜗杆加工过程中,其采用塑料脱模技术,但是由于脱模模具的精度不够高,进而齿轮在脱模后,蜗杆的螺纹内侧和螺纹外环面会存在部分毛边,同时蜗杆的两个螺纹端面存在部分小型不规则凸起,影响后续塑料蜗杆的使用,人工使用刀具进行修整效率低下,并且人工切削无法精准控制下刀角度,导致部分塑料蜗杆在人工进行修整后,塑料蜗杆部分区域存在缺角,影响后续使用,此类蜗杆沦为废品,增加了蜗杆的废品率的问题;(2)、设计了毛边凸起刮除系统、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和出料收集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将塑料蜗杆固定至毛边凸起刮除系统,然后毛边凸起刮除系统对塑料蜗杆的端面凸起进行刮除,同时将蜗杆螺纹内侧的毛边进行刮除,然后控制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对塑料蜗杆螺纹外环面的毛边进行刮除,通过风泵将分离的塑料毛边吹走掉落至工作机床板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包括有:/n工作机床板;/n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n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n其特征是,还包括有:/n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n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n风泵,风泵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n毛边凸起刮除系统,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n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n出料收集系统,出料收集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毛边凸起刮除系统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包括有:
工作机床板;
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上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
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下方与工作机床板进行焊接;
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
风泵,风泵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
毛边凸起刮除系统,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毛边凸起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
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
出料收集系统,出料收集系统与工作机床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毛边凸起刮除系统相连接,出料收集系统与螺旋外环面毛边刮除系统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贴合塑料蜗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毛边凸起刮除系统包括有:
第一传动轮;
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内螺纹滑动板,第一内螺纹滑动板内侧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限位滑杆,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一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与第二安装板进行焊接,第一限位滑杆外表面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上方与第一内螺纹滑动板相连接;
内弧面刮刀,内弧面刮刀上方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一电动滑柱,第一电动滑柱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接,第一电动滑柱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
第一电动滑套,第一电动滑套与第一电动滑柱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衔接柱,第一衔接柱上方与第一电动滑套相连接;
第一固定套筒,第一固定套筒与第一衔接柱进行转动连接;
端面刮刀,端面刮刀与第一衔接柱进行螺栓连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轴心与第二安装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
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洪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