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洪专利>正文

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014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架、顶框架、控制显示屏和自动下料系统等;顶框架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机器代替人工,可以对多组拖把头同时进行组装,同时使弧形底板自动位于布料的中部位置,缩短组装时间,可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同时将弧形底板限位固定,防止偏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拖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拖把头是清洁用具拖把的一个部分,因为把它固定在拖把的头部,故称拖把头。它是由棉、胶棉或其它纤维材质制作而成,与拖把杆一起组成拖把,主要用于水泥地面、地板以及理石地面的清洁。现有的一种拖把头的组装方式为将布料夹在弧形底板与固定盖板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将两块板夹紧固定,通常的处理方式为人工将裁剪好的布料放在弧形底板上,然后再将固定盖板盖上,但是单次只能对一个拖把头进行组装,生产速率极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并且在将布料放在弧形底板上时,需人工将布料的中部对准弧形底板位置,同时放置布料时易使下方的弧形底板偏移,致使弧形底板与布料不能成垂直放置,导致成品的卖相不佳,生产质量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一种拖把头的组装方式为将布料夹在弧形底板与固定盖板之间,然后通过螺栓将两块板夹紧固定,通常的处理方式为人工将裁剪好的布料放在弧形底板上,然后再将固定盖板盖上,但是单次只能对一个拖把头进行组装,生产速率极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的生产需求,并且在将布料放在弧形底板上时,需人工将布料的中部对准弧形底板位置,同时放置布料时易使下方的弧形底板偏移,致使弧形底板与布料不能成垂直放置,导致成品的卖相不佳,生产质量下降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包括有:固定底架;顶框架,顶框架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控制显示屏,控制显示屏与顶框架相连接;自动下料系统,自动下料系统与固定底架相连接,自动下料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摊布系统,摊布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裁切系统,裁切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裁切系统与摊布系统相连接。进一步的是,自动下料系统包括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座,第一电动滑座与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操作台,操作台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操作台内部;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于操作台内部;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动导轨,第一电动导轨设置于操作台上方,第一电动导轨与顶框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座,第二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导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压料板,压料板上方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载料斗,载料斗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与L型固定板进行固接;推块,推块与第一弹簧杆相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第一转板,第一转板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圆线弹簧,第一圆线弹簧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圆线弹簧与第一转板相连接;第二转板,第二转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圆线弹簧,第二圆线弹簧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圆线弹簧与第二转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是,摊布系统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裁切系统相连接;第一轴杆,第一轴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轴杆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传动套,传动套与第一轴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衔接板,衔接板与传动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与衔接板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与顶框架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左侧下方;第二轴杆,第二轴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轴杆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二轴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柱齿轮,第一柱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柱齿轮通过转轴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第一柱齿轮相互啮合;第三轴杆,第三轴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轴杆进行固接;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传动座,传动座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摊布杆,摊布杆与传动座进行固接;第一承接架,第一承接架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一承接架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顶框架进行固接;光杆,光杆与传动座进行滑动连接,光杆与第一承接架进行固接;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设置于第二锥齿轮右侧后方;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板,第一传动板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二传动板,第二传动板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滑板,滑板依次与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弹簧杆,第二弹簧杆与第一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一摊布板,第一摊布板与第二弹簧杆相连接;第三弹簧杆,第三弹簧杆与第二传动板进行固接;第二摊布板,第二摊布板与第三弹簧杆相连接;第二承接架,第二承接架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承接架与滑板进行固接,第二承接架与顶框架进行固接。进一步的是,裁切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螺母与顶框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第八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轴杆,第四轴杆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四轴杆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柱齿轮,第二柱齿轮与第四轴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与第四轴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与第二柱齿轮相互啮合;第五轴杆,第五轴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九锥齿轮,第九锥齿轮与第五轴杆进行固接;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通过转轴与第十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座,第三电动滑座与第五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电动滑座通过转轴依次与第十锥齿轮和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导轨,第二电动导轨与第三电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包括有:/n固定底架;/n顶框架,顶框架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n控制显示屏,控制显示屏与顶框架相连接;/n其特征是:还包括有:/n自动下料系统,自动下料系统与固定底架相连接,自动下料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n摊布系统,摊布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n裁切系统,裁切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裁切系统与摊布系统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包括有:
固定底架;
顶框架,顶框架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
控制显示屏,控制显示屏与顶框架相连接;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
自动下料系统,自动下料系统与固定底架相连接,自动下料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
摊布系统,摊布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
裁切系统,裁切系统与顶框架相连接,裁切系统与摊布系统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其特征是:自动下料系统包括有:
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与固定底架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滑座,第一电动滑座与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
操作台,操作台与第一电动滑座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设置于操作台内部;
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设置于操作台内部;
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一电动导轨,第一电动导轨设置于操作台上方,第一电动导轨与顶框架进行固接;
第二电动滑座,第二电动滑座与第一电动导轨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
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
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
第四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座进行固接;
压料板,压料板上方依次与第三电动推杆和第四电动推杆相连接;
载料斗,载料斗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固接;
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
第一弹簧杆,第一弹簧杆与L型固定板进行固接;
推块,推块与第一弹簧杆相连接;
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
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载料斗进行固接;
第一转板,第一转板与第一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圆线弹簧,第一圆线弹簧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第一圆线弹簧与第一转板相连接;
第二转板,第二转板与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圆线弹簧,第二圆线弹簧与第二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圆线弹簧与第二转板相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多组同时组装的拖把头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摊布系统包括有: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裁切系统相连接;
第一轴杆,第一轴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轴杆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传动套,传动套与第一轴杆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
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传动套进行固接;
衔接板,衔接板与传动套进行转动连接;
第五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与衔接板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与顶框架进行固接;
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设置于第一锥齿轮左侧下方;
第二轴杆,第二轴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轴杆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二轴杆进行固接;
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一柱齿轮,第一柱齿轮通过转轴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柱齿轮通过转轴与顶框架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与第一柱齿轮相互啮合;
第三轴杆,第三轴杆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固接;
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轴杆进行固接;
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
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
传动座,传动座与第一丝杆进行旋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洪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