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82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柔性臂夹具,由旋转底座和固定于旋转底座上的柔性臂夹组成;所述的旋转底座由外圈、内圈、位于外圈和内圈间的滚动体、固定于外圈的手拧螺丝组成;所述的柔性臂夹由夹子、鹅颈管组成,所述的柔性臂夹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固定在所述的内圈端面上。外圈底部设置防滑脚垫用于稳定的固定于桌面。将手拧螺丝向外拧松,此时旋转底座上的内圈相对于外圈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柔性臂夹带动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的PCB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当需要PCB在固定的角度进行焊接或维修操作时,将手拧螺丝向内拧紧,从而在手拧螺丝的作用下将内圈与外圈锁止后PCB将通过柔性臂夹在固定的角度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以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柔性臂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制造与电子维修工具,具体是一种可旋转柔性臂夹具。
技术介绍
电子制造与电子维修行业中,经常需要在电路板上焊接各种电子元器件或焊接线材,由于线路板或线材易滑动,使焊接工作存在诸多不便;因此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柔性臂夹具对待焊接的线路板或线材进行固定从而方便焊接。现有技术中的柔性臂夹具通常具有以下结构:在一基座上设置一支或多支鹅颈管,各鹅颈管头部设置连接部,夹子通过连接部与鹅颈管一端连接。鹅颈管另一端经另一连接部固定在基座上。鹅颈管可以是塑料的,也可以是金属的。使用时基座放置于桌面,调节各鹅颈管的角度和弯曲度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后,用一个或多个夹子配合固定待焊接的PCB,在基座,鹅颈管,夹子的共同作用下将PCB固定。该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不足:1、只能在一个角度下固定PCB,而实际操作中,在PCB上元器件经常有不同的摆放角度,此时操作极为不便;2、在维修中,无法从多个角度对工件进行观察和测试。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采用的一种旋转线路板夹具结构:该结构有一个圆型基座,圆形基座中心设置圆柱,圆柱中心设置螺纹孔,所述的圆柱外侧安装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侧面安装转动盘,转动盘中心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大径部分内圆面与滚动轴承外圆面配合,阶梯孔小径部分自轴承端面的配合面到转动盘上端面为通孔,转动盘外圆面上径向设置安装孔,一个或多个鹅颈管安装于上述径向设置的安装孔内,鹅颈管另一端安装鳄鱼夹。一只手拧螺丝穿过上述转动盘中心的通孔后旋入在上述圆形基座的圆柱中心的螺纹孔内。转动盘中心设置的通孔直径大于手拧螺丝的螺纹直径,同时,手拧螺丝的柄部直径大于转动盘中心设置的通孔的直径。当手拧螺丝拧出到放松情况下,手拧螺丝的柄部不与转动盘上端面接触,此时因转动盘中心通孔直径大于手拧螺丝的螺纹部直径,转动盘相对于圆形基座可以自由旋转,进而带动鹅颈管旋转,进而带动鳄鱼夹旋转,进而带动固定于鳄鱼夹上的PCB旋转。当需要阻止转动盘转动时,拧紧手拧螺丝,手拧螺丝柄部与转动盘上端面接触并压紧,从而阻止转动盘转动。该固定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1.因需要单独的轴承,所以成本高。2.因鹅颈管于转动盘外侧圆柱面上径向固定,致使产品在实际使用及收纳时,占用了更多的空间。3.因手拧螺丝安装于产品的中心,而产品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鹅颈管,操作手拧螺丝手需从鹅颈管的间隙内伸入中心去调节,操作较为不便。4.因手拧螺丝安装于产品的中心,限于圆形基座中心的螺丝孔,圆形基座和转动盘无法使用大环状的铝管进行加工,使产品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便,节省成本,操作简便、可以方便旋转夹持工件、也可以在某一个角度下固定的旋转柔性臂夹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可旋转柔性臂夹具,由旋转底座和固定于旋转底座上的柔性臂夹组成;所述的旋转底座由外圈、内圈、位于外圈和内圈间的滚动体、位于外圈侧面的径向手拧螺丝孔和安装于外圈侧面径向手拧螺丝孔的径向手拧螺丝组成;所述的柔性臂夹由夹子、鹅颈管组成,所述的柔性臂夹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固定在所述的内圈端面上。优选的:所述的柔性臂夹由鹅颈管、上连接柱、下连接柱、夹子组成。上连接柱用于联接夹子到鹅颈管上,下连接柱用于将鹅颈管固定于旋转底座的内圈端面。优选地,所述的外圈底部安装防滑脚垫,可使产品稳圆的放置于桌面。并将整体抬高,防止内圈转动时与桌面摩擦。优选地,所述外圈和内圈呈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形状。以下以PCB作为待固定的工件对旋转柔性臂夹具功能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固定PCB,以下描述仅使用PCB作为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场景限定。使用时,将产品置于桌面,外圈底部安装的脚垫与桌面接触固定,调整一个或多个柔性臂夹的弯曲角度,使一个或多个柔性臂夹上的夹子在适宜的位置固定PCB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使PCB固定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当需要PCB在不同角度进行焊接或维修操作时,将径向手拧螺丝向外拧松,此时旋转底座上的内圈相对于外圈可在外力作用下转动,进而通过柔性臂夹带动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的PCB旋转到合适的角度。当需要PCB在固定的角度进行焊接或维修操作时,将径向手拧螺丝向内拧紧,从而在径向手拧螺丝的作用下将内圈与外圈锁止后PCB将通过柔性臂夹在固定的角度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以待操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旋转柔性臂夹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柔性臂夹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夹子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1的B-B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4的C-C剖视图;图7是图1的D-D局部剖视图;图8是端面手拧螺丝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1、旋转底座,2、柔性臂夹,3、PCB,11、径向手拧螺丝,12、内圈,13、外圈,14、滚动体,15、沉头螺丝,16、脚垫,17、紧定螺丝,21、上连接柱,22、鹅颈管,23、下连接柱,24、夹子,121、内圈滚动槽,122、沉头螺丝孔,123、内圈上端面,131、外圈滚动槽,132、径向手拧螺丝孔,133、滚动体安装孔,211、夹子螺丝,212、上连接柱螺丝,231、下连接柱螺丝,241、夹子上部,242、夹子扭簧,243、夹子轴,244、夹子下部,2441、夹子固定部。31、外圈端面螺丝孔,32、端面手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清晰的限定。一种旋转柔性臂夹具,由旋转底座1、柔性臂夹2组成。所述的旋转底座1呈圆环形。所述的旋转底座1由内圈12、外圈13、滚动体14、径向手拧螺丝11、脚垫16组成。所述的内圈12呈圆环形、内圈12外圆面环向设置内圈滚动槽121,内圈滚动槽121截面为圆弧型。外圈13呈圆环形,外圈13内圆面环向设置外圈滚动槽131,外圈滚动槽131截面为圆弧形。滚动体14为球形。多个滚动体14以较小的间隙配合的方式呈环状分布安装于内圈滚动槽121和外圈滚动槽131之间。外圈13侧面径向设置螺纹通孔即径向手拧螺丝孔132,径向手拧螺丝11安装于径向手拧螺丝孔132。内圈12端面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有一个或多个沉头螺丝孔122。所述的柔性臂夹2由鹅颈管22、夹子24、上连接柱21、下连接柱23组成,鹅颈管22下端穿入下连接柱23后侧面由下连接柱螺丝231锁紧。鹅颈管22上端穿入上连接柱21后由上连接柱螺丝212锁紧。夹子24的夹子固定部2441穿入上连接柱21后由夹子螺丝211锁紧。一个或多个柔性臂夹2由沉头螺丝15固定于内圈上端面123,一个或多个柔性臂夹2上安装的夹子24将PCB3夹紧悬置于旋转底座上方。当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包括旋转底座(1)和柔性臂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底座(1)含有内圈(12)、滚动体(14)、外圈(13),其中外圈(13)内圆面设置外圈滚动槽(131),内圈(12)外圆面设置内圈滚动槽(121),多个滚动体(14)呈环状分布安装于外圈滚动槽(131)与内圈滚动槽(121)间,柔性臂夹(2)固定于内圈(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包括旋转底座(1)和柔性臂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底座(1)含有内圈(12)、滚动体(14)、外圈(13),其中外圈(13)内圆面设置外圈滚动槽(131),内圈(12)外圆面设置内圈滚动槽(121),多个滚动体(14)呈环状分布安装于外圈滚动槽(131)与内圈滚动槽(121)间,柔性臂夹(2)固定于内圈(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其特征在于,外圈(13)安装有径向手拧螺丝(11)与端面手拧螺丝(32)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臂夹(2)固定在内圈(12)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柔性臂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臂夹(2)安装数量为一只或一只以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卓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