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066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选自Co、Ni、Mo、W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为树莓型氧化物微球,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为表面具有一个大孔的中空微球,所述中空微球内部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大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中的氧化物选自氧化铝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扩散距离短,宏观表面积大,可提高低温耐硫甲烷化的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量文献对无机空壳微球材料进行了研究报道。与一般的密实球体相比较,空心材料密度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在药物催化剂载体、气体吸附剂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无机空壳微球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氧化铝组合物空腔球是一种新型的高温隔热材料,它是用工业氧化铝在电炉中熔炼吹制而成的,晶型为a-Al2O3微晶体。以氧化铝空腔球为主体,可制成各种形状制品,制品机械强度高,为一般轻质制品的数倍,而体积密度却远小于实心。在石化工业气化炉、炭黑工业反应炉、冶金工业感应电炉等高温、超高温窑炉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十分满意的节能效果。目前氧化铝空腔材料的制备方法有高温熔解和喷雾反应法,模板法,层层自组装法(L-b-L),微乳液法。氧化硅空心微球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原材料易得、廉价等优点,在药物载体、生物信号标记和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机空心微球的制备技术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选自Co、Ni、Mo、W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为树莓型氧化物微球,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为表面具有一个大孔的中空微球,所述中空微球内部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大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中的氧化物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活性金属组分选自Co、Ni、Mo、W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为树莓型氧化物微球,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为表面具有一个大孔的中空微球,所述中空微球内部具有一中空结构,所述大孔与所述中空结构贯通形成一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中的氧化物选自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且以所述催化剂为基准,所述载体的含量为30~98重量%,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含量为2~7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的直径为1~2000μm,优选为1~400μm,所述中空微球的壳层厚度为0.2~1000μm,优选为0.5~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的孔径为0.2~1000μm,优选为0.5-2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的粒度为3~2500μm,优选为10~500μm,球形度为0.50~0.9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的破碎率为0~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剂组分,所述助剂组分选自La、Zr、Ce、W、Mn、Ti、V、Cr、Fe、Co、Zn、Sc、Mg、Ca、Be、Na、K、Ru、Ag、Au、Re、Pt和Pd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元素计并以所述催化剂为基准,所述助剂组分的含量为0.001-25重量%,优选为0.01-1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树莓型氧化物微球和含所述活性金属组分的化合物的浸渍溶液;
对所述树莓型氧化物微球进行焙烧,得到所述载体;以及
利用所述浸渍溶液浸渍所述载体,经干燥和焙烧活化后得到所述低温耐硫甲烷化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树莓型氧化物微球的步骤包括:
将硝酸盐、胶溶剂、造孔剂、所述氧化物和/或其前驱体加入到分散剂中并搅拌,得到分散浆液;
对所述分散浆液进行老化处理;
将老化后的所述分散浆液送入干燥装置中,在进风温度为400~1200℃,优选为450~700℃;出风温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朝鹏徐润孙霞夏国富张荣俊阎振楠崔佃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