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65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3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属于口罩的领域,其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边均设有弹性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设有可塑性的鼻梁条;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可塑性的阻气带,所述阻气带沿口罩本体周向完全覆盖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用于将呼出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外部的导流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与人鼻梁之间的缝隙流出,在镜片上起雾的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起雾式口罩
本申请涉及口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起雾式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等进出佩戴者的口鼻。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547459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口罩,属于过滤防护设备
该口罩包括罩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初滤纤维层、第一精滤纤维层、第二精滤纤维层和第二初滤纤维层;固定带,固定于罩体上,用于将口罩固定于面部;以及密封圈,固定于罩体贴合面部的一侧,环绕与口鼻部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设置。该口罩罩体为四层纤维重叠的过滤材料,上下两层为初滤纤维层,在过滤材料中起初级过滤和保护及支撑中间过滤层的作用,中间两层分别为第二精滤纤维层和第一精滤纤维层,在过滤材料中起精细过滤的作用。这四层纤维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分别具有初始过滤、高效过滤的差异化功能,并且,该口罩配合密封圈的使用,解决了口罩与面部的密合性问题,具有较好的过滤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寒冷的冬天,空气异常寒冷,因此很多人都喜欢戴上口罩,以此来缓和吸入的空气;现有的很多口罩都是采用的面纱织成,但是对于近视需要佩戴眼镜的人来说,戴上口罩后由于口罩上部与人脸的鼻子处不能紧密配合,呼出的气体会从口罩与人鼻梁之间的缝隙流出,热空气遇上冰冷的眼镜片会在眼镜片上起雾,影响人的视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与人鼻梁之间的缝隙流出,在镜片上起雾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起雾式口罩。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起雾式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边均设有弹性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设有可塑性的鼻梁条;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可塑性的阻气带,所述阻气带沿口罩本体周向完全覆盖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所述口罩本体上设有用于将呼出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外部的导流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佩戴时将弹性挂耳带挂在耳朵上,弹性挂耳带可使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尽可能地贴在佩戴者的面部;将可塑性的鼻梁条沿人鼻梁的两侧捏紧形成鼻夹,可提高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面部的密封性;同时,使口罩本体上周边缘上的可塑性的阻气带紧贴于面部上,可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并且口罩本体上的导流组件可将呼出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外部,从而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与人鼻梁之间的缝隙流出,在镜片上起雾的可能性。优选的,所述阻气带包括具有阻气作用的非透气薄膜,所述非透气薄膜位于口罩本体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一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口罩本体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一面设置的非透气薄膜,可以阻挡人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逸出,从而使阻气带起到阻挡人呼出的气体的作用,以免引起眼镜起雾。优选的,所述阻气带还包括具有粘性的医用贴合层,所述医用贴合层位于非透气薄膜远离口罩本体的一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用贴合层可增加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的接触力,使阻气带与人面部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从而使阻气带阻隔气体的效果更好,以免引起眼镜起雾,并且用医用材料制成的贴合层不会引起人的不舒适感。优选的,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多根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微型的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的开口朝向口罩本体与佩戴者皮肤相接触的一面,所述出气端的开口朝向口罩本体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一面,且远离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佩戴者呼出的部分空气可从导流软管的进气端进入导流软管内,进而被导流至导流软管的出气端,并从导流软管的出气端排至远离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的外界环境中,从而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之间的缝隙漏出,引起眼镜起雾;并且导流软管具有单向导流功能,可防止佩戴者将外界空气吸入,使口罩本体继续起到防护作用。优选的,所述导流软管的进气端内部设有多个弹性瓣膜,所述弹性瓣膜的一端与导流软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导流软管的出气端,且相互抵触时将导流软管分隔成两个完全独立的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佩戴者吸气的时候,弹性瓣膜朝向导流软管的出气端的一端会进行关闭,防止人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导流软管吸入鼻中,影响口罩的防护作用;当佩戴者呼气的时候,弹性瓣膜朝向导流软管的出气端的一端会进行打开,进而对人呼出的气体起到导流作用,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之间的缝隙漏出,引起眼镜起雾。优选的,所述导流软管的出气端位于口罩本体的下周边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人呼出的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的下周边缘,从而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之间的缝隙漏出,引起眼镜起雾;并且不会使大量的气体从人的脸颊处排至人耳附近,防止大量的气体对人耳造成不舒适感。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边均上下设置有两个纽扣,每根弹性挂耳带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与纽扣相匹配的扣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挂耳带虽然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并不能保证适合所有使用者的脸型大小,通过口罩本体上方的纽扣和弹性挂耳带上的扣眼的使用,佩戴者可以根据脸型的大小进行调节弹性挂耳带的长度,以提高口罩的使用范围。优选的,所述口罩本体由内到外依次设有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与佩戴者皮肤相接触的防过敏舒适层,所述中层为过滤空气的过滤层,所述外层为与外界环境相接触且可防止飞沫的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口罩本体的内层会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防过敏舒适层可防止佩戴者过敏或者出现不舒适感;中层的过滤层可对空气中进行过滤,使该口罩起到防护作用;外层的防水层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可起到防水作用,以免影响口罩的正常使用。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阻气带和导流组件的设置,对佩戴者呼出的气体起到阻隔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对呼出的气体起到导流作用,使呼出气体排至口罩本体的外部,从而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与人鼻梁之间的缝隙流出,在镜片上起雾的可能性;2.通过多根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导流软管的设置,可使佩戴者呼出的气体由导流软管排至口罩本体外部的外界环境内,尽可能地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之间的缝隙漏出,引起眼镜起雾,还可防止佩戴者将外界空气吸入,使口罩本体继续起到防护作用;3.通过导流软管的出气端位于口罩本体的下周边缘的设置,可将人呼出的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的下周边缘,从而减少呼出的气体从口罩本体的上周边缘与人面部之间的缝隙漏出,引起眼镜起雾;并且不会使大量的气体从人的脸颊处排至人耳附近,防止大量的气体对人耳造成不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的两侧边均设有弹性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周边缘设有可塑性的鼻梁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有可塑性的阻气带(4),所述阻气带(4)沿口罩本体(1)周向完全覆盖于口罩本体(1)的上周边缘;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有用于将呼出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1)外部的导流组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1)的两侧边均设有弹性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1)的上周边缘设有可塑性的鼻梁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有可塑性的阻气带(4),所述阻气带(4)沿口罩本体(1)周向完全覆盖于口罩本体(1)的上周边缘;所述口罩本体(1)上设有用于将呼出气体导流至口罩本体(1)外部的导流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带(4)包括具有阻气作用的非透气薄膜(41),所述非透气薄膜(41)位于口罩本体(1)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带(4)还包括具有粘性的医用贴合层(42),所述医用贴合层(42)位于非透气薄膜(41)远离口罩本体(1)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起雾式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5)包括多根具有单向导流功能的微型的导流软管(51),所述导流软管(51)包括进气端(511)和出气端(512),所述进气端(511)的开口朝向口罩本体(1)与佩戴者皮肤相接触的一面,所述出气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善稳文清李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理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