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提香流化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57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提香箱体,在提香箱体上设有罩体,提香箱体的热风腔与进风装置连接,在罩体上还设有排风口,提香箱体通过多个弹性元件支承在底座上,在提香箱体底部或两侧设有振动装置。通过采用振动的方案,使茶叶能够均匀受热,提高了提香的效率,尤其是能够通过提高均匀度,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优选的方案中,采用柔性结构罩体的方案,使罩体不随着提香箱体振动,从而降低了能耗。采用振动流化床的结构,能够提高提香工序的连续性,减少人工参与,尤其是能够减少在上料、生产和卸料过程中的产生的碎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提香流化床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叶生产多在提香机或提香烘焙机上进行,提香机通常具有封闭的空腔,并内设有加热装置,并通过空气排出提香过程中的水分。现有的加热方式有热风加热和内部加热等方式,其中热风加热具有提香速度快、加热均匀的优势,内部加热具有提香效果好,成茶品质较高的优势。中国专利文献CN201479841U记载了一种连续化作业茶叶提香机,采用了滚筒的方案。但是该方案会增加碎茶率,而且由于滚筒的结构原因,能耗较高。中国专利文献CN106359685A中记载了一种绿茶提香加工工艺,采用了微波加热方式,进行提香,但是该方案是利用水分子的共振实现加热,对部分香型具有一定破坏效果,使得最终的茶叶成品香型不够饱满,茶叶不耐泡,整体品质下降。中国专利文献CN104904894A记载了一种茶叶提香机及茶叶智能化控制提香模式,采用了PLC+PID控制方案,对提香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能够提高提香工序的效率,降低提香工序的能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其特征是:包括提香箱体(7),在提香箱体(7)上设有罩体(2),罩体(2)与进风装置连接,在罩体(2)上还设有排风口(14),提香箱体(7)通过多个弹性元件(16)支承在底座(15)上,在提香箱体(7)底部或两侧设有振动装置(8);/n在罩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3),提香箱体(7)远离进料口(3)的一端设有卸料滑道(19);/n所述的卸料滑道(19)采用可升降的结构,当卸料滑道(19)升起时,卸料滑道(19)的挡边构成提香箱体(7)的边沿,以阻挡茶叶通过;当卸料滑道(19)降下时,茶叶可以通过并卸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其特征是:包括提香箱体(7),在提香箱体(7)上设有罩体(2),罩体(2)与进风装置连接,在罩体(2)上还设有排风口(14),提香箱体(7)通过多个弹性元件(16)支承在底座(15)上,在提香箱体(7)底部或两侧设有振动装置(8);
在罩体(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3),提香箱体(7)远离进料口(3)的一端设有卸料滑道(19);
所述的卸料滑道(19)采用可升降的结构,当卸料滑道(19)升起时,卸料滑道(19)的挡边构成提香箱体(7)的边沿,以阻挡茶叶通过;当卸料滑道(19)降下时,茶叶可以通过并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罩体(2)靠近底部的位置为柔性结构,罩体(2)通过柔性结构与提香箱体(7)连接,以使罩体(2)不会随着提香箱体(7)的振动而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其特征是:提香箱体(7)的结构为:在热风腔(73)的顶部周围设有挡边,两侧的挡边之间还设有多个随振杆(72),用于将振动传递给堆叠的茶叶;升起后的卸料滑道(19)兼作为一端的挡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流化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振动装置(8)的结构为,振动电机(83)至少为两个,振动电机(83)通过振动架(81)与提香箱体(7)连接,振动电机(83)的输出轴与偏心块(82)连接;
两个偏心块(82)相互靠近,以通过调节两个偏心块(82)的相位控制茶叶的行进距离。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肖静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