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捕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浮板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浮板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围杆、诱饵盒、底板和压板等构件,设置的围杆的连线成环状设置,设置的摄像头会将围栏内侧的画面通过外接的控制器展示出来,当水域物种从上端进入到围杆的内侧后,第二电机再次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会控制螺杆进行上或下的运动,当螺杆向下运动后,螺杆会带动压板向下运动,将围杆的顶端罩住,实现对水域物种的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捕捉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水域环境的质量下降,导致水域个别生物数量严重下降,甚至濒临灭绝,实验人员需要通过捕获的方式来研究此类生物,从而制定保护措施。在捕获的过程中,需要在保证不伤害的前提下对濒危物种的个体进行捕捉,方便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目前的通过渔网进行捕捉的方式捕捉范围太广,且在收网的过程可能会因为物种的相互挤压和攻击造成受伤,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浮板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浮板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滑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围杆,所述围杆的连线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底板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诱饵盒,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优选的,所述浮板的右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的底端与浮板的顶端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筒,所述排水筒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优选的,所述浮板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右端与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的底端与浮板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浮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环,所述转盘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浮板的内侧与压板的顶端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围杆、诱饵盒、底板和压板等构件,设置的围杆的连线成环状设置,设置的摄像头会将围栏内侧的画面通过外接的控制器展示出来,当水域物种从上端进入到围杆的内侧后,第二电机再次转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会控制螺杆进行上或下的运动,当螺杆向下运动后,螺杆会带动压板向下运动,将围杆的顶端罩住,实现对水域物种的捕捉,这种捕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捕捉时对水域物种的伤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电动伸缩杆、滑块、第二滚珠和第二电机等构件,当第二齿轮向右运动后,可以实现对排水筒的转弯,当第二齿轮向左运动后,可以实现对齿环的转动,齿环实现对压板的上升和下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板的外观示意图。图中:1-浮板、2-第一齿轮、3-第一滚珠、4-排水筒、5-固定杆、6-螺旋桨、7-连接杆、8-底板、9-诱饵盒、10-围杆、11-蓄电池、12-无线传输模块、13-螺杆、14-转盘、15-齿环、16-第二齿轮、17-压板、18-摄像头、19-电动伸缩杆、20-滑块、21-第二电机、22-第二滚珠、23-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包括浮板1,浮板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浮板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0,浮板1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12,滑块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浮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8,连接杆7同时起到对压板17进行限位的作用,底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围杆10,围杆10的连线呈圆环状设置,底板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诱饵盒9,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17,压板17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8。浮板1的右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第一齿轮2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3,第一滚珠3的底端与浮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转弯时,电动伸缩杆19伸长,电动伸缩杆19带动滑块20和第二电机21转动,滑块20带动第二齿轮16向右移动,当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2相啮合后,第二电机21转动,第二电机21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第二齿轮16带动排水筒4进行转动,排水筒4转动可以改变排水的方向,从而实现对本装置的转向,第一齿轮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筒4,排水筒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旋桨6,浮板1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9,电动伸缩杆19的右端与滑块20的左端固定连接,滑块20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珠22,第二滚珠22的底端与浮板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浮板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盘14,转盘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环15,转盘14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的底端穿过浮板1的内侧与压板17的顶端转动连接,到达合适的捕捉位置后,电动伸缩杆19收缩,电动伸缩杆19带动第二齿轮16向左运动并与齿环15相啮合,开始等待,其中,设置的围杆10的连线成环状设置,设置的摄像头18会将围栏10内侧的画面通过外接的控制器展示出来,当水域物种从上端进入到围杆10的内侧后,第二电机21再次转动,第二电机21通过第二齿轮16带动转盘14转动,转盘14带动会控制螺杆13进行上或下的运动,当螺杆13向下运动后,螺杆13会带动压板17向下运动,将围杆10的顶端罩住,实现对水域物种的捕捉,这种捕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捕捉时对水域物种的伤害,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工作流程:本技术使用时通过蓄电池11进行供电,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外接的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12进行控制,捕捉时,将一些饵料放入到底板8顶端的诱饵盒9的内侧,在水域物种可能出现的水域,将本技术放置在水里,设置的浮板1可以漂浮在水面上,本技术可以进行移动,从而移动到最合适的捕捉地点,第三电机23转动,第三电机23带动螺旋桨6转动,螺旋桨6转动将水排出从而产生推力,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做多余阐述,转弯时,电动伸缩杆19伸长,电动伸缩杆19带动滑块20和第二电机21转动,滑块20带动第二齿轮16向右移动,当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2相啮合后,第二电机21转动,第二电机21带动第二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所述浮板(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0),所述浮板(1)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12),所述滑块(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浮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围杆(10),所述围杆(10)的连线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底板(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诱饵盒(9),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所述浮板(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20),所述浮板(1)的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12),所述滑块(2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6),所述浮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8),所述底板(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围杆(10),所述围杆(10)的连线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底板(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诱饵盒(9),所述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域环境生物调查研究的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右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2)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珠(3),所述第一滚珠(3)的底端与浮板(1)的顶端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港航,代术华,胡艳燕,岳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帅港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