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48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包括杯体,杯体内依次设有上封口膜、承压层、滤水盘;滤水盘的承压侧设有引流腔及承压层,滤水盘上位于引流腔内设有导流装置及容纳导流装置的通孔;导流装置包括针刺以及弹性连接体,在弹性连接体与通孔之间还设有承压出水件,该承压出水件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在该承压出水件上设有出水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滤水盘内设置导流装置,胶囊机对导流装置实施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导流装置带动刺针向上移动刺破承压层,然后注水,实现了先形成出液通路,再注水溶解,使饮品液在温度最高的时候就流出,当到达杯中时保持高温,出液效率高,速度快,适用于极速溶解类饮品或喜好高温的茶类饮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饮品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
技术介绍
单份饮料冲泡系统可以使用饮料制备机和单杯/单份胶囊(以下简称单杯胶囊)来形成单份饮料。在市场中单杯胶囊常用的实例包括制作咖啡,浓咖啡,卡布奇诺,茶,牛奶和可可饮料,同样也用于其他的饮料和食物中,如汤。单杯胶囊预先包装有水溶性饮料成分,并在使用前密封。在使用中,在将胶囊放入饮料制备机后刺穿胶囊,以形成用于注入的水性介质的入口,使胶囊内的水溶性饮料在内部蓄积一定压力下发生内部搅动并充分溶解,再经胶囊杯底的出水口流出,形成风味香醇的饮品。但是传统的单杯胶囊均是注水一定时间后承压层被刺破出水,制备饮品的时间较长,而且出水后温度较高,需要长时间等待,无法满足现在快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的单杯胶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水压刺破出水而导致出液效率低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包括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该杯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封口膜、承压层、滤水盘;所述滤水盘的承压侧设有引流腔及覆盖引流腔的承压层,所述滤水盘上位于引流腔内设有导流装置及容纳导流装置的通孔;/n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尖端朝向承压层的针刺以及连接针刺与滤水盘的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受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形变或弹性形变,同时带动针刺朝向承压层移动,在所述弹性连接体与通孔之间还设有承压出水件,该承压出水件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在该承压出水件上设有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包括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该杯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封口膜、承压层、滤水盘;所述滤水盘的承压侧设有引流腔及覆盖引流腔的承压层,所述滤水盘上位于引流腔内设有导流装置及容纳导流装置的通孔;
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尖端朝向承压层的针刺以及连接针刺与滤水盘的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受外力作用下可发生塑性形变或弹性形变,同时带动针刺朝向承压层移动,在所述弹性连接体与通孔之间还设有承压出水件,该承压出水件受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在该承压出水件上设有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体包括固定针刺朝向承压层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均通过弹性部连接滤水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设有弧形体或波浪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外力反向刺破的单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体的出液侧设有反向筋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鸣丁阳蒋福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鼎加弘思饮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