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48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包括主箱体、活动箱门、密封条、开关把手、提拉把手、换气扇、固定底座、缓冲层板、培养基瓶、加热灯、安装角架、密封盖板和观察窗。活动箱门呈对称式设置,且活动箱门通过上下端分别卡放在凹槽内呈滑动式设置,便于打开或闭合箱门,从而方便培养瓶的观察和取用,方便装置内部的清理和安装工作,缓冲层板的上板面开设有安置凹槽,且所开设的凹槽在缓冲层板上均匀分布,将培养基瓶摆放在凹槽内,以确保能够稳定的放置,并能够控制相邻培养基瓶间的间距,加热灯设置有多个挡位的温度调节功能,实现对装置内部温度高低的合理控制,观察窗为透明玻璃窗,便于观察箱体内的培养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
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基,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属于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为了提高油茶幼苗的成活率,种植人员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油茶幼苗的培育过程中。目前市场上的油茶组织培养基,密封性太差,生存温度不稳定,环境空气不佳,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等不足之处,大大降低了培养效率。现有的油茶组织培养基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复杂的使用环境,其一、箱门设计不合理,不方便培养瓶的观察和取用,其二、没有设置换气装置,装置的正常通风难以保证,内部培养基的存活率低,其三、在使用时每次查看内部的培养情况均需打开箱门,不便于培养过程中的检查,且多层打开箱门,也会对培养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包括主箱体、活动箱门、密封条、开关把手、提拉把手、换气扇、固定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活动箱门(2)、密封条(3)、开关把手(4)、提拉把手(5)、换气扇(6)、固定底座(7)、缓冲层板(8)、培养基瓶(9)、加热灯(10)、安装角架(11)、密封盖板(12)和观察窗(13);所述主箱体(1)、固定底座(7)和密封盖板(12)构成该培养基装置的主体框架部分,所述固定底座(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底端,所述密封盖板(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顶端,所述活动箱门(2)位于主箱体(1)的正面,且活动箱门(2)的上端卡放在密封盖板(12)开设的凹槽内,底端卡放在固定底座(7)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密封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油茶组织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活动箱门(2)、密封条(3)、开关把手(4)、提拉把手(5)、换气扇(6)、固定底座(7)、缓冲层板(8)、培养基瓶(9)、加热灯(10)、安装角架(11)、密封盖板(12)和观察窗(13);所述主箱体(1)、固定底座(7)和密封盖板(12)构成该培养基装置的主体框架部分,所述固定底座(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底端,所述密封盖板(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的顶端,所述活动箱门(2)位于主箱体(1)的正面,且活动箱门(2)的上端卡放在密封盖板(12)开设的凹槽内,底端卡放在固定底座(7)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密封条(3)位于活动箱门(2)内侧边,所述开关把手(4)开设在活动箱门(2)上,且所述开关把手(4)位于活动箱门(2)的内侧边中部,所述提拉把手(5)对称分布在主箱体(1)的左右两侧,且提拉把手(5)的尾端与主箱体(1)侧面呈转动连接,所述换气扇(6)位于主箱体(1)的两侧箱板上半部分,且换气扇(6)与主箱体(1)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7)位于整个装置的最底部,且固定底座(7)顶端与主箱体(1)的底部箱壁呈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层板(8)位于主箱体(1)的内部,且缓冲层板(8)放置在主箱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