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78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林木组培繁育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毛梾组培生根率低、生根质量差等问题,提供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用改良MS作为基本培养基,以毛梾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腋芽诱导,用无菌苗诱导产生不定芽,再由不定芽诱导再生植株生根的繁殖方法。针对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环节选择了改良的培养基,培养时间短,培养流程简便,提高了毛梾的繁殖效率,诱导腋芽成活率90%以上,增殖系数8.1~9.5,生根率85%以上;能快速获得遗传性状一致的毛梾试管苗。利用组培快繁技术,进行外植体培养,可不受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再生周期短,繁殖系数高,生根率高,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木组培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中国国内石油储量只能供开采17年,世界石油将在30~40年内耗竭,面对日益减少的石油储备和不断增加的石油使用量,能源危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能源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发展石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毛梾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能源树种。毛梾(CornuswalteriWanger.),又名黑椋子、车梁木等,隶属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乔木,集中分布于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等地。毛梾果实含油率达31.8%~41.3%,果皮含油率达24.9%~25.7%,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其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根系强大,是绿化荒山和水土保持的良好树种;树形优美,可作为良好的通道和城市绿化树种。毛梾是集园林绿化、荒山造林、木本油料、生物质能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珍贵乡土树种,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毛梾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种子繁殖,但由于其果皮富含油脂,内果皮坚硬骨质,透水透气性差,种子繁殖困难。康永祥等[1]采用低温层积方法对毛梾种子进行催芽,发芽率仅达46.7%;采用GA3处理,发芽率最高也仅达48.43%[2],而且繁育时间长,不易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虽可采用扦插繁殖,但其存活率低,生根非常困难,又受到季节和资源的限制;嫁接的成活率也较低,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繁殖。组织培养成为大规模、快速繁殖毛梾优良品种的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外对毛梾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仅有张丹等[3]对毛梾初代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暴甜等[4]学者建立了毛梾优良无性系组培体系。但是现有的研究存在生根率低、生根质量差等缺点,无法快速、高效地满足科研及大规模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毛梾组培生根率低、生根质量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及其组培快繁方法。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所述毛梾茎段再生培养基包括初代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0.5mg·L-1~1.0mg·L-1的BA、0.1mg·L-1的NAA、0.1mg·L-1的IBA、20g·L-1蔗糖、6.5g·L-1琼脂;培养基pH值为5.8~5.9;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继代增殖培养基(1):改良MS、1.5mg·L-1的BA、0.3mg·L-1的IBA、20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或继代增殖培养基(2):改良MS+1.0mg·L-1的BA、0.5mg·L-1的IBA、0.1mg·L-1的GA3、20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所述生根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1)为改良1/2MS、0.3mg·L-1的NAA、15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或生根培养基(2)为:改良1/4MS、0.2mg·L-1的NAA、15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所述改良MS培养基配方为表1:表1:利用所述的再生培养基进行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的组培快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外植体选取:1-3月选择当年生枝条进行水培,得到4~5cm的幼嫩茎段;或4-5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材料;(2)外植体灭菌:所得幼嫩茎段用75%的酒精溶液浸泡30s,无菌水冲洗3次,沥干,再采用0.1%HgCI2溶液消毒4min~5min,无菌水冲洗5-6次,再切成1.5-1.8cm的茎段,每个茎段至少带一个腋芽,备用;(3)初代培养:将步骤(2)切取的茎段,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控制:培养温度25±2℃,湿度60±2%,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20~30天,待腋芽萌发至3cm时,将腋芽切下备用;(4)继代增殖培养:将步骤(3)切下的腋芽转接至继代增殖培养基中培养,控制:培养温度25±2℃,湿度60±2%,光照强度2500~3000l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20~30天,在茎段基部周围形成丛生芽,将其切成带茎节的切段,扩繁试管苗;(5)生根培养:将步骤(4)扩繁的试管苗转接至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控制: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12~14h/d,培养20~30天,试管苗在培养基中根长至2.0cm时,出瓶移栽。本专利技术改良MS培养基与常用MS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如下:大量元素中,采用K2SO4代替KNO3。理由:K2SO4可以同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和硫元素,缺硫时培养的植物组织会明显的退绿。采用Ca(NO3)2·4H2O代替CaCl2·2H2O,而且含量翻倍。理由:钙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缺钙时细胞分裂收到影响,细胞壁形成受阻,严重时幼芽、幼根会溃烂坏死;钙离子能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活化各种酶,调节植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微量元素中,去除了KI和CoCl2·6H2O。理由:KI对存放要求高,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容易与Cu+形成沉淀;CoCl2·6H2O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对植物产生长期不良影响。采用Zn(NO3)2·6H2O代替ZnSO4·7H2O,而且含量翻倍。理由:ZnSO4·7H2O对眼睛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眼损害。锌是生长素吲哚乙酸生物合成的催化剂,也是谷氨酸脱氢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化剂,缺锌时产生小叶病,使叶小而丛生,不能正常展开。有机元素中,去除盐酸吡哆醇,同时将盐酸硫胺素的含量扩大10倍。理由:盐酸硫胺素与根的生长有关,在缺少盐酸硫胺素时,根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本专利技术中:所述BA为6-苄氨基腺嘌呤,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芽的形成,也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促进细胞分裂,促进非分化组织分化,促进生物体内物质的积累,促进侧芽发生,防止老化,是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中的细胞分裂素。所述IBA为吲哚丁酸,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主要用于插条生根,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所述NAA为萘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在植物使用扦插法繁殖时使用,也可用于植物组培快繁,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座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可经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所述GA3为赤霉素,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主要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生长和打破休眠。在大多数情况下,赤霉素对组织培养中器官和胚状体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已形成的器官和胚状体的生长则有促进作用。改良1/2MS:所述改良1/2MS为改良MS基本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其余不变形成的培养基。改良1/4MS:所述改良1/4MS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示毛梾茎段再生培养基包括初代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n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0.5 mg·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生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示毛梾茎段再生培养基包括初代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0.5mg·L-1~1.0mg·L-1的BA、0.1mg·L-1的NAA、0.1mg·L-1的IBA、20g·L-1蔗糖、6.5g·L-1琼脂;培养基pH值为5.8~5.9;
所述继代增殖培养基为:继代增殖培养基(1):改良MS、1.5mg·L-1的BA、0.3mg·L-1的IBA、20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或继代增殖培养基(2):改良MS、1.0mg·L-1的BA、0.5mg·L-1的IBA、0.1mg·L-1的GA3、20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生根培养基(1)为改良1/2MS、0.3mg·L-1的NAA、15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或生根培养基(2)为:改良1/4MS、0.2mg·L-1的NAA、15g·L-1蔗糖、6.5g·L-1琼脂,pH值为5.8~5.9;
所述改良MS培养基配方为表1:
表1: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培养基进行毛梾茎段诱导植株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刘劲张春媛杨飞杨俊鸾王建义马佳琳贾迎春陈春李林英梁爱军贺义才程丽芬张彩红张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