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
本技术涉及花卉种植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VanLeibig建立了矿质营养理论的雏形,奠定了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Sachs和Knop在1860年前后成功地在营养液中种植植物,建立了沿用至今的用矿质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并逐步演变成现代的无土栽培技术。1929年,美国的Gericke进行了大规规模的无土栽培研究。我国无土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水稻无土育秧,蔬菜作物无土育苗和花卉无土栽培等。1980年全国成立了蔬菜工厂化育苗协作组,除研究无土育苗外,还进行了保护地无土栽培技术研究。2016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福建三安集团建立起世界最大面积的全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科三安植物工厂,实现了无土栽培生产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花卉无土栽培产量高、品质好、适用于规模化无菌化生产,但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工具对花卉进行喷淋水分,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杆(2),底座(1)的顶端与多组支撑杆(2)的底端连接,多组支撑杆(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横梁(3),多组支撑杆(2)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横梁(3)的底端连接,多组横梁(3)的顶端设置有遮挡棚(4),多组横梁(3)的顶端均与遮挡棚(4)的底端连接,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泵(5),底座(1)的顶端与泵(5)的底端连接,泵(5)的输入端设置有抽取管道(6),泵(5)的输入端与抽取管道(6)的输出端连接,抽取管道(6)的输入端与水分存储设备连接,泵(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道(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杆(2),底座(1)的顶端与多组支撑杆(2)的底端连接,多组支撑杆(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多组横梁(3),多组支撑杆(2)的顶端分别与多组横梁(3)的底端连接,多组横梁(3)的顶端设置有遮挡棚(4),多组横梁(3)的顶端均与遮挡棚(4)的底端连接,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泵(5),底座(1)的顶端与泵(5)的底端连接,泵(5)的输入端设置有抽取管道(6),泵(5)的输入端与抽取管道(6)的输出端连接,抽取管道(6)的输入端与水分存储设备连接,泵(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送管道(7),泵(5)的输出端与第一输送管道(7)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送管道(7)上设置有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第一输送管道(7)与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连接,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分别与多组横梁(3)的底端连接,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上均设置有多组喷淋器(9),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分别与多组喷淋器(9)连接,多组支撑杆(2)上套装设置有透明塑料套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横梁(3)的底端均设置有多组第一固定板(10),多组横梁(3)的底端分别与多组第一固定板(10)的顶端连接,多组第一固定板(10)上均设置有贯穿孔,多组第二输送管道(8)分别穿过多组第一固定板(10)上的贯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花卉无土栽培的雾化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支撑杆(2)的前端设置有温度监测器(11),一组支撑杆(2)的前端与温度监测器(11)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