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颜料分散体和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251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2
提供了包含水、润湿剂(A)、片状效应颜料(B)和特定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其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中的所有组分,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中的固体组分的含量为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并且如使用B型粘度计在6rpm的旋转速度的条件下测量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粘度为100mPa·sec至10000mPa·se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效应颜料分散体和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效应颜料分散体和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涂装涂料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材料并且对材料赋予优异的外观。在工业商品中,优异的外观,特别是“质感”,对增强产品吸引力是重要的。尽管消费者所需的工业商品的质感不同,但在诸如汽车外板、汽车部件和家用电器的领域中一直需要金属或珠光光泽(金属光泽和珠光光泽在下文被统称为“金属或珍珠光泽”)。金属或珍珠光泽是指不具有表面颗粒感的质感,如镜子的表面;当沿实际上垂直于经涂装的板的方向(高亮)观察时,其光亮地发光;并且当倾斜于经涂装的板(阴影)观察时看起来是暗的。换而言之,在质感的高亮区与阴影区之间存在大的亮度差。将这种金属或珍珠光泽赋予工业商品表面的技术包括金属电镀和金属沉积(例如,PTL1)。然而,例如,在简易性和成本方面,可以赋予金属或珍珠光泽的涂料是有利的。如果涂料是水性涂料,从对环境负担的观点而言,这是更有利的。PTL2公开了水性基底涂料组合物,其含有由通过压碎气相沉积金属膜获得的金属片组成的效应颜料,以及酸值为20mgKOH/g至150mgKOH/g(固体含量)的水性纤维素衍生物,其中水性纤维素衍生物用作主要粘合剂树脂,并且效应颜料的含量以颜料重量浓度(PWC)计为20质量%至70质量%。然而,由PTL2中公开的涂料形成的涂膜在金属或珍珠光泽方面是不令人满意的。PTL3公开了含有片状效应颜料的水性底涂涂料的涂装方法;所述涂装方法包括将调节成涂料中的固体含量为20wt%至40wt%的水性底涂涂料(A1)涂装至被涂物,以便基于干膜具有1μm至15μm的厚度;以及将调节成涂料中的固体含量为2wt%至15wt%的水性底涂涂料(A2)涂装至未固化的涂膜,以便基于干膜具有0.1μm至5μm的厚度。然而,由PTL3的涂装方法形成的涂膜在金属或珍珠光泽方面是不令人满意的。PTL4公开了含有水、片状铝颜料和基于纤维素的流变控制剂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其中每100质量份其所有组分,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含有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的固体,如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以6转/分钟的旋转速度测量的粘度为400mPa·sec至10000mPa·sec,并且总固体含量中除了片状铝颜料之外的每100质量份总量的组分,片状铝颜料的固体含量为30质量份至200质量份。PTL4中公开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然而,还需要效应颜料分散体,其即使在这种效应颜料分散体储存预定的时间段后,并且然后涂装形成涂膜,也可以提供优异的金属光泽(下文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的耐水性。引文列表专利文献PTL1:JPS63-272544APTL2:JP2009-155537APTL3:JP2006-95522APTL4:WO2017/175468A专利技术概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可以形成金属或珍珠光泽并且进一步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的效应颜料分散体;以及提供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问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提供了效应颜料分散体,包含水,润湿剂(A),片状效应颜料(B),以及纤维素纳米纤维(C),基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绝干质量,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C)具有0.4mmol/g至1.0mmol/g的羧基量并且在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1.0质量%水性分散体中具有80%或更大的透明度,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有组分,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的固体含量,如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以6转/分钟的旋转速度测量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100mPa·sec至10000mPa·sec的粘度。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100质量份的所述片状效应颜料(B)的所述固体含量,所述润湿剂(A)基于固体以4质量份至400质量份的量存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述固体含量,所述片状效应颜料(B)基于固体以2质量份至97质量份的量存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还包含水性树脂分散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提供了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包括向被涂物涂装着色涂料以形成着色涂膜,向形成的所述着色涂膜涂装以上任一种的效应颜料分散体以形成效应涂膜,以及向形成的所述效应涂膜涂装透明涂料以形成透明涂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中,所述效应涂膜基于干膜具有0.1μm至4μm的厚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中,所述多层涂膜具有90至240的60度镜面光泽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案提供了多层涂膜,包括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由以上任一种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着色涂膜上的效应涂膜,以及由透明涂料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效应涂膜上的透明涂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多层涂膜中,所述效应涂膜基于干膜具有0.1μm至4μm的厚度。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层涂膜具有90至240的60度镜面光泽度。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表现出优异的耐水性,可以形成金属或珍珠光泽并且进一步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的效应颜料分散体;以及提供了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实施方案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涉及效应颜料分散体,其包含水、润湿剂(A)、片状效应颜料(B)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绝干质量,纤维素纳米纤维(C)具有0.4mmol/g至1.0mmol/g的羧基量并且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1.0质量%水性分散体中具有80%或更大的透明度,并且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在特定范围内的固体含量和在特定范围内的粘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其包括将效应颜料分散体涂装至由着色涂料形成的着色涂膜以形成效应涂膜,以及将透明涂料涂装至效应涂膜。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效应涂膜的多层涂膜。首先,详细地描述效应颜料分散体。效应颜料分散体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包含水、润湿剂(A)、片状效应颜料(B)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基于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绝干质量,纤维素纳米纤维(C)具有0.4mmol/g至1.0mmol/g的羧基量并且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1.0质量%水性分散体中具有80%或更大的透明度;每100质量份的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有组分,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优选0.5质量份至8质量份、并且更优选2质量份至6质量份的固体含量;并且如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以6转/分钟的旋转速度测量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100mPa·sec至10000mPa·sec、优选200mPa·sec至8000mPa·sec、并且更优选400mPa·sec至6000mPa·sec的粘度。润湿剂(A)用于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湿润剂(A)可以是当将效应颜料分散体涂装至被涂物时有助于将效应颜料分散体均匀地定向在被涂物上的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效应颜料分散体,包含/n水,/n润湿剂(A),/n片状效应颜料(B),以及/n纤维素纳米纤维(C),/n基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绝干质量,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C)具有0.4mmol/g至1.0mmol/g的羧基量并且在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1.0质量%水性分散体中具有80%或更大的透明度,/n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有组分,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的固体含量,/n如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以6转/分钟的旋转速度测量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100mPa·sec至10000mPa·sec的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5 JP 2018-178675;20181031 JP 2018-2057591.效应颜料分散体,包含
水,
润湿剂(A),
片状效应颜料(B),以及
纤维素纳米纤维(C),
基于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绝干质量,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C)具有0.4mmol/g至1.0mmol/g的羧基量并且在所述纤维素纳米纤维的1.0质量%水性分散体中具有80%或更大的透明度,
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有组分,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0.1质量份至10质量份的固体含量,
如用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以6转/分钟的旋转速度测量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具有100mPa·sec至10000mPa·sec的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其中每100质量份的所述片状效应颜料(B)的所述固体含量,所述润湿剂(A)基于固体以4质量份至400质量份的量存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效应颜料分散体,其中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效应颜料分散体的所述固体含量,所述片状效应颜料(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健次成田信彦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