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变压器及嵌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旋转变压器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及嵌线方法。
技术介绍
旋转变压器广泛应用于位置和速度测量领域。1对极旋转变压器绕组通常采用I型和II型正弦绕组组合或者双层短距绕组与III型正弦绕组组合。采用I型和II型正弦绕组组合通常是高精度场合,采用双层短距绕线与III型正弦绕线组合一般适合机绕,适用于精度要求稍低的场合。采用I型和II型正弦绕组的1对极旋转变压器通常采用手工嵌线,将线圈元件在绕线模上绕好后再脱模,然后将线圈元件嵌到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上。通常正弦绕组与余弦绕组采用相同的绕线模,绕线模的直径由小增大,每个绕线模元件数为总元件数的一半。嵌线方法、顺序会导致正弦相与余弦相位置分布、电气参数不一致,从而影响旋转变压器的精度。为了提高旋变的精度应尽量使正弦相与余弦相在槽内各占一半上层导体和一半下层导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变压器嵌线方法,使旋转变压器的定子正弦相与余弦相高度对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变压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旋转变压器(1)由定子铁芯(2)和转子铁芯(3)组成,转子铁芯3位于定子铁芯2内部;定子铁芯(2)上嵌有定子绕组(4),转子铁芯(3)上嵌有转子绕组(5),且定子绕组(4)与转子绕组(5)均采用的是II型正弦绕组;所述定子绕组(4)包含正弦相绕组(6)和余弦相绕组(7),并且正弦相绕组(6)包含,正弦相A绕组(8)和正弦相B绕组(9);余弦相绕组(7)包含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将正弦相A绕组(8),嵌入定子铁芯(2)中,再分别将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嵌入定子铁芯(2)中,最后再将正弦相B绕组(9)嵌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旋转变压器(1)由定子铁芯(2)和转子铁芯(3)组成,转子铁芯3位于定子铁芯2内部;定子铁芯(2)上嵌有定子绕组(4),转子铁芯(3)上嵌有转子绕组(5),且定子绕组(4)与转子绕组(5)均采用的是II型正弦绕组;所述定子绕组(4)包含正弦相绕组(6)和余弦相绕组(7),并且正弦相绕组(6)包含,正弦相A绕组(8)和正弦相B绕组(9);余弦相绕组(7)包含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将正弦相A绕组(8),嵌入定子铁芯(2)中,再分别将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嵌入定子铁芯(2)中,最后再将正弦相B绕组(9)嵌入定子铁芯(2)中;当采用半周期绕线模(13)时,正弦相A绕组(8)、正弦相B绕组(9)、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均采用逐槽嵌线的方式。
2.一种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旋转变压器(1)由定子铁芯(2)和转子铁芯(3)组成,转子铁芯3位于定子铁芯2内部;定子铁芯(2)上嵌有定子绕组(4),转子铁芯(3)上嵌有转子绕组(5),且定子绕组(4)与转子绕组(5)均采用的是II型正弦绕组;所述定子绕组(4)包含正弦相绕组(6)和余弦相绕组(7),并且正弦相绕组(6)包含,正弦相A绕组(8)和正弦相B绕组(9);余弦相绕组(7)包含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将正弦相A绕组(8),嵌入定子铁芯(2)中,再分别将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嵌入定子铁芯(2)中,最后再将正弦相B绕组(9)嵌入定子铁芯(2)中;当采用全周期绕线模(12)时,正弦相A绕组(8)和正弦相B绕组(9)采用隔槽嵌线的方式,嵌入定子铁芯(2)中,余弦相A绕组(10)和余弦相B绕组(11)采用逐槽嵌线的方式,嵌入定子铁芯(2)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II型正弦绕组的绕组中心线与定子铁芯(2)的齿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