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93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球壳,所述球壳上设置有电场强度检测装置、多个放电针和放电通孔;所述球壳由上下两个半球壳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球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和电极。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驱雷装置能够自动检测雷云电场的强度并根据检测数据自动控制驱雷装置在有源和无源之间切换,确保在耗能最低的情况下实现高可靠性的驱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设置在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上的驱雷装置多为有源或无源的驱雷器,有源驱雷器能够主动激发电晕离子消除多种电场强度下雷击的现象,从而避免雷击发生,但是,有源驱雷器工作时需要电源供电,能耗高;无源驱雷器虽然工作过程中不用电源供电,但是其响应速度慢,通常需要雷云电场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才能激发电晕放电,因此,在无源驱雷器激发电晕离子前,雷云电场仍有雷击发生的可能,故无源驱雷器的驱雷效果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该驱雷装置能够自动检测雷云电场的强度并根据检测数据自动控制驱雷装置在有源和无源之间切换,确保在耗能最低的情况下实现高可靠性的驱雷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球壳,所述球壳上设置有电场强度检测装置、多个放电针和放电通孔;所述球壳由上下两个半球壳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球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和电极。作为本案的重要设计,所述放电针和放电通孔位于上半球壳;所述风机位于下半球壳内。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下半球壳上放置有支架,所述感应线圈和电极安装在支架上。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风机吹动气流自下而上流过感应线圈和电极。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球壳内设置有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与感应线圈导线连接。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放置感应线圈和电极的安装槽。作为本案的优化设计,所述电极呈环形,其中心轴线与感应线圈的中心轴线、风机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均竖直经过球壳的球心。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驱雷装置能够自动检测雷云电场的强度并根据检测数据自动控制驱雷装置在有源和无源之间切换,确保在耗能最低的情况下实现高可靠性的驱雷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雷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内部结构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是下半球壳的俯视图;图6是图5去掉环形电极和感应线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去掉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立柱;2、下球壳;3、上球壳;4、电场强度检测装置;5、放电针;6、放电通孔;7、支架;8、安装架;9、风机;10、环形电极;11、感应线圈;12、断路器;13、导线一;14、导线二;15、安装槽一;16、安装槽二;17、插孔;18、安装槽三;19、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需要通过输电线进行远距离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发电厂和输电线遭受雷击,通常需要在发电厂和输电铁塔上安装驱雷装置。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驱雷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上固定安装有球壳,球壳上设置有电场强度检测装置4、多个放电针5和放电通孔6;如图2和图3所示,电场强度检测装置4包括一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球形外壳和设置在球形外壳内的接收部和控制部,接收部用于接收电场信号,控制部用于处理接收部收到的电场信号。如图2-图4所示,球壳由上下两个半球壳可拆卸连接组成,上球壳3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下球壳2采用绝缘材料制作,放电针5和放电通孔6位于上半球壳,球壳内设置有风机9,风机9位于下半球壳内,风机9上方设置有感应线圈11和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二14接地,这样,电极和上球壳3组成无源驱雷装置,当发电场上方有雷云时,雷云中的电荷不断聚集,同时大地上聚集大量正电荷,在异性电荷相吸的作用下,雷云中的负电荷不断呈漏斗状下降,当负电荷聚集到一定数量后,雷云中的负电荷与上球壳3上的放电针5之间形成微安级放电,雷云电荷击穿外界空气与放电针5连通后,大量负电荷聚集在上球壳3上,此时大地上聚集的正电荷通过导线二14聚集到电极上,电极上的大量正电荷与上球壳3上的大量负电荷不断聚集,产生电压差,当电压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击穿上球壳3与电极之间的空气而放电,从而电离出大量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通过放电通孔6逸出释放到空气中与雷云中的负电荷中和,削弱雷云;感应线圈11通过导线一13外接电源,这样,感应线圈11和上球壳3组成有源驱雷装置,感应线圈11接通电源后在感应线圈11的两端产生高压感应电动势,高压感应电动势会击穿感应线圈11与上球壳3之间的空气而放电,从而电离出大量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通过放电通孔6逸出释放到空气中与雷云中的负电荷中和,削弱雷云;当外部形成雷云电场时,电场强度检测装置4能够检测到该电场的强度,起初,该雷云电场场强较小,还不能发生雷击现象,此时,有源驱雷装置不工作,之后,雷云电场的场强逐渐变大,已经有了发生雷击现象的条件,但是雷云电场尚未达到激发无源驱雷装置放电的强度,此时,无源驱雷装置不会放电,为了避免雷云电场发生雷击现象,控制部会控制感应线圈11通电并在感应线圈11的两端产生高电压,促使有源驱雷装置放电,再往后,雷云电场的场强继续变大,当其场强达到激发无源驱雷装置放电的强度后,无源驱雷装置开始放电,此时,控制部控制有源驱雷装置断电停止工作,不再消耗电能,可见,整个驱雷过程是根据雷云电场的强度控制无源驱雷装置和有源驱雷装置协同工作,无源驱雷装置放电时,有源驱雷装置不放电,无源驱雷装置不放电时,有源驱雷装置放电,因而能够保证在耗电量最少的情况下杜绝雷云电场发生雷击现象,有效保护了发电厂和输电线免受雷击,驱雷效果好,可靠性高。如图3和图4所示,立柱1采用管状结构,这样设计,可将伸出球壳的导线一13和导线二14布置到立柱1内,避免导线裸露在外,有助于延长导线的使用寿命。如图5所示,下球壳2上放置有支架7,感应线圈11和电极安装在支架7上,风机9吹动气流自下而上流过感应线圈11和电极,这样设计,无源驱雷装置或有源驱雷装置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在风机9的吹动下快速通过放电通孔6从球壳内逸出释放到空气中。如图5和图7所示,下球壳2内固定安装有安装架8,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架8上,这样设计,方便快速将电机固定安装到下球壳2内。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支架7对风机9吹动的气流的阻挡影响,如图6所示,支架7采用十字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球壳,所述球壳上设置有电场强度检测装置、多个放电针和放电通孔;/n所述球壳由上下两个半球壳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球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和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包括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固定安装有球壳,所述球壳上设置有电场强度检测装置、多个放电针和放电通孔;
所述球壳由上下两个半球壳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球壳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方设置有感应线圈和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和放电通孔位于上半球壳;
所述风机位于下半球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电厂与输变电线路驱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球壳上放置有支架,所述感应线圈和电极安装在支架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王喜俊王绍辉金锐王利涛贾启龙张萍侯玉红郑孝哲冯丽敏符亮刘丽平张建卫徐勇张丽娜解云丽付兴武王延杰蔡文强郝雅雅夏明方李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