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2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和多个公端子,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和多个母端子,公头基座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各公端子均位于凹槽内,凹槽内浇筑有第一防水胶层,第一防水胶层与凹槽及各公端子密封粘接;母头基座后端开设有与母端子一一对应的盲孔,每个盲孔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母头基座前后端的装配孔,每个装配孔内插接有一个母端子,母端子后端一体成型有向后延伸的金属导电片,该金属导电片贴着装配孔内壁向后延伸出装配孔及盲孔外,每个装配孔后端嵌设有一个密封塞,每个盲孔内浇筑有第二防水胶层,第二防水胶层将密封塞封闭在其内部,同时与盲孔、金属导电片密封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池夹连接器是电动工具常用的连接装置,主要用于连接电池夹和电动工具控制系统,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其中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和设置在公头基座上的多个公端子,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和设置在母头基座内的与公端子一一对应的母端子,为了实现对接,公接头和母接头插接侧均是外露的,另一侧则分别与电动工具的电路板、电池夹的电路板连接,这就导致公头基座与公端子之间的间隙、母头基座与母端子之间的间隙、母端子自身存在的插口形成了连通外界与电路板的连通通道,导致外界的灰尘、潮湿的空气、以及公端子、母端子发热加热空气产生的气体沿通道进入电动工具或电池夹内部,污染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能够有效隔离外界与电动工具内部、外界与电池夹内部,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潮湿的空气、以及公端子、母端子发热加热空气产生的气体进入电动工具和/或电池夹内部,污染电动工具和/或电池夹内部的电路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和设置在公头基座上的多个公端子,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和设置在母头基座内的多个母端子,公头基座正对母头基座的一面为前端面,背对母头基座的一面为后端面,公端子前端伸出公头基座的前端面外,公头基座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各公端子均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凹槽内浇筑有第一防水胶层,第一防水胶层与凹槽及各公端子密封粘接;母头基座正对公头基座的一端为前端,背对公头基座的一端为后端,母头基座后端开设有与母端子一一对应的盲孔,盲孔向母头基座前端延伸,每个盲孔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母头基座前后端的装配孔,每个装配孔内插接有一个母端子,母端子从母头基座后端插入装配孔内,母端子后端一体成型有向后延伸的金属导电片,该金属导电片贴着装配孔内壁向后延伸出装配孔及盲孔外,用于与PCB板电连接,每个装配孔后端嵌设有一个用于封闭装配孔后端的密封塞,每个盲孔内浇筑有第二防水胶层,第二防水胶层将密封塞封闭在其内部,同时与盲孔、金属导电片密封粘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公头基座前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定位端子,母头基座前端开设有一个定位插槽,定位端子与定位插槽对应且相互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公头基座后端开设有多个隔离槽,任一隔离槽位于相邻两公端子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浇筑在凹槽内的第一防水胶层将公端子与公头基座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以阻断公接头前后端的连通通道,避免灰尘、水汽等污染物从公接头前端通过公端子与公头基座之间的间隙进入公接头后端的电路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浇筑在盲孔内的第二防水胶层将母头基座与母端子之间的间隙、母端子自身存在的插口进行封闭,以阻断母接头前后端的连通通道,避免灰尘、水汽等污染物从母头基座与母端子之间的间隙或母端子自身存在的插口进入母接头后端的电路系统。从而实现电池夹连接器的隔离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设置定位端子和定位插槽以提高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准确性,避免公端子与母端子错位插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设置隔离槽来隔离相邻的两个公端子,以降低两个公端子产生的热量在两公端子之间存储,提高公头基座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电池夹连接器处于未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公接头前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公接头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母接头后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中:1、公头基座,2、公端子,3、母头基座,4、母端子,5、凹槽,6、第一防水胶层,7、盲孔,8、装配孔,9、金属导电片,10、密封塞,11、第二防水胶层,12、定位端子,13、定位插槽,14、隔离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4所示,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1和设置在公头基座1上的多个公端子2,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3和设置在母头基座3内的多个母端子4,公头基座1正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前端面,背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后端面,公端子2前端伸出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外,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5,各公端子2均位于凹槽5内且与凹槽5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凹槽5内浇筑有第一防水胶层6,第一防水胶层6与凹槽5及各公端子2密封粘接;母头基座3正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前端,背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后端,母头基座3后端开设有与母端子4一一对应的盲孔7,盲孔7向母头基座3前端延伸,每个盲孔7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母头基座3前后端的装配孔8,盲孔7与其内的装配孔8形成一个环形台阶面,每个装配孔8内插接有一个母端子4,母端子4从母头基座3后端插入装配孔8内,母端子4后端一体成型有向后延伸的金属导电片9,该金属导电片9贴着装配孔8内壁向后延伸出装配孔8及盲孔7外,用于与PCB板电连接,每个装配孔8后端嵌设有一个用于封闭装配孔8后端的密封塞10,每个盲孔7内浇筑有第二防水胶层11,第二防水胶层11将密封塞10封闭在其内部,同时与盲孔7、金属导电片9密封粘接。为了提高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准确性,避免公端子2与母端子4错位插接,所述公头基座1前端面上设置有一个定位端子12,母头基座3前端开设有一个定位插槽13,定位端子12与定位插槽13对应且相互配合。为了降低两个公端子2产生的热量在两公端子2之间存储,提高公头基座1的散热效果,公头基座1后端开设有多个隔离槽14,任一隔离槽14位于相邻两公端子2之间。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浇筑在凹槽5内的第一防水胶层6将公端子2与公头基座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以阻断公接头前后端的连通通道,避免灰尘、水汽等污染物从公接头前端通过公端子2与公头基座1之间的间隙进入公接头后端的电路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浇筑在盲孔7内的第二防水胶层11将母头基座3与母端子4之间的间隙、母端子4自身存在的插口进行封闭,以阻断母接头前后端的连通通道,避免灰尘、水汽等污染物从母头基座3与母端子4之间的间隙或母端子4自身存在的插口进入母接头后端的电路系统。从而实现电池夹连接器的隔离技术效果。为了避免第二防水胶层进入装配孔8内而影响公端子2与母端子4的正常连接关系,在装配孔8后端嵌设密封塞10,对第二防水胶层11进行阻隔。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1)和设置在公头基座(1)上的多个公端子(2),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3)和设置在母头基座(3)内的多个母端子(4),其特征在于,公头基座(1)正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前端面,背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后端面,公端子(2)前端伸出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外,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5),各公端子(2)均位于凹槽(5)内且与凹槽(5)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凹槽(5)内浇筑有第一防水胶层(6),第一防水胶层(6)与凹槽(5)及各公端子(2)密封粘接;母头基座(3)正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前端,背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后端,母头基座(3)后端开设有与母端子(4)一一对应的盲孔(7),盲孔(7)向母头基座(3)前端延伸,每个盲孔(7)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母头基座(3)前后端的装配孔(8),每个装配孔(8)内插接有一个母端子(4),母端子(4)从母头基座(3)后端插入装配孔(8)内,母端子(4)后端一体成型有向后延伸的金属导电片(9),该金属导电片(9)贴着装配孔(8)内壁向后延伸出装配孔(8)及盲孔(7)外,用于与PCB板电连接,每个装配孔(8)后端嵌设有一个用于封闭装配孔(8)后端的密封塞(10),每个盲孔(7)内浇筑有第二防水胶层(11),第二防水胶层(11)将密封塞(10)封闭在其内部,同时与盲孔(7)、金属导电片(9)密封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隔离型电池夹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包括公头基座(1)和设置在公头基座(1)上的多个公端子(2),母接头包括母头基座(3)和设置在母头基座(3)内的多个母端子(4),其特征在于,公头基座(1)正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前端面,背对母头基座(3)的一面为后端面,公端子(2)前端伸出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外,公头基座(1)的前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凹槽(5),各公端子(2)均位于凹槽(5)内且与凹槽(5)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凹槽(5)内浇筑有第一防水胶层(6),第一防水胶层(6)与凹槽(5)及各公端子(2)密封粘接;母头基座(3)正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前端,背对公头基座(1)的一端为后端,母头基座(3)后端开设有与母端子(4)一一对应的盲孔(7),盲孔(7)向母头基座(3)前端延伸,每个盲孔(7)内开设有一个贯穿母头基座(3)前后端的装配孔(8),每个装配孔(8)内插接有一个母端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效状赵炳甲王天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