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1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包括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金属反射板设置在双极化天线的下端,异频合路器设置在金属反射板的上表面,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竖直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竖直极化振子和第二竖直极化振子,第一竖直极化振子、水平极化高频振子、第二竖直极化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依次从上而下设置,异频合路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通过第一同轴线水平极化高频振子连接,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同轴线与水平低频振子连接。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极化天线,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双极化天线的集成化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市场上对宽频带高度集成化的天线需求越来越明显,而目前大多数的垂直极化、水平极化组成的双极化天线覆盖范围在800-2700MHZ频段内相对带宽较窄。尤其是水平极化振子只能覆盖1710-2690MHZ;且也不能直接应用在5G频段上。满足各频段信号要求,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双极化天线十分稀少和紧缺。可见,如何使得双极化天线结构简单、提高其集成化程度,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实施本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双极化天线的集成化程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包括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所述金属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双极化天线的下端,所述异频合路器设置在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上表面,所述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所述竖直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竖直极化振子和第二竖直极化振子,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和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依次从上而下设置,所述异频合路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同轴线与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同轴线与所述水平低频振子连接。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双极化天线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通过合理布置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有利于使得该双极化天线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以及有利于提高该双极化天线的小型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集成化程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表面的N个第一线槽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下表面的第一功分器,所述第一线槽部由弯折的微带线槽组成,所述第一功分器设置有一个第一输入端以及N个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线槽部一一对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包括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的N个第二线槽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下表面的第二功分器,所述第二线槽部由弯折的微带线槽组成,所述第二功分器设置有一个第二输入端以及N个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线槽部一一对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的本体呈中空的圆台状,并且,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的本体的下边缘设置有N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的本体的下边缘向下延伸。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和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依次从上而下通过若干个六角塑料管柱体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的下端部呈倒立的锥状,并且,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的下端部贯穿连接在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以及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的中部。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频合路器还包括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同轴电缆连接,以完成馈电。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异频合路器上设置有若干段微带线,所述微带线之间相交形成多个交接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极化天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双极化天线的水平极化高频振子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双极化天线的水平极化高频振子的仰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双极化天线的第二竖直极化振子的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双极化天线的异频合路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极化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600和异频合路器500,金属反射板600设置在双极化天线的下端,异频合路器500设置在金属反射板600的上表面,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200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400,竖直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竖直极化振子100和第二竖直极化振子300,第一竖直极化振子100、水平极化高频振子200、第二竖直极化振子300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400依次从上而下设置,如图5所示,异频合路器500包括第一连接端520和第二连接端530,第一连接端520通过第一同轴线与水平极化高频振子200连接,第二连接端530通过第二同轴线与水平低频振子400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竖直布置的方式,有利于优化该双极化天线的各个部件的布置,从而有利于实现该双极化天线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平辐射单元用于实现该双极化天线的水平方向上的极化辐射,竖直辐射单元用于实现该双极化天线的竖直方向上的极化辐射。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其中,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可以对应高频段的工作条件,具体地,该高频段可以是3300MHz至3800MHz;水平极化低频振子可以对应高频段的工作条件,具体地,该低频段可以是1710MHz至2690MHz。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异频合路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水平极化高频振子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水平低频振子连接,使得该双极化天线在高频段与低频段之间切换时,能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有利于该双极化天线工作的稳定性。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极化天线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并且,通过合理布置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有利于使得该双极化天线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以及有利于提高该双极化天线的小型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其集成化程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n所述金属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双极化天线的下端,所述异频合路器设置在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上表面,/n所述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n所述竖直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竖直极化振子和第二竖直极化振子,/n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和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依次从上而下设置,/n所述异频合路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n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同轴线与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同轴线与所述水平低频振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辐射单元、竖直辐射单元、金属反射板和异频合路器,
所述金属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双极化天线的下端,所述异频合路器设置在所述金属反射板的上表面,
所述水平辐射单元包括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和水平极化低频振子,
所述竖直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竖直极化振子和第二竖直极化振子,
所述第一竖直极化振子、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所述第二竖直极化振子和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依次从上而下设置,
所述异频合路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同轴线与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同轴线与所述水平低频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高频振子包括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表面的N个第一线槽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下表面的第一功分器,
所述第一线槽部由弯折的微带线槽组成,
所述第一功分器设置有一个第一输入端以及N个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线槽部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低频振子包括第二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的N个第二线槽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下表面的第二功分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蔡梦昇胡轶萧霖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盛夫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