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0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定位性较强、固定效果好、安全保护性较好和更换电池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包括:底板,底板一侧设有定位机构;发动机,定位机构上设有发动机;弹跳机构,定位机构上设有弹跳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定位机构与弹跳机构的配合,中转轴带动外壳转动,使得电池被使用,通过第一夹板来使得中转轴停止转动,达到了定位性强和能控制电池的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箱,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
技术介绍
电池箱是新能源汽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新能源汽车的启动就需要电池,因此,配备一个好的电池箱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传统的电池箱的定位性需要较长时间去实施,传统的电池箱固定效果较差,并不能使电池与电池箱进行很好的连接,导致电池的使用效果较差,并且电池与电池箱的连接较为复杂,人们进行电池更换较为麻烦,在电池更换时,需要人们手动取下电池,有可能会造成人们受伤,安全防护性较差。综上所述,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定位性较强、固定效果好、安全保护性较好和更换电池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定位性较差、固定性较差、安全防护性较低和不易更换电池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定位性较强、固定效果好、安全保护性较好和更换电池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包括:底板,底板一侧设有定位机构;发动机,定位机构上设有发动机;弹跳机构,定位机构上设有弹跳机构,弹跳机构内放置有电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支架,底板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支架,第一固定支架与发动机连接;第二固定支架,底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支架;中转轴,第二固定支架上转动式设有中转轴,中转轴与发动机连接;第一中心轴,第一固定支架上对称式设有第一中心轴;第一夹板,第一中心轴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夹板,第一夹板与中转轴配合;第一弹簧,第一夹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跳机构包括:第一顶板,靠近底板的中转轴一侧设有第一顶板;外壳,第一顶板上设有外壳;第一轴套,外壳上设有第一轴套;第二顶板,靠近底板的第一顶板一侧设有第二顶板;第二弹簧,第二顶板底部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压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第三固定支架,底板上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支架;第一滑块,第三固定支架上均设有第一滑块;第四固定支架,底板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四固定支架;第一滑板,第四固定支架上均设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均与第一滑块滑动式连接;第二夹板,两个第一滑板相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与电池配合;固定轮,第四固定支架上均设有固定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第二滑板,第二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滑板;第二滑块,第二滑板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块;第三滑板,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三滑板;第三滑块,第三滑板上滑动式设有第三滑块;把手,远离外壳的第三滑块一侧设有把手;吸尘器,靠近外壳的第三滑块一侧设有吸尘器,吸尘器与外壳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缸机构,气缸机构包括:第五固定支架,底板另一侧设有第五固定支架;第二轴套,第五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内设有气缸;第二中心轴,气缸两侧的伸缩杆上均设有第二中心轴;第六固定支架,第四固定支架上均设有第六固定支架;第三轴套,第六固定支架与第二中心轴之间均设有第三轴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掉落机构,掉落机构包括:第七固定支架,远离第六固定支架的底板一侧对称式设有第七固定支架;压缩棒,第七固定支架上均设有压缩棒;底套,第七固定支架之间设有底套;第三弹簧,底套与底板之间设有四个第三弹簧。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定位机构与弹跳机构的配合,中转轴带动外壳转动,使得电池被使用,通过第一夹板来使得中转轴停止转动,达到了定位性强和能控制电池的使用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夹紧机构,通过第二夹板将电池进行固定夹紧,使得电池不会掉落,将电池固定和使得电池与外壳紧贴,使用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清理机构,吸尘器对外壳上的灰尘进行清理,不会使得因为灰尘而导致电路出现故障,达到了减少出故障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气缸机构,利用气缸控制第二夹板的位置,使得人们进行更好的更换电池,达到了电池更换方便的效果。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掉落机构,利用底套在电池掉落时,将其接住,无需人手动接住,防止电池掉落砸伤人,达到了安全保护性较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弹跳机构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弹跳机构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缸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掉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底板,2-电池,3-发动机,4-定位机构,41-第一固定支架,42-第二固定支架,43-中转轴,44-第一中心轴,45-第一夹板,46-第一弹簧,5-弹跳机构,51-第一顶板,52-外壳,53-第一轴套,54-第二顶板,55-第二弹簧,6-夹紧机构,61-第三固定支架,62-第一滑块,63-第一滑板,64-第二夹板,65-第四固定支架,66-固定轮,7-清理机构,71-第二滑板,72-第二滑块,73-第三滑板,74-第三滑块,75-把手,76-吸尘器,8-气缸机构,81-第五固定支架,82-第二轴套,83-第二中心轴,84-第三轴套,85-第六固定支架,9-掉落机构,91-第七固定支架,92-压缩棒,93-底套,94-第三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如图1-8所示,包括有底板1、发动机3、定位机构4和弹跳机构5,底板1顶部设有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上设有发动机3,定位机构4上设有弹跳机构5,弹跳机构5内放置有电池2。当人们需要使用电池箱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人们将电池2放置在弹跳机构5内,接着启动发动机3,发动机3带动定位机构4运作,定位机构4带动弹跳机构5运作,使得电池2被使用,当人们不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将电池2从弹跳机构5内取出,再将发动机3关闭即可。定位机构4包括有第一固定支架41、第二固定支架42、中转轴43、第一中心轴44、第一夹板45和第一弹簧46,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第一固定支架41,第一固定支架41与发动机3连接,底板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固定支架42,第二固定支架42上转动式设有中转轴43,中转轴43与发动机3连接,第一固定支架41顶部对称式设有第一中心轴44,第一中心轴44顶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夹板45,第一夹板45与中转轴43配合,第一夹板4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6。首先人们将电池2放置在弹跳机构5内,接着启动发动机3,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其特征是,包括:/n底板(1),底板(1)一侧设有定位机构(4);/n发动机(3),定位机构(4)上设有发动机(3);/n弹跳机构(5),定位机构(4)上设有弹跳机构(5),弹跳机构(5)内放置有电池(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其特征是,包括:
底板(1),底板(1)一侧设有定位机构(4);
发动机(3),定位机构(4)上设有发动机(3);
弹跳机构(5),定位机构(4)上设有弹跳机构(5),弹跳机构(5)内放置有电池(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其特征是,定位机构(4)包括:
第一固定支架(41),底板(1)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支架(41),第一固定支架(41)与发动机(3)连接;
第二固定支架(42),底板(1)上设有第二固定支架(42);
中转轴(43),第二固定支架(42)上转动式设有中转轴(43),中转轴(43)与发动机(3)连接;
第一中心轴(44),第一固定支架(41)上对称式设有第一中心轴(44);
第一夹板(45),第一中心轴(44)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夹板(45),第一夹板(45)与中转轴(43)配合;
第一弹簧(46),第一夹板(4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其特征是,弹跳机构(5)包括:
第一顶板(51),靠近底板(1)的中转轴(43)一侧设有第一顶板(51);
外壳(52),第一顶板(51)上设有外壳(52);
第一轴套(53),外壳(52)上设有第一轴套(53);
第二顶板(54),靠近底板(1)的第一顶板(51)一侧设有第二顶板(54);
第二弹簧(55),第二顶板(54)底部设有第二弹簧(55),第二弹簧(55)上设有压板。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定位与夹紧相配合的电池箱,其特征是,还包括夹紧机构(6),夹紧机构(6)包括:
第三固定支架(61),底板(1)上对称式设有第三固定支架(61);
第一滑块(62),第三固定支架(61)上均设有第一滑块(62);
第四固定支架(65),底板(1)上对称滑动式设有第四固定支架(65);
第一滑板(63),第四固定支架(65)上均设有第一滑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迎夜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