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交互功能的显示设备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技术中,氧化物半导体层相比于传统的半导体层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稳定性。由于氧化物半导体层具有较高的带宽,所以只对波长较短的紫外光具有吸收效应,而对于可见光或红外光没有吸收,这就导致氧化物半导体层不适合做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光传感器。从而限制了使用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显示面板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方面的应用。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物半导体层无法吸收可见光或红外光,从而限制了使用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显示面板在可见光或者近红外光方面的应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的多个感光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感光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其中,任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的多个感光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感光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所述薄膜晶体管;/n其中,任一所述感光构件包括至少一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用于接收预定光线以及导出所述预定光线的光电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薄膜晶体管同层设置的多个感光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感光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所述薄膜晶体管;
其中,任一所述感光构件包括至少一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用于接收预定光线以及导出所述预定光线的光电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感光构件包括至少一第一阵列单元及至少一第二阵列单元,一所述第一阵列单元与一所述第二阵列单元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阵列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预定光线转换为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二阵列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阵列单元的所述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电信号中的电流数值大于所述第一电信号中的电流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栅极、位于所述第一栅极上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半导体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单元上的第二绝缘层、及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源漏极单元;
所述第二阵列单元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二栅极、位于所述第二栅极上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半导体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绝缘层、及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源漏极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源漏极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栅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源漏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源极、及第一漏极,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二过孔、及多个第三过孔,所述第一源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漏极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单元电连接;
所述第二源漏极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源极、及第二漏极,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多个第四过孔、及多个第五过孔,所述第二源极通过所述第四过孔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漏极通过所述第五过孔与所述第二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