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84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4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雷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防雨罩,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有引弧棒,所述防雨罩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朝向防雨罩的一侧连接有滑动块,所述防雨罩的下端面开设有供滑动块卡入并滑动的调节槽,所述防雨罩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滑动槽长度方向垂直的调节条,所述调节条背离调节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与调节板朝向调节条的一侧转动连接。安装防雷器之前,旋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驱动调节板相对于防雨罩进行滑移,从而调整调节板与引弧棒之间的间隙,即使得引弧棒与防雨罩之间形成固定间隙,进而确保防雷器能够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雷器
本申请涉及防雷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雷器。
技术介绍
雷电打击会给电力设施带来不同形式的损伤和破坏,雷云放电在电力系统中会引起雷击过电压。输电线路防雷一直都是电力部门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输电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防雷器是一种能释放雷电或兼能释放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能量,保护电工设备免受瞬时过电压危害,又能截断续流,避免引起系统接地短路的电器装置。防雷器通常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上的防雷防雨罩以及安装于壳体上的引弧棒,防雷防雨罩与引弧棒之间形成固定间隙,产生过电压时击穿固定间隙,从而通过防雷器本体释放过电压,保护导线及相应的其他电气设备。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防雷器在搬运过程中,引弧棒受到碰撞容易发生形变,使得引弧棒与防雷防雨罩之间无法形成固定间隙,从而影响防雷器正常运行,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引弧棒与防雨罩之间无法形成固定间隙,本申请提供一种防雷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雷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雷器,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防雨罩(2),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引弧棒(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朝向防雨罩(2)的一侧连接有滑动块(41),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开设有供滑动块(41)卡入并滑动的调节槽(21),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滑动槽长度方向垂直的调节条(5),所述调节条(5)背离调节板(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6),所述调节螺栓(6)的一端与调节板(4)朝向调节条(5)的一侧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雷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防雨罩(2),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连接有引弧棒(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朝向防雨罩(2)的一侧连接有滑动块(41),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开设有供滑动块(41)卡入并滑动的调节槽(21),所述防雨罩(2)的下端面连接有与滑动槽长度方向垂直的调节条(5),所述调节条(5)背离调节板(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6),所述调节螺栓(6)的一端与调节板(4)朝向调节条(5)的一侧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柱(7),所述防雨罩(2)的中部开设有供安装柱(7)穿过的安装孔(22),所述防雨罩(2)的上端面沿周向连接有环绕于安装柱(7)外侧的连接环(23),所述安装柱(7)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固定槽(71),所述固定槽(71)的下端内侧壁上铰接有固定臂(72),所述连接环(23)的外侧壁沿周向连接有安装环(24),当固定臂(72)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固定臂(72)与安装环(24)的上端面紧贴,所述安装环(24)与固定臂(72)之间共同穿设有固定螺栓(25),所述固定螺栓(2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25)上套设有弹簧垫圈(27),所述弹簧垫圈(27)一端顶紧固定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曹柱王明楠林窈甸林剑锋林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伏尔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